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经济近期的三项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10:25 新浪文化 | ||||||||
外汇自由化 新以色列谢克尔(NIS)如今已是“硬通货”了,在所有国际货币市场中可以自由兑换。这是实行数十年货币管制之后的一项新的进展。过去的货币管制也是必要的,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为使经济得以复苏和增长,都采取了货币管制政策。
建国初期出现了外汇严重短缺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进口远远超过了出口。这就要求对外汇实行“配给”—仅在认为确属基本需求(如食品、燃料和国防装备)的情况下才予以拨付。后不久,生产机械和原材料被列入其中,再后来是为每个人配给微不足道的10美元供其出国旅行。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允许多种“奢侈”品进口,并且以色列人每次出国可配给100美元。60年代时,进口限制进一步放松。70年代时,进口完全“自由化”了(把限制进口的手段改为征收高额关税,高得就像“中国的城墙”)。与欧盟和美国签定了自由贸易协议后,征收的关税也大幅度降低;80年代时,关税的征收与个人出国旅行兑换外汇配额挂了钩,该配额已从500美元逐步增加到了3000美元。紧接着,开始允许持有外国银行帐户并对外投资;90年代后半期,最终取消了外汇管制。 货币兑换率 取消对外汇的所有限制以后,目前谢克尔的兑换率由国际货币市场决定。以前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像二战后所有国家实行的经济措施一样,以色列当时的货币兑换率是固定的,即使常有变动(贬值),也是由政府决定的。 1948年时,以色列里拉相当于1英镑(4美元);1949年时里拉与英镑一同贬值为2.8美元。自那以后,以色列货币多次贬值(例如:1954年1.8里拉兑换1美元;1962年3里拉兑换1美元;1971年是4里拉;1974年是6里拉)。按照经济政策,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进出口的差距,实际上是用上次货币贬值后累积的国内通货膨胀率补偿对外贸易。 1975年,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以色列随潮流而变,开始实行“爬行贬值”(每月最多允许贬值2%)。这种机制持续了两年,随后自由化迈出了第一步。自那以后,货币兑换率由以色列银行根据市场浮动情况每天一定。2002年,新以色列谢克尔的兑换率平均为0.237美元(1980年时,10里拉折合1谢克尔;1995年时,1000谢克尔折换1新以色列谢克尔)。 限制国家预算 以色列建国后最初十年或二十年中的经济增长大多是在政府的鼓噪和怂恿下实现的,这种不寻常的情况使以色列在那些较之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拥有庞大国家预算的国家中排位靠前。以色列的预算有几次甚至高过了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然而在1980年时,其国家预算降低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5%;1990年降低到64%;而2001年则为55%。同样,在建国初期,只要是为了“发展”(例如投资)的目的,就允许在预算中出现赤字(不能由税收和国内贷款提供资金的那部分预算)—久而久之,随着国防负担的加重,“常规”预算赤字就成为一种惯例了。 90年代期间,开始强调减少这些赤字。目标是将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至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普遍实行的水平。1990年至2000年期间,这一政策确实奏效,把上述赤字(作为GDP的一个百分数)从4.1%下降到了1%;很可惜,这一比例2001年时又回升至4.6%。 相关专题:走进以色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