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争端专题 > 正文

《财经》杂志:俄罗斯才是俄乌斗气的真正赢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8日09:40 《财经》杂志

  本刊记者 黄山/文

  2006年1月4日,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就天然气供应发生争端、僵持三天后,双方终于就俄方通过管道向乌克兰提供天然气达成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

  这一场表面上看来纯属价格争议的商业纠纷,却成了2006年初举世关注的国际政治头
条新闻。就连危机化解后双方发表的声明,也显得互相矛盾,令人摸不着头脑——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宣称,妥协的结果让自己成为赢家。

  根据协议,两国将由俄罗斯通向乌克兰的天然气资源交给一家名为“俄乌能源”公司(RosUkrEnergo)的中介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将以230美元/千立方米的市场价向“俄乌能源”出售天然气,而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Naftogaz)则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每千立方米95美元的价格向“俄乌能源”购买天然气。

  与此同时,俄方将以每百公里每千立方米1.60美元的价格,向乌方支付通过乌境内管道输往欧洲天然气的过境费——较原本1.09美元的价格上涨了47%。

  天然气与“颜色革命”

  俄乌“斗气”究竟缘何而来?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首先,从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的走向看,乌克兰几乎是俄罗斯丰富天然气资源向西输入欧洲的必经之路。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潘家华告诉《财经》,欧盟目前40%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

  2005年,欧盟25个成员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全部天然气估计接近2000亿立方米,其中80%需要经过乌克兰境内的管道。新加入欧盟的中东欧国家的天然气基本依赖俄的进口,西欧国家25%的天然气消耗来自俄罗斯,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更是高达本国全部消费量的三分之二。

  自前苏联解体、俄乌分家以来,天然气管线过境费和乌克兰的气价,一直是俄乌双边关系中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最近一轮的争端始于2005年5月。当时,双方就俄天然气通过乌境内管道输往欧洲的过境费进行商讨。由于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出口,而大部出口又经过乌境内的管道,在当时谈判中,乌克兰要求俄方,把原来支付的过境费由原来的每百公里每千立方米1.09美元提高到3美元,俄方则还价1.75美元。

  进入2005年冬季后,争议的焦点转向俄向乌提供天然气的价格。在长期以每千立方米50美元的价格向乌克兰供气后,俄方要求乌在2006年二季度起以230美元市场价购买天然气,而乌克兰则希望分阶段实现价格并轨。

  双方的分歧在2006年元旦达到顶峰,俄于当地时间1月1日上午10时关闭向乌输送天然气的阀门,给后者送上了一份冷冰冰的“新年通牒”。这不仅影响到处于严冬的乌克兰,同时也造成对欧盟国家供气压力的下降。两国争端大有爆发为欧洲能源危机的危险。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不足两天内,俄方重新恢复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输送。并以超出常规的速度,闪电般同乌方达成协议。

  但是,这起“商业争端”的发生和解决,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自从争端伊始,几乎所有相关新闻报道和分析中就都充斥着一个词——“橙色革命”。

  2004年10月,在乌克兰总统大选中,前总统库奇马提名的“继承人”、俄罗斯属意的亚努科维奇首轮获胜。而前总理、亲西方的尤先科则向乌最高法院提起“选举舞弊”的诉讼,乌克兰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和平示威。法院最终做出选举无效的判决,在当年12月的再次选举中,以橙色为代表色彩的尤先科赢得总统职位。

  尤先科奉行加入欧盟以及北约的“西向”政策,改变以往库奇马时代东西兼顾的平衡策略,导致俄乌关系迅速疏远;而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手头可供打的牌并不多。中国社科院俄罗斯对外关系研究室副主任姜毅说,近年来,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地位并未随经济好转而巩固,在许多国家纷纷“失手”,尤其是在格鲁吉亚、乌克兰等国发生的“颜色革命”中。

  地缘政治工具

  此次天然气事件,使得周边各国对于俄罗斯是否会将能源用于地缘政治目的的戒心大增。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备国和输出国,同时也是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俄罗斯最密切的盟友白俄罗斯以每千立方米47美元的超低价格享受俄天然气。而对那些同俄疏远的国家,俄罗斯运用能源作为要挟手段也绝非首次。不久前辞去俄总统普京核心经济顾问头衔的安德烈伊拉里奥诺夫(Andrei Illarionov)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指出,俄此前曾购买摩尔多瓦共和国内亲俄省份的一座发电厂,通过停止向摩尔多瓦供电的方式逼迫后者满足俄方的条件。此外,由于俄方觊觎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立陶宛的炼油厂,俄国垄断巨头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Transneft)曾阻断由哈萨克斯坦通往立陶宛的油管。

