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不满专题 > 正文

日49名政要再拜靖国神社 战后60年政坛整体右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0:57 新京报

  

日49名政要再拜靖国神社战后60年政坛整体右滑
很多日本老兵15日前往靖国神社进行参拜,在他们身后,跟着更多像这样身着军装的日本年轻人。

  

  

日49名政要再拜靖国神社战后60年政坛整体右滑
两名日本内阁大臣和47名议员不顾亚洲邻国的强烈反对,于15日参拜了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日49名政要再拜靖国神社战后60年政坛整体右滑
就在靖国神社外,86岁的石川老太太和众人一道放飞和平鸽。

  

  “只要种子残存,仍有复兴之光明。”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虽然宣布投降,但这种信念并未泯灭。

  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右翼势力的频频动作也无一不牵动着二战期间深受日本侵略迫害国家的神经,今年的8月15日来临前夕,日本的这股民族主义情绪又在多个方面得到宣泄。

  战后六十年的杂音

  日本两名内阁成员以及47名国会议员不顾亚洲邻国的强烈反对,于15日参拜了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5日上午前往距离靖国神社很近的“千鸟渊阵亡者墓苑”献花,但没有去靖国神社参拜。日本众议院8日被解散,很多前议员已经回到自己的选区忙于竞选,所以在今年“8·15”参拜靖国神社的国会议员人数比去年少。去年有4名内阁大臣和58名议员在8月15日这天参拜了靖国神社。

  日本东京都杉並区教育委员会8月12日决定,从明年春季起将使用由“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编、扶桑社出版的教科书,作为区内初中历史教科书。该区23所区立初中(约6400名学生)今后4年都将使用这一教科书;而早在7月28日,东京都教委决定,从下一年度开始,自己拥有选定权的4所都立初高中连读校和21所残疾儿童学校的中学部全部使用“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肯定侵略战争的历史教科书。

  日本众议院8月2日表决通过了“战后六十周年决议案”。该草案与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时的类似议案比较,删去了“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两词,同时强调日本是惟一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决议全名为《时值联合国成立及我国终战、遭原子弹轰炸60周年,发誓要进一步为构筑国际和平做贡献的决议》,在对历史认识的表述中说:“我们在此想起10年前的《以历史为教训重新下定决心走和平之路的决议》(战后50周年决议),我国过去一个时期的行为给以亚洲为首的其他国家国民带来极大的苦难,我们对此深刻反省,再次对所有的牺牲者致以追悼之诚意。”

  北京大学教授、日本问题研究专家王新生认为,以上事实进一步说明,目前日本政坛新保守派如日中天,日本共产党、社民党这些左翼在野党在众议院日渐式微,日本政坛正给人以“总体保守化”的印象,日本社会整体右滑趋势难以动遥

  村山政府的反省

  同10年前相比,人们可以看到与今日正好相反的局面。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领导的执政党联盟排除阻力,在国会通过反省日本侵略历史的“不战决议”,并在1995年8月15日发表“村山谈话”,承认日本过去的侵略事实。村山特别提到了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和对中国的侵略,认为对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并且表示要深刻反省,以免再犯错误。村山同时用反省的语调表示,日本已经成为和平富裕的国家,不能忘记和平的可贵和来之不易。同时他还强调,应该把战争的残酷告诉年轻一代,要同近邻各国人民携起手来,进一步巩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

  然而另一方面,“村山谈话”在当时就遭到一些保守议员的抵制。表决之时,50名自民党议员以及一些在野党议员缺席,最终众议院在不到半数成员表决的情况下通过决议。可以说,当时的决议是众议院左派和保守派对抗妥协的结果,可见10年前日本的右翼保守势力已经不可低估。

  在10年后的日本政坛,这种左派和保守派的对抗已经不复存在。日本右翼分子的民族主义情绪经过10年的演化已经积存了相当的上升力量。

  媒体分析认为,战败60年后,日本社会对于如何认识侵略战争历史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也促使日本执政和在野两大阵营中一些人发出了迎合民族主义的危险信号。

  小泉首相的强硬

  本月8日,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对108票的表决结果否决了小泉政府提出的邮政改革法案。小泉迅速做出反应,他对自民党高层领导称,“我将把旧的自民党打碎,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自民党。我是不会与旧的自民党联手合作的。我将毫不留情,将根据他们是否支持邮政私有化法案来决定候选人提名”。此番言语透露出小泉即将对邮改法案说“不”的人展开“报复”,小泉的狠劲儿令各方惊讶,一时间,执政自民党面临几乎分裂的局面,日本政坛风云突起。难道小泉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真的会面临下课的局面,日本的保守主义趋向是否会因此而改变?对立的民主党是否有机可乘走上执政之路?

