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9-11”四周年专题 > 正文

四架飞机一阵风打破美国安全神话(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02:51 现代快报
四架飞机一阵风打破美国安全神话(图)
 
    从世贸大楼到新奥尔良

  4年前的9月11日,一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恐怖组织劫持了4架美国的民航客机,用了一种任何军事天才都难以想像的方式袭击了美国经济和军事的中心。纽约曼哈顿的世贸大楼在全世界的惊呼中轰然垮塌,几分钟后五角大楼也被撞塌,美国的安全神话瞬间破灭。

  4年后的今天,一阵名叫“卡特里娜”的超级飓风袭击了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良全城被淹,瞬间变成现代庞贝。城里150多万居民中约1/3的穷人没有逃生机会,很多人瞬间被洪水吞没,有人甚至悲观地表
示,死难者的人数可能永远是个谜。当浮尸在灾难发生后10多天还在城里乱漂无人清理时,人们不禁惊问,这个号称有着世界上最完善公众应急安全体系的国家怎么了?或者那本身就只是个神话,而一阵风轻易就把它吹破。

    从波斯湾到墨西哥湾

  “9·11”不过给了美国政府一个借口。一个改变世界新地缘政治的借口,一个充当世界超级强国的借口。

  4年前发生的“9·11”事件是人类在刚刚跨入21世纪之际遭遇到的第一场震惊全球的悲剧,它改变了美国,影响了世界。

  当反恐进入第4个年头的时候,人们曾普遍认为布什继续延续他的反恐路线,这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形势的发展却出现了将美国的反恐拉向不同方向的力量。一家美国媒体指出,“9·11”之后美国公众对布什政府的信心和拥护正在被飓风之后的政治风暴所摇撼松动,美国本年度的政治重心已经从彼海湾(波斯湾)移到此海湾(墨西哥湾)来,国内问题变为压倒一切的问题,反恐战略可能面临着“转化”。

  在“9·11”4周年之际,美国的反恐可以说正处在“深化”、“异化”和“转化”的当口,一场巨大的天灾是否会终结4年前一场罕见人祸所导致的政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美反恐要用核武

  对某个正在使用或“试图”对美国及其盟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人使用核武器。敌方即将发动生化袭击,而这种袭击所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使用核武器。对敌方存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设施以及地下深处的坚固堡垒使用核武器。

  美国国防部已经起草了一份有关修正核武器使用规定的文件,准备授予军方指挥官更大权限,允许他们请求总统批准使用核武器,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国或恐怖分子采取“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先发制人”

  《华盛顿邮报》11日说,这份日期注明为今年3月5日的文件草案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起草,现在还未获得防长拉姆斯菲尔德的最后批准,其目的是更新有关核武器使用的规定和程序,以便更好地贯彻布什总统2002年12月提出的“先发制人”战略。

  在那一年白宫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一名发言人说,美国将“以压倒性力量回应”针对美国、美军及其盟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在这一点上,“所有选择”都有可能。

  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空军上将迈尔斯主持起草的这份文件名为《联合核行动原则》。参谋长联席会议参谋部主任、空军中将施瓦茨将在几个星期内签署这一文件。与此同时,这份文件还在接受作战指挥官、国防部法律顾问以及拉姆斯菲尔德办公室的联合评估。

    要过国会关

  文件中有一项内容是“调整摘要”,列举了与1995年版本的不同之处。

  其中,所列出的第一种可能使用核武器的例子是对某个正在使用或“试图”对美国及其盟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敌人。

  另一种情况是,敌方即将发动生物武器袭击,而这种袭击所造成的后果(疾病蔓延)只有核武器才能消除。

  这些建议都与布什政府的心意相符,但却与美国国会的看法相左。

  文件还建议对敌方存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设施以及地下深处的坚固堡垒使用核武器。美国国防部想开发这种武器来对付地下深处的堡垒。

    夸大威胁

  文件说,目前“大约有30个国家在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这些武器感兴趣的还有一些“独立的或者得到敌对国家支持的非国家角色(恐怖分子)”。

  为了防止敌方对美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文件认为,美国必须做好使用核武器的准备,并表明这一决心,以使敌方领导人“相信美国有能力也有意愿以可信和有效的反应采用先发制人的打击或迅速实施报复”。文件还提到,过去,美国为了避免影响其“核威慑力”,就始终不愿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美国人为纪念奔忙

