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杂志专题 > 正文

印度新德里:方便太随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8日18:05 《环球》杂志

  有一则笑话在印度广为流传:一个美国人到印度考察,对印度人随意随地方便颇有微词;而他的印度朋友却不以为然:“难道你们美国人就没有随地大小便的?!”到了美国,那位印度人刻意在街头寻找街头如厕者以反驳那位美国人,终于抓住了一个,定睛一看——此公也是印度人!

  上述笑话是否真实无处可考,但印度人随地大小便现象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据美国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75%的印度人家里连简单的厕所都没有,89%的印度人只得露天解决如厕问题。古训虽有“入乡随俗”一说,但对“不能随地大小便”理念已融入血液中的某些外国人来说,想突破这一点却非常难。

  厕所无处不在

  记得我到达新德里的第二天,与友人到市中心购物。8月的新德里暑热当头,我大汗淋漓,口渴难耐。迎头看到“和路雪”摊儿,便买了两支冰棍儿解渴。撕下包装,问卖主:“垃圾箱在哪儿?”卖主奇怪地看了看我:“到处都是。”随地倒垃圾似乎是当地人的习惯,现在想来,将他的话换成“厕所到处都是”更贴切。在新德里,除了市中心“总统府—议会大厦—印度门”中轴线上的马路少数地方宽敞洁净外,其他地方保不齐时不时地被人“画地为厕”。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门面,但印度的火车站事实上等同于厕所。无论北印度的新、老德里火车站、中印度的孟买火车站,还是印度最南端的柯莫林角火车站,每个车站都是一个开放的大厕所。印度人着装宽大的特点使他们方便有道:男士长袍在身,转过身去,对面的树丛、墙壁就是他的“私密空间”;女士莎丽曳地,蹲于一隅也“自成一统”。走近火车站,浓重的异味折磨着人们的嗅觉(尤其在夏天),过路者无不掩鼻疾驰。记不清自己出入火车站多少次,反正每次从火车站出来,都要马上叫人力车或“Scooter”(一种出租车,有点类似于北京一度流行的“面的”,但比“面的”要差)来,尽可能快地离开那污浊之地。

  按常理,寺庙乃神灵栖身之地,神圣不可侵犯。可令人不解的是:印度的寺庙往往也有厕所的气味。虽没有亲眼见哪位在寺庙里方便,但寺庙里贴着告示:不要做冒犯神灵的行为!这小小的告示是否可以作为印度人方便随意之佐证呢?

  W.C.名不副实

  印度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即使是首都新德里地区,也不是全天候供水,我栖身的新德里尼赫鲁大学宿舍也不例外。人们往往要在早晚两次供水时间里(有时供水并不及时),大桶小盆儿地将水储存起来,煮饭、洗漱……(包括冲厕)全从这自储的水里出。

  由于缺水,室内的“Water Closet”(W.C.冲水厕所)一般都名不副实。新德里的尼赫鲁大学、老德里的德里大学、北方邦台拉登的林业研究所、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院……我所知道的所有学生公寓的公厕几乎全靠人工冲厕。

  印度的公厕(高级宾馆除外)往往没有卫生纸的席位,代之为:一个矮矮的水龙头——刚好方便如厕的人放水,下方有个塑料杯——这就是印度人的净身设施。小时候,曾听说印度人左右手分工分明:右手管“进口”,左手管“出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尽管这种卫生习惯不能被现代文明所接受,但一个在印度医学院进修的中国医生说:印度人的痔疮发病率低正是得益于以水净身的卫生习惯。相对而言,卫生纸在印度是奢侈品,一包卫生纸大约合人民币5元多。由于设计时没有考虑卫生纸因素,印度冲水厕所的下水管道很细,加之水压不够,一小团卫生纸往往会造成下水道堵塞。

  “老外”学堂寻厕

  在室内如厕尚且不方便,出行如厕就更难了。印度对外文化交流委员会每年旱季和雨季都要组织旅印学者到印度的一些名胜古迹旅游。气候的寒暑、饮食的不便还能克服,最困难的是上厕所。

