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中美再开战略对话 最关注战略不确定因素(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15:58 环球时报
中美再开战略对话最关注战略不确定因素(附图)

12月7日佐利克(左)和戴秉国再会华盛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北半球12月的寒冷并没有挡住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互相增进了解的热情。6日,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率团抵达美国,参加7—8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美方代表团团长是副国务卿佐利克,他和戴秉国一样都参加了8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第一次战略对话。对会谈表示密切关注的不仅有美联社、美国广播公司(ABC)、《洛杉矶时报》,还有法新社、路透社和亚洲国家的众多媒体。舆论普遍认为,中美再开战略对话,标志着两国“步入公开和坦诚”。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白宫高级官员在会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
对中国的期待在增加,希望中国参与“共同建设未来的国际新秩序”。

  美方精心安排会议

  美国方面对此次战略对话的安排,可谓低调而精心。会前,在华盛顿的各国媒体就被告知,两国代表将在国务院与媒体简短见面,媒体只可拍照,不可提问。据记者了解,戴秉国一行7日早上10时左右到达美国国务院开始会谈,双方围坐在会议室里摆成长方形的会议桌前,除了下午1小时的其他拜会之外,双方的讨论持续到傍晚6时。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表示,8日的会谈也是类似安排,美国国务院第二号人物副国务卿佐利克大部分时间都亲自参加主持和讨论,而不是交由手下处理。

  记者采访到美国国务院一位官员,他表示,美国目前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包括与一些“新兴大国”之间,都没有类似和中国这样的全面的“高层对话”。他说:“因为中国太独特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任何其他的国家拥有像中国这样的全球性影响力。”

  埃雷利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透露说,佐利克邀请戴秉国一行在对话结束后,于12月9日共同参观位于纽约州海德市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故居。他称这是双方可以“直接体验二战之后包括罗斯福在内的盟国领袖创建全球政治、经济及安全新体系的历史性决策的一种方式”。他还说:“美国寻求和中国合作巩固现有的国际体系,并且以互利的方式加强合作。”

  一位参加会谈的白宫高级官员对记者表示,佐利克邀请戴秉国参观罗斯福故居是“意义深刻的安排”。他说,“因为罗斯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和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在二战后共同支持建立了联合国,及后来的世界银行、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这些机构现在不仅成为国际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且使世界各国能够从中长期受益,“所以,佐利克邀请戴秉国参观罗斯福故居,是站在历史的高度,考虑超越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表示美国希望和中国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就像二战之后罗斯福所做的那样。”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所长助理倪峰认为,美国官员这一提法,是佐利克9月发表的题为《中国何去何从》的演讲中提出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的延伸。其核心意思是,中国不仅要从国际体系中获益,也要帮助美国维护甚至创立新的有利于双方和世界的国际体系。他认为,这一信号显示,在第二次战略对话中,所涉及的内容将比第一次更加广泛和深入。

  第一天没谈台湾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表示,中美双方在7日的会谈中都没有谈到台湾问题。这证实了事前舆论的预测。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杰弗里·贝德6日在谈到中美即将举行战略对话时说,台湾问题只能是这次对话的话题之一,不会是主要话题;亚洲时报在线也于6日发表了评论文章,称中美“已将台湾问题去核心化”。

  在过去十几年,“台湾问题”几乎是每次中美峰会上必提的议题,一向被视为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人们还没忘记,布什在上任之初的2001年4月,曾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台湾”,但后来就再没说过这话。自今年以来,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明显没有过去那么“突出”了。无论是最近几个月的中美双边会谈的内容,还是学者和媒体对这些会谈的解读,台湾问题都不再是焦点议题。今年上半年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美国国会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但美国政府始终没有对“台独”主张予以应和。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热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台海形势在今年走向了缓和。胡主席5月份的讲话、连宋访问大陆及大陆推出的对台优惠政策,以及今年下半年以来陈水扁“台独”势力在岛内连遭打击,都是台海形势走向缓和的背景。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台湾问题之所以在中美关系中显得不如以前“重要”,正是因为中美关系拥有了更广阔的背景,拥有了更多的合作与矛盾点。中美关系已经超越了双边和地区,是在全球意义上的重要关系。双方越来越不可能把精力完全集中在台湾问题上,因为中美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对双方也至关重要。

