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欧洲专题 > 正文

美刊:布什访欧不可能消除双方根本分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15:58 新华网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2月23日一期刊文章《布什的“修复”之旅修不好美欧歧见》,文章援引美国学者的话说,布什此行是为了避免与欧洲在几大敏感议题上发生冲突,试图修补双方的摩擦。但是布什的对欧政策并没有发生改变,而是他意识到了美国需要欧洲一起处理国际挑战。而且,双方潜在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几个重大议题上,双方的分歧是本质性的,不可能消失,也很难真正达成妥协。这篇文章摘要如下: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克林顿时期的国家安全幕僚伊沃·达尔德说:“布什2005年2月21日展开的访欧之举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旅程。布什在第二任期要向欧洲释放出不同的音调。”众所周知,冷战的结束和“9·11”恐怖袭击让大西洋两岸昔日的盟友出现了无法弥合的裂痕。过去四年中,美欧在伊拉克、伊朗、中国的武器禁运以及世界环境等问题上渐行渐远,大有分道扬镳之势。但布什连任伊始,却高调安排自己三天的访欧之旅,似乎向欧盟抛出了“外交橄榄枝”。同时,华盛顿和伦敦在2月17日共同发表了一份由55位著名美欧学者专家联名起草的《美欧盟约》,呼吁美欧要以外交协议的形式解决双方在各大问题中的政策争议,试图为美欧重归于好提出政策性建议。

  美欧分歧是本质的

  前后两任布什政府对欧洲的看法有明显的差异。这其中最可贵的是美国现在有了要和欧洲破镜重圆的意愿,但在布什第一任期,双边关系则要比现在差得多。 “白宫和国务院现在愿意将欧盟作为伙伴,合作处理国际事务。”达尔德说:“伊拉克持续上升的伤亡人数,伊朗和利比亚的核武器问题,朝鲜问题,都让美国发现,它需要盟友。一个强大的欧洲对美国是有帮助的。新上任的国务卿赖斯第一次说道:美国支持欧洲的强大。”

  尼布利特基本认同达尔德的谨慎乐观态度。他承认“布什的这次欧洲之旅比我想象得要好”,但同时指出,“这次外交努力虽名曰“重修旧好”,其潜在的挑战却也不容忽视。在几大议题上,双方的分歧是本质性的,不可能消失,也很难真正达成妥协。”尼布利特认为:“首先,布什此行是为了避免和欧洲在几大敏感议题上发生冲突,试图修补双方的摩擦。但是不能说布什的对欧政策发生了改变,而是他意识到了美国需要欧洲一起处理国际挑战。其次,布什这次访欧的时间很好。现在伊拉克的安全局势仍让人担忧,伊朗的核武器问题日益凸现,欧洲又在认真考虑解除对华武器禁售。在这样的背境下,双方进行交流更容易,有助于实现某些外交成果。”基于这样的理解,尼布利特说:“今后四年,我觉得美欧会是关系更紧密的伙伴,但是诸如伊朗和中东和平等问题,很难看到双方能明显走近。说到中国,我觉得只有军售解禁的分歧告一段落,美欧才有可能真正展开在这一领域的对话。”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克纳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爱德华·黑利具体推演了今后美欧间直接冲突的可能:“事实上,希拉克、施罗德和布莱尔对于世界秩序的看法与美国根本不同。他们愿意在尊重目前世界现有格局的情况下去协调它,而非像布什那样,根本转化和改变目前的世界。布什在伊朗和朝鲜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就是这种看法的明显体现。巴以问题也在其列。我猜,以色列不会接受欧盟的干预,而这种反对会在布什那里得到支持。虽然以色列已开始害怕被国际社会孤立,不愿意公然得罪欧盟,但当沙龙对巴以在约旦河西岸的领土纷争提出的解决方案明朗化后,有可能欧以裂痕将扩大到无法弥合的地步。那时,布什当然会站在沙龙一边,而这将是美欧冲突爆发的一大导火索。”

  《美欧盟约》的分量有多大?