  美国11日迎来了“9·11”事件发生后的第4个周年纪念日。虽然内有飓风灾情外有伊拉克忧虑,但美国人还是按惯例举行一系列活动,祭奠在那场恐怖袭击中不幸逝去的人们。

    严格“自由行走”

  美国国防部组织的“自由行走”纪念活动吸引了近千人参加,而活动中严格的安全措施却让人一点都不自由。

  根据国防部要求,所有参加者都必须在10日下午前注册。行走路线沿途更是有约1.5米高的防雪栅栏将“闲杂人等”与行走“大军”隔离开来,还有全副武装的警察开道,以确保安全。行走大军于上午10时从国防部大楼南停车场出发,途径阿灵顿纪念大桥和独立大街,最后到达华盛顿广场。届时,广场上将有一场乡村歌手克林特·布莱克的演唱会。

  由于活动需要,美国政府从上午7时至下午1时关闭相关路段,这将加剧本已十分严重的交通拥挤状况。

    造访五角大楼

  约1500人10日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参观国防部总部五角大楼的活动,以纪念4年前恐怖分子劫持客机撞击这栋大楼时死亡的184人。

  参观者由遇难者家属和提前预约的团体组成。大约20人从五角大楼的停车场走到大楼西南角,参观一堵新建的墙壁。这堵墙的特殊意义在于嵌刻其中的一块在撞击事件中被烧焦的石头,石头上标注着灾难发生的日期:2001年9月11日。

  参观者还参观了一个专为纪念遇难者而设立的房间。遇难者的名字写在墙上,他们的个人故事则记录在书中。

  参观团还参观了一个简朴的纪念堂,窗户的彩色玻璃上镶有“我将支持并保卫”和“上帝,请保佑我”等字句,这些都是新兵入伍时的宣誓词。

  五角大楼外有一片1公顷的预留地,计划斥资1800万美元在那里修建一个纪念公园。目前组织者已经筹集到约900万美元资金,并计划于2006年秋天动工。

    纽约的仪式

  纽约市的纪念活动遵循以往惯例,其中宣读遇难者名单是每年的必经程序。2003年一群儿童宣读了名册,2004年的宣读者是遇难者的父母和祖父母,今年宣读名单的是遇难者的手足。纽约市还要求各教堂在上午8时46分的默哀后敲响钟声。

  纪念仪式上共有4次默哀,前两次分别在上午8时46分和9时03分,这是4年前飞机撞击世贸大楼北塔楼和南塔楼的时间,后两次默哀的时间是上午9时59分和10时29分,这是两栋大楼倒塌的时间。

  国务卿赖斯出席仪式并致词。11日晚,象征世贸中心双子楼的两束蓝光将射向空中,直至次日黎明。(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澳为反恐急招兵

  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后,澳大利亚安全情报组织的运作经费已从每年约2000万澳元增加到了目前的8000万,而这一“惊人”数字将有可能再翻一番来配合新提出的各种反恐措施,其中包括可以不经起诉而拘押恐怖袭击嫌疑人并强制嫌疑人在身上佩戴跟踪监测器。新的反恐法律还规定警方可以拦截嫌疑分子进行搜查与问话;在机场与火车站不随身照顾自己行李而将其任意放置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延长移民申请澳大利亚公民资格等候期到三年等。

  澳大利亚法律业协会主席约翰·诺思表示,联邦政府在出台新政策前没有咨询法律界专业人士,这种做法有很大风险。他说,新的反恐法中有很多规定“令人很难接受”,如监控令、防范性拘留、给安全情报部门和联邦警察更大的权力等等。(国际台)

    布什为救灾重提“9·11”精神

  正值“9·11”恐怖袭击发生4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布什10日发表电台讲话、追忆“9·11”时,着重提到了当前遭遇飓风的灾难。由于要救灾,这次“9·11”纪念不像前几年那样受到广泛关注,布什本人当天也比较低调,默哀片刻后就会赶到南方救灾。同时,民调显示,布什的支持率创历史最低水平。

    重提“9·11”为救灾

  在每周一次的电台讲话中,布什试图重新激发美国民众在“9·11”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团结精神。“今天,美国正面对另外一场灾难,一场带来破坏和死亡的灾难。这次灾难不是来自邪恶人物的蓄意犯罪,而是来自狂风恶浪。”“在此关头,我们最大的资源是美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因为最大的风暴也不能摧垮我们国家的心灵和精神。”布什说。

