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时代人物周报:活着的大师伊门道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12:23 时代人物周报

  特约撰稿 潘杰客 在现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常说50年代是以美国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时代,60年代又是以美国为首的波普艺术时代,70年代流行的观念艺术还是以美国为代表。而到了80年代,德国人终于在战后重建与东西德分裂的凝重思索之后,开创并领导了世界现代艺术潮流的新表现主义时代。

  约尔格·伊门道夫就是这一画派的代表人物,西方艺术世界称他为“活着的大师”
。伊门道夫曾经是一位坚定的毛泽东思想的信奉者,多次访问中国并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一生都充满了叛逆的精神。不幸的是,一种罕见的难以治愈的疾病几乎使他无法继续创作。2005年3月初到4月底,大师的个人画展再次在中国举行,这位坐在轮椅中的老人在追求什么?他的创作思想又是什么?画展开幕式的这一天,本报特约记者终于有幸在北京大山子的“空白空间”画廊与大师面对面。

  晚年的伊门道夫因为疾病连穿衣、点烟、吃药都需要人照料,就更别说拿起画笔作画了。然而在公众面前,大师依然坚持不坐轮椅,要站着和每一个人握手问好。人群中, 我们发现在他的身边一直有一位年轻甜美的姑娘寸步不离,那就是他的妻子。和所有的妻子一样,对于丈夫的身体状况她是最清楚也是内心感受最深的人。她说,“他的疾病像他的健康一样,都是他的一部分。你看到他的身体不如以前好了,但他的思想成为他身体的力量,我觉得你在看他的画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伊门道夫的妻子,本人也是一位画家,在她纯净善良的眼神中,我们仿佛明白了大师晚年的温和到底源自何处,我们也依然记得大师聊起艺术时的兴奋与忘我,依然为他的画作与雕塑而深深的感动。

  主义大师

  德国新表现主义不但展现了德国的民族文化特质和强烈的历史、社会意识,也挽救了濒临灭亡的架上绘画艺术。作为该画派领头人物的伊门道夫用刚劲有力的笔法,热情丰满的色彩将各种政治符号和具有巨大信息含量的形象融入作品中,为此,伊门道夫曾被冠以“政治卡通大师”、“社会现实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名头,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有极强的政治性的艺术家。不过随着世界政治的变化,这些冠名也都渐渐失去意义,而他的艺术本身依然是世界艺术中有持续影响力的语言之一。

  时代人物周报:您已经是我们中国的老朋友了,我们知道你在你的左臂上刺了一个字。

  伊门道夫:那是我刺的第一个字。

  时代人物周报:您的第一个?也就是说您不止有一个?

  伊门道夫:这是我的秘密,我不会脱衣服的。

  时代人物周报:这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刺的这个字呢?

  伊门道夫:那是德中友好组织的标志,对我来说,友谊就是展望未来和盼望再次相逢。

  时代人物周报:您为什么不断地要回到中国做展览呢?

  伊门道夫: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这件事情的背景有些特别,那是1960年到1970年期间,我当时还是个学生,我参加了一个德国的政治活动,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在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和中国联系得很紧密,而我从没有想到在20世纪70年代能有一天来到中国,和这么多优秀观众分享我的作品。

  时代人物周报:您想通过您的这些作品告诉中国观众什么东西呢?

  伊门道夫:很有意思也很难回答的一个问题。我很想把这个问题还给你。当一个中国画家带着作品来到欧洲的时候,你也会问同样的问题。对于欧洲和德国的观众来说,他们如何理解这些作品,中国画家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可能这些观众不能直接理解,但他们是否有可能感知到这些作品中蕴涵的能量?艺术是社会的一个分支,艺术家也是人,也有同样的经历,公众也是如此。

  时代人物周报:您希望您的作品能够对观众是一种调动,一种触动。您想触动他们什么东西?

  伊门道夫:你今天早上提了这么多好问题,让我很惊讶。观众在面对艺术家的作品带来的冲击的时候,非常有可能自己发现这种触动。作品对公众的信念也是一种支持。

  画面红旗不一定就是优秀作品

  伊门道夫的作品中无处不透出他对国家命运、社会政治的深层关怀,正如我们在他的代表作《咖啡馆德国》系列中看到的,那些分割的画面表现出他对德国分裂的批评态度。而他更多的作品都在用一种光明温暖的色彩探寻着通向美好社会的出路。这一切是否与他的成长背景和时代有关呢?伊门道夫经历了东西德分裂的岁月,带着强烈的民族感情,通过绘画表达自我对社会现状的独特见解,甚至在柏林墙倒塌前十二年,他就在自己的作品中预测到了这一政治事件。

  时代人物周报:是什么使得您能够预测柏林墙一定能倒塌?

  伊门道夫:我当时相信柏林墙的存在不是正常状态。东德和西德的人民不能这样被分割。对于我来说 这是惟一的反应。我不是影响人类的政治家,我是个画家。

  时代人物周报:预见柏林墙的倒塌,预见两德的统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灵感应和心灵呼唤?

  伊门道夫:进入状态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在我的作品背后,并不总是有宏大的政治计划。让作品更加深刻的方法有很多。

  时代人物周报:您曾经说过您自己是一个政治风景中的画家,这是什么意思?

