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美国警察打交道要小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10:24 世界新闻报 | ||||||||
送礼算作行贿 争辩视为袭警 华人在美国误撞法网的故事 前不久,美国的华文媒体报道一件事:因为警察给开的一张罚单,中国同胞杨某上去和女警察争辩,希望她不要开罚 单。然而,坐在车内的黑人警察以为他企图袭击女警察,
坐在车内的杨某的父亲见状,急忙下车想从警察手中救回儿子,但他的举动同样被警察视为袭警。黑人警察立即与当 地警察局联系。几分钟内,8辆警车载着20多名警察呼啸而至,他们给杨某戴上手铐后,把他推进警车。 这件事一时被华文媒体吵得沸沸扬扬。事实上,其中的误会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处理同类事件时的方式不同引起的 。在美国,不管什么时候,面对警察执行公务,一定要百分百的配合,有什么理最好到法庭上再讲。在这里,芝麻大点的事都 会用“法律”的标尺来衡量。对美国人而言,法律意识更多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 真诚答谢反惹官司 几年前,为办绿卡,我和我先生到移民局与移民官面谈。那天,接待面谈的移民官是一个表情严肃的年轻女士。坐在 大厅的我,眼看着很多经她面谈的申请者匆匆进出。询问以后方知道,他们大都因为英语不流利而被延迟拿到绿卡。情急之下 ,我问身边的洋老公,如果我也受到如此“待遇”,是否可以在下次来的时候给移民官带点小礼物,以表示对她的重视。 听到这话,洋老公马上双眼瞪圆,正色说道:“那怎么行?那样你永远不会拿到绿卡,还可能惹很大的麻烦。”我不 解地问:“为什么?又不是送礼,仅仅是一个友好的表示而已嘛。”他说:“不在于礼物的大小,而在于你的行为,如果你真 的这样做,就触犯了美国的法律,你就有贿赂的嫌疑,搞不好会吃官司的。” 先生的这一警告后来在一个华人朋友那里得到了验证。这位朋友要申请返美签证,等了一年多也没有消息。一次,在 移民局里,他遇到一个态度非常友好的移民官,这位朋友一会儿工夫就办好了他要的证件。高兴之余,他拿出100美元送给 移民官以示感谢,不巧,站在朋友身后的正是一名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这位特工二话没说就拿出手铐将这位热情的华人朋友铐 走了。 其实,在美国的联邦法律中,无论是事前贿赂还是事后感谢,都有贿赂的嫌疑。尽管那位华人朋友的本意不是要贿赂 移民官,但仍然触犯了美国的法律,不仅吃了官司,还被留下了犯罪记录。 行车受罚险过关 不仅和政府官员打交道要非常小心,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注意不要误撞美国的法网。 一次,我和一个美国朋友在自家的住宅区附近开车行驶,身后有一辆看起来很普通的小车紧随我的车后。性急的我一 看到身后盯得紧紧的汽车就有点着急,便在本来没有车的十字路口处象征性地踩了踩煞车,算是遵守了交通规则(路口有一“ 停”的标志)。可不巧,身后的汽车原来是不怀好意的交通警察的“便衣汽车”,他们把我盯上了。 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我一时回不过神来。坐在身边的朋友说:“别动,等待,千万不要解开你的安全带,更不要下车 和警察说话。否则,他会以为你没戴安全带,在罚单中多加一项罪名。如果你下车和他辩解,搞不好他还会给你扣一个防碍公 务的罪名,还有可能吃官司呢。有什么需要解释或辩解的你回去可以起诉他,然后到法庭上去说。” 正说着,警察已经站在了我的车门口。我打开车门,他很有礼貌地说明来意,并要我拿出驾照。糟糕的是,由于是和 友人在家的附近加油,匆忙之中忘记了带驾照。我只好把社会安全号如实向警察作了通报,同时将汽车的保险单也交给了他。 那家伙记录后转身回到了自己的车里。坐在车中的我问朋友是否可以离开了?她马上说:“现在你要是离开就属于逃 逸,再被警察逮着是要上警局的。”我倒吸口凉气,多亏有友人在旁边,否则我这个第一次还说不定要吃什么苦头呢。 《世界新闻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秋雁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