  那次到印度的“敦煌”——阿旃陀石窟旅游,从新德里乘火车到海德拉巴的路上还算顺利,但从海德拉巴到阿旃陀要乘大巴一整晚和半个白天。大巴在公路上疾驰,公路两边绵延着低矮的棉田。晚上还好说,第二天一早天放亮,女同胞上厕所就犯难了。纠集了几个同行,一同找厕所。我们这支女子“别动队”阵容还真不小,除中国人外,还有来自俄罗斯、塔吉克斯坦、斐济的同胞。不远处有所学校,那里肯定有厕所!校门洞开着,操场和教学楼里悄无声息,我们这些“老外”漫无目的地闯进教学楼,终于在二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发现了只有一个蹲位的厕所……

  一群外国女人光顾这所学校,让校方执勤人员大为吃惊,跑过来问个究竟。当得知我们在找厕所时,表情惊诧,或许对我们这些“老外”入乡不能随俗不理解?有了数次相同的经历后,我告诫中国同胞:在印度,要养成见厕所就上的习惯,否则过了这个村儿就没那个店儿了!

  这个信念也让我吃了苦头儿。一次坐火车旅行,到火车站时离预定发车时间不远了。抬头看到公厕,就信步走了进去,反正印度的火车正点发车率极低,这次估计也不会正点发车。可那次我错了。那辆火车的司机极为守时,居然正点启动了列车!从公厕走出,列车刚好徐徐启动。惊慌是没用的,拔腿冲着离我最近的那节车厢冲去!我的两个同伴怕我误车,焦急万分,从车厢里探出头来,喊着我的名字……好在本人身手不凡,双手抓牢车厢把手,登上了那趟列车。本以为各个车厢间是相通的,谁知那节车厢和相邻两节车厢被人为地堵死了,我陷入孤岛。同伴在车厢那端叫着我的名字,用一节木头敲击着堵在车厢通道上的障碍物,企图“美人救美人”,可惜没有奏效……不知过了多久,列车不明原因地在没有进站的情况下停了下来。我借机跳离那节车厢,和两个伙伴团聚……事后,也后怕,万一没有赶上那辆火车,在女人很少单独出行的印度住宿该有多不方便!

  旅馆寻厕

  印度东南部城市马杜赖的印度教米娜克希寺庙是一座艺术宝库,千根石柱支撑着雕梁画栋,每根石柱都有精美的雕刻,都是一件艺术珍品,让人流连忘返。我和两个同伴在里面徜徉了一上午,竟因为里面没有厕所,不得不中止参观走出庙门。老百姓说:厕所在前面的前面。曲曲折折找到“厕所”,只见里面出来的都是湿漉漉的男性公民,原来那是一座男性盥洗室!人们在那里沐浴后,再到庙里祭祀。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开始以找旅馆的名义寻找厕所。冲进一家旅馆,告诉前台,我们想看看三张床带一个卫生间的房间。一行三人一个跟接待员周旋,查看房间的设施,讨价还价,另外两个人就借着到卫生间看淋浴是否正常之机解决问题,那感觉有点像敌后武工队打进敌人的巢穴刺探情报……后来,由于我们对马杜赖米娜克希那座艺术宝库情有独钟,将参观时间由一个白天调整成两天,还真的在找厕所相中的那家旅馆住了一夜!

  结束旅游,中国人在一起总结见闻。一位师兄谈了他的旅游见闻和如厕经历:在街上走着走着,他碰巧内急,四处寻找,见路边一个棚子可以掩身……刚刚走出,迎面一声大喝:“你在干什么?!”两个警察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抱歉,我在上厕所。”

  一看是外国人,两个警察竟哈哈大笑起来。那师兄定睛辨认:简陋棚子的墙壁上赫然写着“Police”,他刚才自在的所在竟然是警察的安身之所!(《环球》杂志记者/刘冬杰)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厕所也革命

  我国厕所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很不平衡。据统计,截至2001年年底,中国共有公厕107656座。按13亿人口来计算,平均每12000人才拥有一座公厕。而这些公厕,绝大部分都在城市。[全文...]

  东京:如厕贵于理发

  日本人爱干净是出了名的。无论哪个公共厕所都干净得一尘不染,不但没有异味,而且有淡淡的薄荷香。在东京上公共厕所时,我经常用探寻的目光在厕所里东张西望地研究,希望能看出些什么门道来。[全文...]

  相关专题:《环球》杂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驻伊美军围攻费卢杰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世界杯预赛国足VS香港
歌手江涛涉嫌携带毒品
车市“小鬼”当家?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