  布什计划11日先在教堂出席一场“9·11”死难者追悼活动,并在白宫默哀片刻,随后第三次前往飓风灾区视察。布什在讲话中把飓风和“9·11”事件相提并论:“(恐怖袭击)4年后,美国人还记得那个早晨的恐惧和不安,但是我们也记得我们重建了一个受伤的城市……我们将安慰(飓风)卡特里娜的牺牲者,我们将让墨西哥湾变得更有活力。”

    煽情未果支持率走低

  布什这招显然没有奏效。“9·11”事件后,美国各阶层、各党派同舟共济,为布什赢得绝高声望的场景,这回没有重现。

  美联社/益普索上周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布什支持率创上台以后最低纪录。59%的美国人不满布什的表现;只有39%的被调查者认为布什干得不错。

  民主党人批评布什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没有从“9·11”事件中汲取教训,未能做好应对灾难的准备。

  来自密西西比州的众议员本尼·汤普森说,飓风给灾民带来这么大痛苦,是因为政府没有做好准备。汤普森举例说,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把今年“第一反应者国土安全计划”的经费削减了6.04亿美元,而布什还提议在2006财年继续削减11亿美元。这笔款项是保证地方治安人员、警察、消防队员在发生危机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灾。(国广)

  恐怖分子就在这里策划了震惊世界的“9·11”

  拉丹旧居布满危险地道

  据英国《每日镜报》报道,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附近的塔尔纳克农场初看起来只是一些很原始的泥屋,这些泥屋在阿富汗强烈日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衰败。一些儿童正在废墟内玩耍,不时为他们的家庭拿一些建筑物中残留的砖瓦。人们也很难想到这个满是沙尘的院子和训练场下密布着地道和洞穴。

  但是情报部门首脑认为这就是拉丹策划“9·11”阴谋的地方,拉丹和他的“基地”组织助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来到这里的,就在这些建筑物中的某个地方策划了“9·11”袭击阴谋,这一恐怖袭击后来导致2752人丧生。

  这些建筑物可能就是“基地”组织名字中所指的基地,但可以确定数百名恐怖分子在前往世界各地之前是在这里接受恐怖训练的。

  拉丹和他的助手们于1998年在这里召开了会议以策划一个“大规模的”袭击事件。在那次会议不久,确信塔尔纳克农场是原教旨主义者恐怖主义源泉的中情局说服五角大楼对农场发动了巡航导弹攻击,但拉丹和他的大部分核心圈人士在导弹攻击前逃离了农场。3年之后,美国航空公司的11号航班于当地时间上午8点45分撞入世贸大楼北塔。18分钟之后,联合航空公司的171号航班撞入南塔。在塔尔纳克农场策划的“9·11”袭击阴谋最终被恐怖分子实施。

  安全专家现在相信到农场受训的一些恐怖分子是英国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仍秘密隐藏在英国。

  建筑物的中央就是拉丹的简朴住所,他在那里就餐并和他的助手们一起祷告。在外墙之内是供训练者使用的兵营式住所和金属杠,这些已生锈的金属杠原先是攻击训练场的一部分,受训人员在攻击训练场接受一些军事训练。

  农场里还有几个深达数米的坑。情报专家称,这些坑是用于惩罚不服管教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新成员的。如果这些新招募的人员试图逃离训练场,他们就会在坑中被处决。

  在营地之下则是一个地道迷宫,地道内都被布雷并装有陷阱。美国爆炸物处理专家还没有完全清除地道内的地雷。一名军方消息人士称:“这些地道几乎无法被突破。到目前为止,美国人只前进了两米,而且还有一人在排障时丧生。”综合凤三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新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仍没安全感

  据新华社电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新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80%的美国民众认为当前恐怖主义威胁同2001年“9·11”袭击时相比大致相当或有所增加。

  半数被调查者表示,恐怖主义威胁同4年前相比没有变化,30%的美国民众则认为威胁日趋恶化。60%的民众相信政府有能力保护公民不受恐怖分子伤害,比“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前降低10个百分点。

  此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今日美国报》和盖洛普民意调查所联手展开的调查显示,反对和支持反恐战争的美国民众分别占49%和51%。40%的民众说,他们的生活在“9·11”后发生改变,而且不指望能恢复正常。

  《时代》杂志的调查显示,57%的被调查者担心,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美国政府将没有能力提供援助。

  新书《亲爱的乔》直击美国人心灵深处,安全梦碎后———人们恢复奢侈生活

  “9·11”事件的4周年纪念日,虽然有官方的纪念活动,但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南方的新奥尔良。4年前的“9·11”曾击碎了美国人的安全梦幻。4年后,他们又迎来一场更大的天灾———飓风让新奥尔良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在这样的微妙时刻,身在旋涡的美国民众,又有怎样的感触呢?