  机遇和挑战并存时,由大西洋两岸55位著名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事务专家联名签署的《美欧盟约》被抛上台面。

  作为文件的签字人之一,达尔德的同事,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戈登最近在布鲁金斯学会召开的“布什访欧之旅”研讨会上解释说:“美国很强大,因此美国人总认为自己往往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可以孤立行事。这是布什在第一任期的外交主导思想。但是,现在他的想法变了。因此美欧有了跨越分歧,解决问题的契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戈登认为,这份《盟约》并没有回避大西洋两岸的政治分歧,也承认了双方达成妥协并非易事。但是《盟约》指出,美欧建立全面的跨大西洋战略伙伴关系是可能的。所有签字的政治家和学者都相信,双方的伙伴关系必须维持下去,这不是因为美欧过去曾取得过这样的外交成就,而是因为二者共同的未来依赖于此。

  “以伊朗问题为例,双方在《盟约》中都承认伊朗拥有核武器可能对世界安全造成威胁的现实。”戈登说,“美国过去的解决方案是高举制裁大棒,欧洲却愿意捧出胡萝卜诱导伊朗妥协。事实证明,二者的方法都不奏效,而携手合作,双管齐下,才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因此,美国支持欧洲和伊朗展开核谈判。” 欧盟对中国的军购解禁是美欧关系的又一个敏感地带。戈登说:“与其说欧盟现在正考虑对华解禁,不如说,它正准备这么做。”

  “美国对此事的态度也是一贯的,即对欧盟这一举动充满敌意,”戈登说,“美国相信,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就是发送了一个错误信号。美国觉得东亚(包括台湾)的安全负责人是自己,而不是欧盟。而后者却因为商业利益或地缘政治的考虑,要向中国卖武器,这无疑触了美国的霉头。毕竟,欧洲人在东亚并没有太多的战略利益。”

  因此,《盟约》为美欧设想了预防双边冲突的妥协方案。欧盟可以按其想法去做,而美国也坚持自己的反对,但希望欧洲在行动之前能知会美国一下,并设立更加严格的法规,限制敏感武器的出口,邀请美日等相关国家一同制定敏感武器及军用技术出口清单。

  “《美欧盟约》是对英国首相布莱尔关于美欧关系主张的一种支持。那就是:支持美国的某些政策,以换取美国在中东、环境和伊朗等问题上更多的让步。”黑利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但是我怀疑,这个盟约是否会吸引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其他深信多边主义的欧洲领导人。另一方面,《盟约》中的很多主张和布什政府的现行政策相去甚远,我也怀疑这些建议是否真的会说服布什作出妥协。”

  以对华军购解禁为例,黑利说:“欧盟用自己想解禁的愿望来推动和美国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的举动,在我看来,更像是为了减少与美国的摩擦而采取的缓兵之计,而非像在《盟约》中提议的所谓‘妥协’。” 尼布利特也觉得:“《盟约》的格式有点奇怪,它对每个问题都明确列出美欧双方的不同意见,但并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因此可操作性不强。”

  谁对欧洲唱出了“友好”序曲?

  无论是悲观还是乐观,所有的受访学者都承认,布什如今对其大西洋彼岸的盟友说话时,声调软了一些,用词友好了很多。谈到这一变化,人们往往觉得新上任的国务卿赖斯功不可没,毕竟她的前任鲍威尔执掌国务院时,美欧关系的钟摆曾经是越滑越低。

  戈登分析说:“美国的外交政策是由总统制定出来的,国务院的工作班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团队,他们制定的政策并不以国务卿的更替而产生根本变化。因此,不能说,布什在两任中对欧洲态度的改变是由于赖斯取代了鲍威尔。” 但达尔德的意见颇有不同,他反对将国务院的意见理所当然地看作白宫观点的直接反应。

  “在布什第一任期,外交上温和的国务卿鲍威尔就和白宫不同调。”达尔德举出了反例:“2001年3月,鲍威尔曾表示,新上任的布什政府会延续克林顿时代的朝鲜政策,继续推动和朝鲜的谈判。但是第二天,他却不得不在白宫费了很大力气收回了他前一天讲的这番话。事后,鲍威尔也承认,他当时有点说过头了。” 让达尔德这样的欧洲专家们欣慰的是,赖斯在国务院就没有鲍威尔的“跛脚”处境。“她会和白宫保持完全的一致。”达尔德下了这样的评语。除了新国务卿之外,国务院如今的决策层都是“欧洲通”。 达尔德一一列举道:“赖斯自己算一个,她刚刚上任的副手鲍勃·佐利克是布什第一任期中唯一一个和欧洲保持良好关系的政府高官。美国驻北约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也是欧洲专家。另外,赖斯很可能要将过去自己麾下的欧洲事务特别助理丹·弗里德带到国务院作助理国务卿。弗里德很有可能是和欧洲打过实际交道的最高级别的美国官员。” 最后,达尔德不无讽刺地对比说:“回想第一任期,主管欧洲、欧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伊丽莎白·琼斯居然是搞近东、中亚事务的人。”(完)(来源:参编)

  相关专题: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欧洲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