布什亲信独揽大权任人唯亲 中情局二把手走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4日16:04 新闻晚报 | ||||||||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副局长约翰·麦克劳克林13日宣布辞职。一些不愿公开姓名的中情局官员透露说,麦克劳克林离开中情局与愈演愈烈的内部矛盾有关。 -新闻人物 中情局里的老资格
现年62岁的麦克劳克林从1972年就进入中情局工作,研究欧洲和苏联问题,1997年被提拔为情报局副局长,深受前任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的器重,成为中情局内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 在特尼特本人7月因“个人原因”辞职后,麦克劳克林一直代行局长一职,负责主管中情局日常事务,直至新局长波特·戈斯9月底走马上任。 他主管的近3个月正是中情局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今年7月相继出台的伊拉克战前武器情报和“9·11”事件调查报告都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中情局,使得中情局面临着来自外部舆论的猛烈抨击。 人事地震一触即发 麦克劳克林在一份声明中说,辞职纯粹是“个人决定”。 “在担任4年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并在最近几个月中临时出任代理局长后,我作出了一个纯粹个人的决定,是从事其他工作的时候了。”声明说,“……在我们的国家近年来面临众多挑战的时候,能够帮助领导CIA和情报界,我感到无比荣幸。” 麦克劳克林表示,他已经向总统布什和局长戈斯通报了自己的决定。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中情局官员透露,麦克劳克林辞职后打算先休息一段时间,然后考虑到私营行业任职。 虽然在麦克劳克林宣布辞职后,戈斯对他这些年的杰出贡献大加赞扬,称其为情报业界的典范,但却无法掩饰中情局内部日益激化的矛盾。 麦克劳克林宣布辞职当天,中情局负责国外秘密行动的副局长斯蒂芬·卡佩斯也递交了辞呈。但在戈斯和白宫官员的竭力劝说下,卡佩斯已同意重新考虑,等到15日再作决定。 熟悉内情的中情局官员说,6月刚刚升职的卡佩斯之所以威胁走人是因为对戈斯的办公室主任帕特里克·默里心存不满,两人日前发生了一系列冲突。麦克劳克林辞职也与此事有关。 在戈斯担任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主席时,默里就是戈斯的办公室主任,后来随同戈斯调入中情局,可谓是戈斯的旧部,自然倍受重用。 这引起了中情局内原班人马的强烈不满。不少中情局高层官员批评戈斯一味听信默里,授予他的权力过大,而忽视了与其他高层官员的交流。由于多名官员因为不满默里的傲慢无礼,均表示要走人,一场人事地震随时有可能爆发。 新旧不和面临瘫痪 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多名现任和前任中情局官员的话说,自从新局长戈斯上台以来,中情局内部一直摩擦不断。除麦克劳克林外,还有多名资深官员也已心生去意。 对于中情局内部目前出现的局面,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前中情局官员形容说:“我从未见过如此动荡的状态。各个级别的官员都充满着困惑,士气低落,缺乏动力。” 通常,历届局长易人都会让中情局上上下下的官员们惴惴不安,但对于戈斯的到任,下面的反应似乎格外激烈。 早在今年9月14日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就戈斯出任中情局新局长举行听证时,戈斯就被斥为党派色彩太浓。尽管戈斯承诺将抛开党派政治,全力加强秘密情报工作,但上任一个多月来,不少中情局官员并没有看到有何举措。 然而,最让中情局原有人员接受不了的是戈斯带来的旧部。包括默里在内,共有4名原情报委员会工作人员跟随戈斯进入中情局出任要职。 在中情局其他官员看来,这4名“新手”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待手下态度粗鲁,独断专行。虽然其中3人曾在中情局供过职,但他们却对中情局没有好感,今年6月出炉的一份严词批评中情局的众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报告就出自他们之手。 报告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中情局应立即实施广泛的改革,更应学会接受来自国内外善意的批评,否则就“没有能力取得一丁点成功”。 但对旧部招致怨恨的做法,戈斯却是听之任之。分析人士担心,如果大批资深情报官员果真撒手不干,必然会对情报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尚军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