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专题 > 正文

第四轮六方会谈准备就绪 六方开谈频喊决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2:59 东方早报

  26日上午9时差5分,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一楼大厅里,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中、朝、美、韩、俄、日六国代表团团长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5分钟后,第四轮六方会谈就在芳菲苑拉开帷幕。中国、朝鲜、美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本轮会谈主席、中方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主持会议。

  尽管前三轮六方会谈历经北京的冬与夏,但是在素有园中之园美誉的芳菲苑里,却难以察觉寒暑晨昏的变化。各方在开幕式上频频提到的“决断”二字,让世界充满期待。

  中国外长首次发表欢迎辞

  “坚持和谈方向是坚持各方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六方会谈是对话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的现实有效途径。”李肇星昨天致欢迎辞时表示。李肇星作为中国外长首次在六方会谈开幕式发表欢迎辞,足见中方的重视程度。

  由于与会六方是按首字母顺序发言,朝鲜代表团团长金桂冠首先发言。金桂冠说:“第四轮六方会谈虽然晚一些,但终于重开,我代表团感到欣慰。”

  美方则表露出急切心情。美国代表团团长希尔表示,美国一向致力于六方会谈,因为这不仅是取得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最佳方式,也为6个主权国在多边、双边的方式之下解决关键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希尔愿意“留在北京”

  各国代表团都是有备而来。新华社记者注意到,团长们的讲话稿早已交到了30位中文、朝文、英文、俄文和日本翻译的手中。

  金桂冠表示,朝鲜代表团“已准备就绪”。希尔则在致辞中用了两个“准备好”回应说:“当朝鲜做出战略决策,完全拆除核项目,其他各方将本着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做出相应回应……我们已经准备好,解决朝鲜的安全问题;我们也准备好,处理朝鲜的能源需要。”

  希尔特别强调,美国无意攻击朝鲜,“愿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与朝鲜进行双边的和谈”。希尔的讲话直接回应了朝鲜长久以来在安全保障、经济援助、放弃敌视政策等方面的核心关切,满足了朝鲜双边直接对话的要求,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解决朝核问题的诚意。

  希尔还说:“我代表团到北京来,愿意在取得实际进展的情况下留在北京。”这句话明确向各方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美国下决心要在此轮六方会谈取得实质进展。

  防止会谈“流于形式”

  金桂冠则表示,和谈本身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朝方还在致辞结尾承诺:“为免使会谈流于形式,我们将同各位代表一道,集思广益,竭尽全力。”朝鲜的表态,使人们对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充满了希望。

  韩国代表团团长宋旻淳、日本代表团团长佐佐江贤一郎和俄罗斯代表团团长阿列克谢耶夫均表示,希望各方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增进了解与互信,推动六方会谈取得成果。

  阿列克谢耶夫提议说:“在全体会议上也好,在双边会议上也好,讨论的主题应是对无核化概念确定出协商一致的理解,并确定出达到这个目的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阿列克谢耶夫认为,有必要在本轮会谈的结果上通过一个共同文件。共同文件中,要体现有关各方对六方会谈的目的和基本原则的理解,以及对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的原则性立场。

  韩朝使用共同比喻

  非常有意思的是,朝韩代表团团长在致辞中使用了一样的比喻,把六方会谈比喻成刚起锚远航的船,希望这艘船能驶向半岛无核化的港湾。

  宋旻淳引用古罗马哲学家的警句说:“我们要确定目标。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下定决心不动摇,增进相互信任,这样才能使我们坐的船,在朝鲜半岛无核化这个港口下锚。”而金桂冠此前也曾比喻说:“(朝鲜将)竭尽全力使我们这条刚起锚远航的船避免触礁,最终抵达无核化这一终点。”

  李肇星吁“求同存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方官员就此指出,六方有着共同的目标,也存在相当的分歧,对话磋商才刚刚起步,分歧的鸿沟能在未来消弭。

  这一点,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者都很清楚。

  李肇星就明确表示,有关各方立场还有差距,会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曲折,希望各方“求同存异,凝聚共识”。

  李肇星接下来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古训鼓励各方。他说:“可以相信,饭一口一口地吃,总能吃饱,路一步一步地走,目的地总能到达,坡一个一个地爬,山总能登上。”

  尽管开幕式只有短短的20分钟,而且各方遵守一种默契,未就实质问题展开讨论,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集体姿态,却十分引人注目。

  在国际媒体照彻屋宇的闪光灯前,每一位外交家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展现无余。从他们的眼神中记者们可以读出两个字:期待。

  作者:早报特派记者 顾晓鸣

  相关专题: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