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联体军事合作走向瓦解 合作只在小范围内存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8:18 世界报 | ||||||||
本报特约军事撰稿 郭暄 自苏联解体之后,除波罗的海三国之外,其他十二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相继加入了于1991年12月组建的独立国家联合体。不过,独立国家联合体虽说是由这十二个国家“在平等的原则基础上作为缔约各方组成”,但其“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超国家实体”,而是一种非常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合形式,成员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一般是通过各种协调机构和执行
独联体国家国防部长理事会,作为独联体常设的协调机构,则成为国家元首理事会负责成员国的军事政策和军事建设问题的最高军事机关,而独联体国家军事合作协调司令部则是其常设机构。而据俄罗斯媒体近期披露,独联体国家军事合作目前已经走到了瓦解的尽头。 军事合作形同虚设,只在小范围内存在 日前,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秘书长尼古拉·博尔久扎向俄《独立报》透露,6月22至23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摩尔达维亚、吉尔吉斯等独联体国家将举行一次特别会议,将就这一组织的未来做出最终的决定。 于1992年成立的军事合作协调司令部,13年以来一直没能证明自己的可靠性。独联体框架内的军事合作一直呈现逐年衰退的迹象,各国国防部长聚会时对解决军事一体化问题的讨论已近乎于儿戏:各国并不是按1990年的框架来组织自己的军事关系,而是完全按照现实的国家利益来组织。除此之外,各国军事领域的很多政策已有了同莫斯科相对抗的趋势:因为根据双边条约,俄罗斯的黑海舰队要驻防塞瓦斯托波尔到2017年,阻碍了乌克兰尽快加入北约的目标,结果,乌克兰在俄罗斯黑海舰队基地问题上制造了很大的紧张关系;而格鲁吉亚及摩尔达维亚则强硬地坚持俄罗斯在其领土之上不能有军事力量的存在,而土库曼斯坦则索性根本不参与军事合作协调司令部以及独联体国家国防部长理事会的事务。可以说,军事合作协调司令部的工作早已是“接近虚无”了。 5月24日,现任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俄罗斯及塔吉克斯坦)秘书长的尼古拉·博尔久扎在接受《独立报》采访时表示,“现实的军事合作,以及护法机关框架内有效的合作,现在主要存在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之内。”同时,他还还认为独联体国家在国防部框架内的合作衰退之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活动总体上来说是加强了。 据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透露,在6月份举行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国防部长会议上,将讨论50多个问题。“我们将有大量与武装力量相关的问题要进行讨论,在讨论问题的框架内,我们将研究2010年前同盟内的军事建设计划。” 俄罗斯试图扩大军事影响范围 俄罗斯一直在试图扩大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影响力。现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内已经有了俄罗斯——白俄罗斯战斗集群、俄罗斯——亚美尼亚战斗集群、哈萨克斯坦战斗集群等武装力量编制。但各国仍在探计进一步的合作。“现在,我们在谈论在中亚地区建立一个大的军事集群,而且这一问题也将提交国防部长理事会讨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博尔久扎就曾明确地指出。此外,也并不排除下面这种可能:六位国防部长在会面时,会推动在集体安全条约框架内开设新的军事基地。而且,这种可能已经出现了:众所周知,吉尔吉斯的奥什市很有可能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军事基地。5月22日,这一信息由前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现任独联体事务委员会主席安德烈·科科申传出。而且,这一信息还是直接在奥什,由正在那里访问的俄国家杜马代表团传出的。另外,同在奥什的俄联邦总统办公厅的一位局长马捷斯特·卡列罗夫也指出,俄议员们在比什凯克期间确实曾与该国首脑们谈到过在吉尔吉斯境内设置军事基地的话题。这个建议的倡议者则是吉尔吉斯代总统巴基耶夫。而《独立报》也确认,巴基耶夫确曾表示:不反对在集体安全条约或另一组织的框架内在吉国境内设置反恐中心。 而俄罗斯方面已开始关注吉尔吉斯当地居民对于俄罗斯军事基地有可能重返的反应,据俄罗斯驻奥什领事馆表示,当地居民的反应是很热心的:“无论是官方人员,还是其他人,可以说都是以一种急迫的心情在等待俄罗斯军人的回归,他们认为,这有利于整个国家。” 需要指出的是,不久前,奥什地区曾有过俄军一个负责为俄罗斯边防集群及驻塔吉克斯坦第201摩化师提供后勤保障的转运站。而奥什市本身也是一个军事要地,不仅有一个可以起降小型运输机的军用机场,而且其旁边就是一个民用机场。吉尔吉斯其实在该市也派有重兵:第一山地步兵旅(1400人,108辆战车、36门野战炮及迫击炮)、第3高射炮旅(300人,60门炮,4具“施尔卡”型防空导弹装置),除此之外,还有第一边防队的一个局也设在奥什。 虽然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博尔久扎回避了记者关于奥什是否会建基地这一问题,但他还是指出:“尽管还没有收到吉尔吉斯政府方面的正式意见,但吉尔吉斯一些人士确曾表达过这种愿望。如果吉尔吉斯现在正式提出的话,我们当然会对这种建议加以考虑。” 古阿姆集团威胁独联体根基 尽管俄罗斯一直在试图依靠军事及经济实力提升自己对独联体国家的影响力,但几年前被成功分化瓦解的古阿姆集团的重建,不仅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与相关国家的军事合作,甚至还影响到了独联体的存在: 1997年10月,未参加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的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等四国领导人,商议组成了以四国国名的第一个字母连缀而成的“古阿姆集团”,其最初目的是讨论解决欧洲常规军事力量条约的侧翼限制问题。次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该组织,其宗旨也逐渐扩大到解决地区冲突、建立亚欧运输走廊、共同建设里海通向欧洲的石油输出管道等领域,其加强成员国间关系及与欧洲的经济联系、抗衡俄罗斯的意图也随之越来越明显。2001年6月,五国总统在乌克兰签署了《雅尔塔宪章》,标志着“古阿姆”正式成为一个地区性国际联盟。 “古阿姆”成立后,美国即与该集团成员国高层频繁接触,推动各国向与欧洲——大西洋合作组织靠拢。面对“古阿姆集团”可能瓦解独联体的不利局面,俄罗斯也施展了一系列外交手段,成功说服乌克兰加入俄、哈、白、乌四国组成的统一经济空间条约,乌兹别克斯坦也于2002年宣布暂停在该组织的活动。到2003年7月,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塞拜疆三国总统没有参加在乌克兰雅尔塔举行的“古阿姆”峰会,该集团实际上名存实亡。 但近年来,摩尔多瓦因国内政局的发展及德涅斯特河沿岸问题,与俄罗斯渐行渐远。格鲁吉亚、乌克兰在颜色革命之后所发生的政权更迭,也令俄乌、俄格关系顿生变数。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已经提出了恢复和重建“古阿姆”集团,并得到了摩尔多瓦及格鲁吉亚的积极响应,还有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支持。格、乌、摩三国积极推动复活“古阿姆”集团,显然是意在绕开俄罗斯,把阿塞拜疆和中亚石油输往欧洲,并在此基础上把该组织变成一个摆脱俄控制、与欧洲独立交流的地区集团。 来自内部的破坏力永远是最具威胁的,于是,在独联体各国之间重中之重的一条联系纽带——军事合作陷入绝境之后,一个极具地缘战略挑战意味的问题就摆在了俄罗斯面前:艰难生存了十几年的独联体将面临分裂? 相关专题:世界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