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9-11”四周年专题 > 正文

9-11袭击事件四周年纪念:反恐战争越反越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11:53 南方人物周刊

  反恐斗争之所以呈现出“越反越恐”的局面,有现代社会的脆弱性,有反恐战略上的失误,更有伊斯兰极端势力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势力之间妥协精神的缺乏

  从某种程度上讲,“9·11”事件是一道分水岭,它开辟了人类“咸与反恐”的新时代。4年来,反恐以独特的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小到登机检查、银行储蓄、出门旅行等个人生活琐事,大到反恐立法、政权变更、国家关系等国家或国际大事。

  然而,当人们反思和检视这场斗争的成败得失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反恐战争”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一方面,“基地”老巢被端,美国国内没有出现重大的恐怖活动,这点其实很难做到,因为美国面积那么大,美国基本上还是个开放的社会,即使“9·11”之后加强了反恐措施,前往美国的人数也没有减少多少。美国本土4年来没有发生严重恐怖活动,与美国在各个方面加强反恐措施有关系,美国建立了国土安全部,加强了联邦调查局的情报工作,并不断强化公民的反恐意识;另一方面,美国本土不断拉响的恐怖主义警报,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印度的孟买、沙特的利雅得、莫斯科的大剧院、马德里的火车站……所有这些所给出的,又分明是另外的答案。连拉姆斯菲尔德都直截了当地说,他不知道美国是否在赢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反恐斗争进行至今,国际社会甚至缺乏一个各国普遍接受的恐怖主义定义,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恐怖主义的战略。

  反恐斗争之所以呈现出“越反越恐”的局面,有现代社会的脆弱性,有反恐战略上的失误,更有伊斯兰极端势力与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势力之间妥协精神的缺乏。

  现代社会是“要害”普遍化的社会,任何纰漏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9·11”事件中,十几个人的自杀袭击,竟然造成数千人丧生和数百亿美元的物质损失,造成了全球最大

股票市场破纪录的休市,迫使全球近1/3的民用客机停飞,这种“不对称”的游击战的最大特点就是,恐怖分子在暗处,我们在明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恐怖分子,而资讯的发达让恐怖分子对现代社会的要害和脆弱之处知之甚详。所以美国总统小布什曾说:“恐怖分子只需成功一次。而追求自由的国家需要任何时候都百分之百成功。”要打赢这样的不对称战争,需要非传统的智慧和战略,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

  白宫前高级反恐顾问理查德·克拉克在《美国反恐战内幕》一书中指出,一个彻底铲除“基地”威胁的契机在阿富汗战争之后被错过了。当时,几乎整个世界都站在了美国的反恐战线上,几乎没有人反对把“基地”组织一网打尽。但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之后,并没有对“基地”组织穷追猛打,而是错误地将矛头指向了

伊拉克。伊拉克战争使“基地”组织获得喘息之机,完成了在阿富汗部分地区重新集结,并把一些骨干散往世界各地,呈现出各地恐怖组织“基地”化、“基地”组织全球化的趋向。 而伊战后伊拉克国内近乎失控的局势在很长时间内产生了权力真空,极端主义分子乘机而入,不但把伊拉克变成了新的恐怖活动渊薮,而且成为训练新的恐怖分子的场所,不少恐怖分子从那里学会了爆炸知识,到别的地方如法炮制。

  “9·11”之后,美国举国上下进行了“为什么他们恨我们”的反思,但反思的结果是“他们恨我们的民主自由”——美国没问题,问题还是伊朗、伊拉克的,还是阿拉伯世界,还是伊斯兰教。因此布什要改造萨达姆政权,要压中东国家进行符合自己意志的改革。而在恐怖分子的眼里,这世上没有无辜旁观的第三者,一个人要么是蒙祝福的信徒,要么就是真主的罪人;从道德的角度看来无辜的人,都不是真正无辜,他们都分担了这世界的罪和不义,不挺身反对不义,不关心不公平的事,就是赞成不公不义,没有中立的余地。本·拉登代表的极端宗教势力和新保守派代表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势力,都认为自己掌握了世间的惟一真理,因而彼此排斥,水火不容,这也是导致恐怖袭击此起彼伏、防不胜防的重要原因。

  而中东之所以会成为恐怖活动的大本营,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家园的占领和美国在此问题上长期执行的“拉偏架”政策有关。尽管不能笼统地说这些是中东恐怖活动的根源,但很明显,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和袒护导致中东下层民众反美情绪的高涨和“基地”网络的进一步活跃。同时,这也为拉登之类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发动对美国国土及其全球利益的各种无法预料的、经常伤及无辜的恐怖袭击提供了绝佳的借口。可以说,中东地区是当今全球恐怖活动和国际冲突的主要传感器,它是缺少正义性的现有国际秩序所造就的乱象的一个集中体现。赵晓

  相关专题:“9-11”四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