  国际环境的主动变化造就了小泉发挥“强硬风格”的机会。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曾经说小泉的命好,让人羡慕。在他上台伊始,就赶上了“9·11”,同英国一样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然而在布莱尔在国内招致痛骂,日本国内也议论纷纷时,却突然发生了日本人质事件,似乎一下子变得师出有名,完成了日本几代政治家的夙愿。除此之外,小泉在4年期间在国际关系和外交安全上搞出了众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诸如朝鲜人质问题、“入常”问题、历史教科书问题等,无一不吸引国民的眼球,保守势力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这样的煽动之下得到迎合。

  分析人士指出,小泉的果断作风虽然迎合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但现在很难说他具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小泉并没有像前任首相中曾根一样发挥丰碑式的作用,将日本带向经济大国。小泉所坚持的邮政民营化改革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日本社会,目前也无法预测。

  保守主义的发展

  对于日本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的背景,王新生教授归纳了4个发展阶段。

  日本保守化的民族主义情绪可以从日本社会思潮变化的4个阶段看出其走向。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日本处于“和平主义”的时代,但是人们对于战争还有着清晰的记忆,也才出现了60年代安保斗争的一幕。当时的学生和一般民众都产生了可能被卷入战争的危机意识,在那个时期,日本为防备再一次卷入战争而进行反思,希望尽快从过去的惨痛经历中摆脱出来。

  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反战自觉性和反省使命感的减弱,日本进入“现实主义”时代。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人们普遍希望维持现存生存秩序,三木内阁拉开了日本“新保守政治”的序幕。

  80年代,日本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一路赶超欧美国家,在此背景之下日本进入“大国主义”思潮时期,希望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呼声渐渐高涨,中曾根内阁开始确立“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

  90年代,被日本称之为“失去的10年”,由于日本进入经济发展的低迷时期,社会改革的趋势在所难免;而此时,最为重要的一个外部原因就是东亚国家的崛起与转变,更令日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急躁感,这种急躁感在日本政界倡导国家主义的带领下得到发展壮大的契机,进而转化为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在日本社会内部发生这些变化的同时,世界形势也在悄然转变。近一年以来发展势头渐猛的全球化趋势促使世界各地人员、商品和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因为劳动力的不平等分布,使得发达国家的众多产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转移到海外的同时,发达国家内部出现“企业空洞化”的局面。在这样的大潮中,日本自然面对同样的问题,“企业空洞化”无疑也促成日本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

  一直到4年前的个性人物小泉纯一郎扛着改革的大旗上台,日本的“新保守派”占据政坛的主导地位。“新保守主义”政治理念主导着社会转型期日本政治发展的大方向。至此,不论是内政还是外交,“新保守政治”取向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追随美国的步调

  日本的保守民族主义跟在美国之后继续寻求大国之梦,这种局面近十年内恐怕难以变化。美国自战后一直对日本政府在战争问题上采取的回避态度不闻不问,王新生教授表示,美国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因为美国在二战后蓄意要将日本当做在东亚战略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因此才与日本形成同盟关系。近年来,日本逐渐取代台湾,成为美国在东亚遏制中国的关键。美国对日本采取特别待遇也就“顺理成章”,比如在目前已经陷入僵局的日本“争常”一事上,美国虽然反对四国提交表决草案,却一直独挺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在此期间也多次促使美国公开表态,为的是争取到更多的自主权。不仅在“入常”问题上,在日俄领土纷争上,日本同样希望挑起纠纷,将美国扯进争端之中。

  王新生教授认为,日本很难成为美国那样的政治大国,但保守势力占据主导的日本政坛以美国为庇护伞谋求大国地位的趋势不断加强。但是,日本继续回避历史、拒不履行应当承担的战争赔偿责任,就难以得到邻国的理解和支持。日本必须从“争常”道路的艰难过程中好好地总结与反省,60年前的侵略战争是否能够一笔抹去。 本报记者赵全敏

  相关专题: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不满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