  伊门道夫:著名画家里有擅长画花卉的,画动物的,还有画肖像的。在花卉作品的背后,也可以隐藏着政治涵义,画面红旗并不一定就是优秀作品。画家有良好的愿望,也不能保证一定能画出优秀作品。因此,画家要把握很多不同的难以平衡的因素。我们不应该试图对人们说艺术工作是非常简单的。

  时代人物周报:我们感觉您的作品、您的创作、您的思想是和政治、社会密切相关的,由此我们想到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伊门道夫:我很难想象如何在我的作品中放弃这些原则。

  时代人物周报:我们特别想从您这里知道,社会责任感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伊门道夫:我们可以想象,假如一个社会没有博物馆,没有文化教育,人类就少了什么东西。光锻炼身体是不够的,锻炼思考能力也很重要,思考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艺术工作也很有意思。你看,你一直在谈艺术定位,而不是在谈我的高鼻子,我的短头发,或者是我的病痛。所以艺术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

  涉毒与嫖娼

  我们一直没有问到他的病情,事实上1998年他就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神经性肌肉痉挛萎缩症,病痛的折磨让他几乎无法继续作画,那么他作为一个脆弱的个体是否渐渐失去了他过去的信念与精神能量了呢?画家方力钧说,“其实他不一定要革命,他还是处于一种斗争的状态,比如说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毛派,包括前年的时候他的吸毒、嫖娼的故事就说明了一个软弱的个体在和很强大的社会冲突的时候,他是一直企图能够寻找到解脱或者说解放的途径。”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不得不跟大师提起了他两年前的一起丑闻, 那一年这位艺术大师与九名妓女一起在一个派队上吸毒,被警方当场抓获,并被控告过量窝藏海洛因。

  时代人物周报:我们在德国的一些媒体上知道了一些有关您的毒品丑闻。我们想知道您为什么会那样去做?

  伊门道夫:这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哦,是一年多以前,我能说什么呢?我也是个人,我也会犯错误。犯了错误,我就要付出代价。我因为这件事上了法庭,现在我已经吸取教训了,正在努力改过。既然说到这个问题,我必须说各个国家对这件事的反应包括中国的,都很有意思。中国朋友让我非常感动。在公开场合他们说,伊门道夫犯了错误,但他还是中国的朋友,我们相信他会终止自己的错误,我们还会和他见面。对于这些话,我非常感激。

  向毛泽东致敬

  约瑟夫·鲍依斯,是上个世纪德国影响最大、最著名的艺术家。和伊门道夫聊的时候,他经常谈约瑟夫·鲍依斯,谈他对自己的影响,直至今日他对约瑟夫·鲍依斯仍然有深深的感激之情。1964年,伊门道夫来到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师从约瑟夫·鲍依斯。他试图放弃绘画重新寻找一种有效的艺术方法用以抵制资本主义美学。直到找到毛泽东思想的信仰,他才重新回到绘画上。1968年,欧洲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五月学生运动,对资本主义的理性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追随是这一学生运动的直接起因。在这些学生看来,当时美国就是腐朽资本主义的代表,他们希望欧洲在政治上走出二战后美国的控制。在那段岁月里,年轻气盛的伊门道夫就是众多毛泽东思想的信奉者之一,他感到自己的创作理想找到了方向。

  时代人物周报:在您的作品当中曾经很多次出现过毛泽东的形象。您这次带来了没有?

  伊门道夫:你看看这幅作品,就是这幅作品。它是为了表达对这位世界级历史人物的尊敬,这里面满载着我对毛泽东的尊敬。

  时代人物周报:为什么您的作品当中会出现毛泽东呢?

  伊门道夫: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要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中为自己做出立场上的选择,没有绝对的自由岛屿。艺术家也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因为社会问题对每个人都有影响,艺术家的创作也不例外。

  时代人物周报: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崇拜毛泽东的?

  伊门道夫:1968年或1967年的时候。

  时代人物周报:六十年代末期你开始崇拜毛泽东,我们想知道您和您的年轻伙伴们在那个时候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对毛泽东的景仰?

  伊门道夫:我们参加了一个叫“团结”的组织,目的是让人们能够有住处。我们找到了一个空了3年的房子,我们带着旗帜和标语进入这些房子,说把这房子给人民。我为了支持这项活动,还创作了一个雕塑,这些人终于不再流落街头,有了自己的房子。

  时代人物周报:您刚才说的这些,我没有看到和您崇拜毛泽东有什么关系?

  伊门道夫:当然,我们尽全力在学习,我们收到了中国的图画,学习毛泽东的文学和著作。

  时代人物周报:我们特别想知道毛泽东思想是怎样影响您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创作思想的?

  伊门道夫:我们学习毛泽东的演讲,尽力去学习,这是很显然的。这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谁能证明呢?可能这里面有错误,我相信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但至少这个决定的方向是正确的。比如我一直遵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说,艺术家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其作品必须是高水平的。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健力宝事件
2005中超联赛揭幕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最新汽车电子杂志
漫画版《红楼梦》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