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美国2006年对外战略:安全至上经贸次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11:31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作者 李晓岗) 2005年以来,布什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处境。在国内,布什民意支持率明显下降,在国外,由于伊拉克战争的师出无名和战后伊局势持续动荡,美国已经陷入伊拉克泥潭。同时,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仍是美国的心腹大患。

  一手硬,一手软

  根据美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分析,2006年布什政府对外战略重心仍将在所谓“大中东”地区,其中,稳定伊拉克局势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伊拉克问题事关美国对外战略的全局和布什在国内政治中的地位,在伊拉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布什政府的历史形象和美国今后的安全形势。因此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没有退路,会继续其坚定态度和强硬立场,拉姆斯菲尔德的留任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伊拉克教派积怨深重,民族矛盾复杂。即使美国在伊拉克一时把恐怖活动压下去,教派、民族冲突又可能抬头,美国要把伊拉克局势稳定到可以全部撤军的程度困难重重。

  美国凭借以军事手段为主的“硬实力”可以摧毁反美政权和组织,却无法消除其赖以存在的滋生仇美意识的土壤。因此它越来越意识到,“心病还需心药医”,因此会加大对“软”实力的重视,传播美国价值观。

  以拖待变

  由于

伊拉克问题的困扰,美国无法全力以赴解决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一方面,占领伊拉克耗费美国大量的军力、财力和影响力,使其没有精力再进行一次“先发制人”。另一方面,与伊拉克相比,伊朗和朝鲜在各自的地区影响大,没有相关国家的配合难以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而朝鲜和伊朗对美国的这种进退两难处境心知肚明,因此在核问题上与美国展开周旋。无奈之下,尽管口头强硬,美国实际已被迫放低目标,不再奢望近期解决朝鲜和伊朗核问题,而希望这一问题不再进一步恶化。试图以拖待变,在伊拉克问题缓解后再腾出手来解决伊朗和朝核问题。

  因为无法单凭自己的力量解决上述难题,美国不得不求助于多边外交,依靠中国主持的

六方会谈,协调朝核问题;依赖欧洲国家出面调解伊朗核问题,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激化。面对现实,美国大国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抗意识减弱。一方面,美国分别与中、俄、印、日、欧盟国家发展密切的双边关系,促进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合作;另一方面,希望这些国家之间相互平衡影响,防止可能的反美大国或大国集团的出现。

  加强军事优势

  2006年,美国国会将面临中期选举,经贸问题在国内政治中的地位会上升。拓展贸易、要求中国调整货币

汇率、抑制能源价格上涨的势头等问题,也会体现在布什政府的对外战略中,美国会通过施压,要求其他国家在贸易、金融、能源、原材料供应方面做出让步。

  为维持自己的独霸地位,美国会继续加强其军事优势。伊拉克战争没有明显削弱美国的硬实力,例如,美国的海空军力量基本上没有动用,国内经济仍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美国为进行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所动用的军事开支只占冷战时期平均军事开支水平的2/3(根据战争支出在美国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衡量)。为提高应对和打击恐怖主义等不对称性威胁的能力,同时谋求相对于其他大国的绝对军事优势,美国会加大军事投入,开发和部署新的武器系统,调整全球战略部署。

  总的来看,美国对外战略内容将更具体:恢复伊拉克稳定,解决伊朗、朝鲜核问题,改造“大中东”、促进国内经济繁荣。由于无法同时解决这些问题,美国会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安全至上,经贸次之,推进民主和人权主要针对中东地区。为应对伊拉克局势而在其他问题上收敛单边主义作风,强调合作而不是对抗,做出更多多边姿态,巩固同盟国关系,缓和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对内,为争取公众对伊拉克政策的支持,而不得不试图在贸易、人权等方面迎合国内政治。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