  最关注战略不确定因素

  中美此次战略对话究竟在谈什么呢?两天的闭门会议给了媒体充分的遐想空间。据路透社报道,中美会谈不仅会涉及双边利益,还将涉及包括

伊拉克、苏丹、朝鲜和伊朗在内的国际话题。报道称,与上次战略对话相同,这次对话是一种新型的高层级对话,目的是应对两国越来越复杂的双边关系中出现的摩擦。

  文章预测双方会在反恐、

六方会谈等议题上继续共话合作,“但肯定也会谈到人权、贸易,中国与伊朗、委内瑞拉等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关系”。

  埃雷利在记者会上证实了这一点,他说:“我们不只谈亚洲问题,这将是一次双边会谈,地区性会谈,同时也是一次全球性的会谈。”据透露,经济关系将是会谈的一个重点,包括能源、贸易、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经济问题中方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主谈,美方的对等官员是国务院负责经济、商务和农业事务的副国务卿夏娜。

  然而,穿过这些表象,中美双方最关心的,实质上都是对方的战略意图问题。正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所说,中美现在最关注的恰恰是双方关系中不确定的因素。中国是一个迅速上升的社会主义国家、东方文明国家,中国人担心的是,美国是否会因为我们是在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方面都与美国不同的国家,就对中国采取限制、削弱、西化等不同程度的消极措施;同样,美国人最担心的是,中国发展起来之后要干什么?是不是要在地区甚至全球层面挑战、甚至试图取代美国的主导地位?这一点埃雷利在7日的记者会上有具体的表述。他说,美中不可能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对话的目的是“将彼此怎样看待对方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的真实想法呈现出来”。这位发言人还坦率地说,华盛顿对中国这个亚洲巨人从来就不缺乏疑虑,“很多国家都希望中国和平发展,但没有人保证中国真能照此发展”。

  2005年中美关系关键词

  对战略意图的疑虑,几乎存在于所有国家之间。幸运的是中美找到了战略对话这一沟通渠道。有了这个渠道,最重要的就是中美能够了解对方的核心利益所在。从媒体的评价来看,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战略对话是非常成功的。中美关系涉及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那次对话中被拿出来进行了坦率的沟通,尽管对话并不直接产生具体成果,但这种沟通对中美增进互信的意义不言而喻。在第二次战略对话前,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同样强调,会谈将避免“我们要你们做这个,我们不想你们做那个”的说话方式,而是将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两个国家有共同分享的利益,并且在有共同利益的事情上建立合作。

  两次战略对话,可以说是中美关系在2005年进展情况的一个缩影。回顾2005年的中美关系,可以发现,在这一年中出现的新词、“热词”可能是近年来最多的。这些词也构成了观察2005年中美关系的关键词。

  第一,“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这无疑是2005年中美关系中最热门的词,一经提出立即成了两国媒体和学者讨论的焦点。12月7日白宫一位官员也向记者透露说,在此次中美战略对话期间,美方将重点就佐利克提出的“利益相关者”向中方做分析和解释。他强调说,这个词与“股东”(shareholder)的概念不同,因为一个公司的持股人不一定参与公司的管理,但是“利益相关者”为了自身和他人利益,必须为体制的健全承担责任,做出贡献。这位官员说,中国将在世界范围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是不争的事实,美国承认中国是“利益相关者”是将中国视为更加平等的合作伙伴,但这也意味着中国需要担负更多的国际责任。

  第二,两面下注(hedging)。这个词在克林顿时期就已经被提出,但在2005年突然“走红”。可能是因为2005年美国对中国的“两面下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一方面中美高层频繁往来,两国合作十分密切;另一方面美日同盟的调整、美印关系的加强、美国力阻欧盟对华武器销售解禁,都或明或暗在防范中国崛起。“两面下注”既指出了美国对华战略手段的两面性,又说明美对华政策消极面的实质在于防范,而不是遏制。

  第三,全球意义。11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会见布什时指出,中美关系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意义。中国领导人指出中美关系具有全球意义,实际上已经回应了美国对中国是不是“利益相关者”的担心;概括了中美在联合国改革、地区热点问题、反恐、防扩散等方面的合作;更指出了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方向,肩负着重大的共同责任。

  可以说,今年中美关系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两国在某些具体问题上的分歧,并未影响双方在其他问题上的合作。中美战略对话的深层次背景就在于,两国已经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中美是如此重要的两个国家,中美如何相处决定着世界未来的大国关系走向。历史上,新的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以战争方式挑战原有大国和竞争国家。而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书写新的历史,它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衰落,世界主要国家将第一次实现“和平竞赛”与互利共赢。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战略对话意味着未来可能出现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关系模式。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