  菲利普·比尔德是美国作家、教师和律师。在匹兹堡,他和他的妻子及3个女儿生活在一起。《亲爱的乔》是他最新推出的处女作。小说讲述一个小姑娘在“9·11”当天失去亲妹妹后如何克服内心悲伤的故事,她的办法是每天给妹妹写信,舒解失去亲人之痛。在比尔德看来,作为一个国家,美国当然要纪念“9·11”,但国家的悲剧不应该掩盖个人的悲伤。

  比尔德说,他之所以还要写下这本书,是因为悲伤只留给了那些受难者的家属。去关注他们的感受,才是对“9·11”、甚至也是对新奥尔良风灾中死难者的最好纪念。

    我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2001年9月11日当天,我在上班路上从新闻中听到了世贸双塔遭到袭击的消息。然后,我坐在办公室里目睹那发生的一切,当时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了。

  一开始,我们谁都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丧生,也不知道有多少架飞机被劫持,甚至有报道说会有5万人丧生。我当时住在匹兹堡,离第4架被劫持的飞机坠毁的地方很近,电视台当时正在追踪报道这件事情,谁也不知道飞机锁定的攻击目标是哪里。我的两个女儿正在学校上课,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真想冲到学校里去把她们接回来,但政府下令所有人最好别去大街上,因此只有等待。最后,尽管全家人都很平安,但经历了这样的惨剧,直到今天,我仍心有余悸,感到后怕。

    恢复奢侈的生活

  可是,我认为很多美国人在“9·11”4周年到来之时的感受已经发生了变化。对那些和“9·11”事件没有直接关系的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害怕、恐慌而不是悲伤,“9·11”已变得很抽象了。很多美国人已回归到典型的美国生活当中:赚完钱后猛花钱,这样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改变。

    悲伤与害怕的界限分明

  但对于那些在这起悲剧事件中失去亲人的人来说,他们的感受完全不同。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会有失去亲人之痛,悲伤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行为。在4年前,由于媒体对此事的迅速报道,悲伤与害怕的界线变得模糊了,当时气氛的渲染似乎让所有的美国人都感觉到自己与这起悲剧密切相关。然而4年过去了,对于那些旁观者来说,现在最多的感受也只是恐惧,而悲伤则留给了遇难者的亲属。

    关注遇难者家属的感受

  今年的纪念日,纽约州政府还会让遇难者家属到世贸中心遗址念遇难者的名字。我觉得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激起美国人的怜悯之心,唤起他们的记忆。可我怀疑很多人在情感上的诚实度,我个人觉得,纪念活动应该更关注遇难者家属内心的悲伤与感受,正因为如此,我才写下了我的处女作《亲爱的乔》,希望以此来更关注个人,关注个人如何克服内心的悲伤,使自己的悲伤不因为这是一起国家悲剧而被掩盖。

    布什更该参加士兵葬礼

  这个时刻,我还会想到伊拉克战争。布什会参加与“9·11”相关的纪念活动,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布什参加过一个伊拉克士兵的葬礼。

  美国关心的是那些在“9·11”中失去生命的人,却并不关心在伊拉克的牺牲者。很显然,布什为了让公众支持这场战争而有意回避着人们为战争所遭受的痛苦。大部分美国人体验到的是美国大兵在伊拉克牺牲的统计数据,而不是真正地感受到牺牲的痛苦,也没有人号召我们去提供帮助。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因为政府说了,“只需要我们的耐心”。从这个角度上讲,这是场很奇怪的战争,我们的国家在进行战争,但我们的人民却没有。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国家悲剧掩盖个人悲伤的例子。

    飓风其实让我们更团结

  现在有很多人将飓风所造成的灾难与“9·11”相提并论,可我觉得现在讲这些似乎还有点早,但对整个美国来说,灾难会让整个国家团结起来,有很多人前往灾区提供救援帮助,每天捐款额达到数百万美元。和“9·11”不同,这场灾难怪不了谁,至少不能归罪于恐怖分子。

  很多人指责政府在应对风灾时犯下诸多失误,我觉得,除非有个正式调查报告,否则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给谁,就像“9·11”事件中的消防员一样,这次飓风事件中的救援人员同样处境危险,他们也在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开展救援。人们批评的只是说,为什么这些救援人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投入更多一些。综合

  相关专题:“9-11”四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