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泉解散众议院专题 > 正文

小泉大选玄机暗藏 可能制造事件以激化中日矛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16:33 国际先驱导报
小泉大选玄机暗藏可能制造事件以激化中日矛盾

2005年8月15日,小泉在千鸟渊墓苑为在二战中死去的士兵和无辜的人们献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小泉大选玄机暗藏可能制造事件以激化中日矛盾

2005年8月15日,小泉在千鸟渊墓苑为在二战中死去的士兵和无辜的人们献花


小泉大选玄机暗藏可能制造事件以激化中日矛盾

2005年8月15日,小泉在千鸟渊墓苑为在二战中死去的士兵和无辜的人们献花


小泉大选玄机暗藏可能制造事件以激化中日矛盾

2005年8月15日,小泉在千鸟渊墓苑为在二战中死去的士兵和无辜的人们默哀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虽然日本首相小泉在8·15发表了表示“道歉”的讲话,但是在8月15日前后仍有数名日本内阁大臣及多达20万的日本民众参拜了靖国神社。这表明,不管怎样真诚地宣示“反省历史”,小泉最需要做的还是以行动来表明他的诚意。

  日本有一句成语,叫做“从喉咙里伸出手”,意思是对一件东西非常渴望。小泉选择在美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3周年之际搞选举,可谓是“暗藏玄机”。当前,日本右翼确有一件
东西非常渴望得到手,这件东西就是“三化”:激化中日矛盾,恶化中日关系,毒化两国间的气氛。

  日本右翼预计如果小泉政权设法进一步激化两国矛盾,甚至制造事件(历史表明日本外交十分注重采用“制造事件”的手法,如皇姑屯事件、卢沟桥事件等等),必然在中国激起更加强烈的反应,而日本右翼则“急切期待”中方发生过激行为以便加以利用,作为激化日本民众对中国的反感的材料,从而促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张,双方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升温,而日本民众当中“厌中”“反中”情绪进一步升级,必将导致“反华”政治势力得以进一步扩大其政治基础,不仅有利于小泉在一场选举恶战之中保全自己,而且有利于他的鹰派路线“后继有人,青胜于蓝”。与此同时,也可使小泉的选举对手、特别是那些主张同中国友好、反对小泉参拜的势力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当国内发生问题遇到困难之际,采取矛头对外,转移国民的视线,早已是政治家的惯用伎俩,但是,鉴于政治上的急切需要,小泉很可能重复这种很容易被人看穿的雕虫小技。

  日本右翼激化中日矛盾主要可能在两个题目上做文章,其一是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其二是东海问题。

  在靖国问题上,小泉的亲信山崎拓不只一次放风说,小泉肯定会在今年之内参拜,但不会是在8月15日。现在,反对小泉参拜的民众已经超过50%,况且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一再表示反对小泉参拜,因此,小泉终于放弃了在8月15日参拜,小泉这样做完全是出于“选举压倒一切”的考虑,如果参拜对选举有利则去,如果参拜对选举不利则暂不去。

  小泉把靖国神社问题的性质歪曲为“中国干涉日本内政”、日本则不能向中国“屈服”的外交较劲,显然是为施展他擅长煽动国民情绪的“强项”创造条件,为刺激两国情绪化升温制造借口。如果在面向9·11选举中出现需要利用靖国神社问题挑事儿的特殊情况,那么,在9·11以前参拜也未必完全不可能。

  除去参拜这招,日本右翼的口袋里还装着其他用来实现“三化”的手段,其中最可能用、或者说已经开始采用的就是中日在东海的资源开发问题。参议院否决

邮政民营化法案的墨迹未干,小泉内阁中的“极右派”、经济产业大臣中川就跳出来向中国开发春晓油田“提出抗议”,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故意毒化两国间的气氛。由此可以看出小泉政权采取矛头对外,转移国民的视线的手法有多么心切,多么迫不及待,连“再等几天”的“雅量”都没有了。

  为了促使日本正确对待历史,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当前这个高度敏感、“双重敏感”(敏感之年与敏感之月)时期,在9·11以前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必须展开坚定而灵活的外交斗争,展开周到而细致的国内工作,做到内外高度配合,坚决挫败小泉挑动“三化”为右翼政权保驾的图谋。

  事实证明,我们要解决以靖国神社问题为标志的历史认识问题,归根到底需要依靠广大的日本国民,因为我们所期待的“正确认识历史”的“主语”是日本,特别是日本人民。只要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民要求正确地、诚实地对待历史,那么,日本右翼政治家就难以依靠在历史问题上“做秀”来博得日本国民的支持和喝彩。而对于政治家来说,国民的“支持率”决定其“政治生命”。因此,解决历史问题的钥匙正是掌握在日本国民手里。现在,小泉所期待的恰恰是通过其“蛮干”来刺激中国“反日”,极力挑拨两国人民的关系,彻底破坏两国人民的友好,对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相关专题:小泉解散众议院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