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垮掉派最后一位元老吕西安-卡尔辞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20:40 国际先驱导报

  “…这样我们都死去,星星也一个个熄灭。”——威廉·巴勒斯

  吕西安·卡尔为垮掉一代划上句号

  垮掉一代最后一位元老吕西安·卡尔最近也悄然逝世,使得这一运动如今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回忆与传奇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吕西安·卡尔死了。2005年1月25日,这位79岁的老人倒在华盛顿寓所的地上,死于肺癌。

  作为垮掉派原始成员中逝去的最后一人,卡尔走得悄悄然。媒体是这样报导他的死讯的:吕西安·卡尔,哥伦比亚大学与芝加哥大学的高材生,垮掉一代元老之一与最后在世者,曾因试图煤气自杀而被关进精神病院,又因杀人罪被判刑两年。

  出狱后他奇迹般地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事业也从此平步秋云,最终成为了美国合众国际社卓越的资深编辑。他本人一生未有任何文学作品出版,也与垮派的写作圈子保持着似近实远的距离,但是,他却毋庸置疑是垮派的密友与缪斯。

  吕西安·卡尔:垮派早期纽带

  相传,就是卡尔为凯鲁亚克的享誉美国的小说《在路上》提供稿纸的。作为波士顿地区速度打字竞赛冠军的凯鲁亚克提倡一气呵成的“自发式散文”体写作,打字中不便换纸,于是卡尔就为他提供了单位里的电传打字机纸,这样就有了《在路上》。

  关于卡尔与垮掉派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起来近乎传奇性。故事是这样的,1940年的纽约,弥漫着二战后的迷茫气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新泽西佬爱伦·金斯堡听到隔壁宿舍传来了勃拉姆斯的乐曲声。这个年轻气盛的文艺发烧友迫不及待地敲开了那室的门。

  他就是这样结识了从圣路易斯来的吕西安·卡尔。而也就是吕西安·卡尔,将这位后来赫赫有名的美国诗人引入了学院殿堂外的另一个世界:1940年的格林威治村,艺术家的聚居地。

  在这里,通过卡尔,金斯堡又结识了大他一轮的卡尔的老乡威廉·巴勒斯。还有刚被哥伦比亚大学开除的杰克·凯鲁亚克,卡尔的女性朋友伊迪·帕克的相好。就这样,垮派的三位核心人物迅速地打成了一片。格林威治村的小咖啡馆成了他们聚点。每天晚上,这帮踩着拖鞋的闲游诗人便在这里隔窗团坐,谈天说地,直至天亮。

  垮派“三位一体”

  这垮派的“三位一体”性格,文风,身世各异。凯鲁亚克来自新英格兰蓝领小城的天主教家庭,崇拜托马斯·沃尔夫,曾经是学校的体育健将。宗教氛围里长大的他在写作中是个神秘主义者。

  他的体验式文法近似与宗教传统中自白书。在《在路上》里,他曾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对于我来说,世人仅指那些疯子们,他们狂热地生存,狂热地说话,狂热地寻求解脱……燃烧,燃烧,燃烧,燃烧,像奇异的罗马火烛蜘蛛一般爆炸在天际……”而作为凯鲁亚克一生的好友(在他生命即将燃尽的黯淡岁月里唯一与其保持联系的), 爱伦·金斯堡却敬仰着瓦尔特·惠特曼,并称其为“民主诗人”。

  这位出生与教师家庭的犹太同性恋诗人从一开始便展现出了卓越的活动家才能。晚期的他四处游说,成为高校校园里的明星和美国以反战与性解放为核心的反文化运动的教父级人物。而威廉·巴勒斯,这位来自圣路易斯富豪家庭的怪诞的独行侠,以其粗糙的,试验性的反人文气息的拼贴小说被视为美国先锋文学的精粹人物。

  按金斯堡的说法,巴勒斯的小说,是金属味道的。无怪乎他被尊为朋克摇滚的宗师,受到世界流行音乐界一代代狂人们的仰慕。

  除了凯鲁亚克外,垮派们都算是长寿之人。在《在路上》出版后的岁月里,这位“路上的悲哀天使”与母亲定居在佛罗里达的圣彼得斯堡,一个著名的养老城。在那里,不惑之年的凯鲁亚克渡过了他最后的日子。他的死亡报告上是这样写的:“死于由姜尼·沃克干红与加得克西得林药丸过量饮用引起的肝硬化致使肠胃出血。”时间是1969年10月21日。死时的凯鲁亚克穷困潦倒。如今,他的小说已成了美国青年文化的颂歌与入门手册。他在洛威尔的墓碑成为了文艺圣地,他的遗产也一度引发了官司无数。

  爱伦·金斯堡,这位垮派宗师,于1997年年四月七日于纽约因肺癌飘然而逝,享年70岁。他生前一直是纽约东村最忠诚的居民,死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诗集《荣誉与死亡》,继续着他的自由诗体的路线。而与青年时的成名作与代表作《嚎叫》相比,金斯堡晚年的诗更加随性,因此而显得禅味浓浓。四个月之后,垮派的三位合一的最后大老,83岁的巴勒斯,死于心脏病发作。他曾有诗云:“当我成为了死亡,死亡是我生长的种子。”

  链接:垮

  垮,19世纪末美国黑人的土话,意思是累垮了。20世纪中,时代广场叫作赫伯特·哈克的小偷(后来也是垮掉派的一员)运用它形容自己的“垮到家了”的窘境。

  这个词传到凯鲁亚克的耳朵中时,就拥有了另一层迥然不同的蕴意。在皮条客,下三烂文人,瘾君子,性变态世界里打滚的卑微边缘人们都操着另类的黑色词藻。他们对于语言的感觉是独树一帜的。依照底层人的俚语风格,凯鲁亚克打造了他的“垮”。

  对于他来说,“垮”即是“至福”(Beatific)的缩写。在他的意念里,这位年轻的浪漫主义者期待着美国土地上的灵魂复兴。

  “垮”的道德规范式:自发性,灵魂至上主义。这深深吸引了一代代的醒觉中的与美国冷漠的,经济的,脂肪厚重的主流社会疏离的青年灵魂们。他们追随着仙人们“云游”的脚步,成为了“圣洁的堕落者”。

  值得重申的是,如今的“垮”派文化已经不再“垮”了。它成了美国流行文化的象征。诸如比特尼克(beatnik)这样的词汇已经被滥用。而垮已经成为了形式化的嬉皮形象代言词:皱衣服,拖鞋,非洲小鼓,爵士唱片,和一本《嚎叫》,这就是狭隘的商业思路构建出来的垮派形象。斯人已逝。于是想起巴勒斯的诗句:“…这样我们都死去,星星也一个个熄灭。” 【作者】迦萸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