  俄国家杜马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Konstantin Kosachev)更是在争端发生后一语中的:俄方之所以在天然气价格上态度强硬,开出他们认为乌克兰不可能接受的高价,就是要等到2006年3月的乌议会选举。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议会选举意义重大,根据2006年1月1日生效的新规定,原来由总统任命的总理改由议会选出,而总理也将在乌政治生活中拥有更多权力。

  目前民调表明,三位领先候选人力量相差不大:亚努科维奇领导的“地区党”获得17.5%的支持,尤先科所在的“我们的乌克兰党”获得14.3%的支持率,前总理、“橙色革命”的另一标志性人物季莫申科的“祖国党”则获得13.5%的支持。

  有分析指出,尽管季莫申科曾与尤先科决裂并遭解职,但如果两者“重归于好”,无疑将对亲俄势力形成自“橙色革命”以来的再次打击。俄通过在天然气这个关系乌克兰国计民生的问题上先将尤先科一军,一来可以继续加深尤先科执政以来在改善经济方面无所作为的形象,二则可以起到分化瓦解可能形成的尤先科—季莫申科联盟的作用。

  姜毅说,在运用地缘政治工具方面,俄也会根据具体对象采取不同政策。格鲁吉亚也是“颜色革命”的一个代表,但格仍享有优惠的天然气政策。这主要是因为格本身经济不如乌克兰发达,对天然气的倚重程度不高,以提高天然气价格来要挟格鲁吉亚,效果不会太好。因此,俄曾打出“签证牌”和“反恐牌”来针对格鲁吉亚亲西方的萨卡什维利政府。

  一言以蔽之,在可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俄罗斯会将其手中的牌实现效率最大化。2006年1月1日,俄罗斯将首次出任“八国集团”的轮值主席国。普京此前曾表示,在2006年7月举行的八国首脑峰会上,能源安全将成主要议题。专栏作家安阿伯鲍姆(Anne Applebaum)1月4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指出,在俄罗斯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同其他七国相比日渐式微的情况下,能源安全就成为少数俄有发言权的议题之一。

  俄选择在新年伊始借乌克兰天然气问题发难,也可能是给西方发出信号:俄罗斯有足够资本可以跻身于大国集团行列,俄可以在能源价格日益上涨的今天,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施以更加强大的影响。

  俄罗斯笑到最后

  尽管俄乌都声称协议是己方的胜利,但仔细解读之下,可以发现俄罗斯才是赢家。

  协议中最关键的中间商“俄乌能源”公司是一间成立数十年的专门从事离岸能源交易的公司。俄天然气化工股份公司间接持有其一半股份,另一半则为奥地利一家银行持有。“俄乌能源”主要通过利用前苏联各成员国市场间的价格差盈利。

  表面上看,“俄乌能源”公司当了冤大头,但实际上,230美元的单价是针对来自俄罗斯质量更高的天然气。《纽约时报》1月4日文章指出,来自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的单价分别仅为50美元和60美元。姜毅就此表示,由于国际天然气市场总体看涨,此次230美元的单价将保持五年不变,所以,“俄乌能源”完全可以将230美元的俄优质天然气以未来更高的价格放到国际市场上出售,而把质量较差的混合天然气出售给乌方。因此,乌过去以50美元就能购得的俄优质天然气质量,远非现在以95美元购得的混合气可比。

  其次,乌方最初坚持每千立方米75-80美元的单价,最后95美元的报价显然突破了乌方的谈判上限;另外,乌方获得的涨幅高达47%的过境费也并非此次谈判所得——早在2005年的过境费谈判中,俄方还价已达1.75美元,而此次1.60美元的过境费较当初还少。

  当今国际能源局势犹如1973年11月发生石油危机时的情形,手中握有能源武器的国家处于强势地位。

  乌克兰每年从俄进口2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全国消费量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分别来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国内,而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依然要经过俄罗斯境内。此外,俄罗斯正计划铺设经过波罗的海海底的天然气管通,以此绕过乌克兰,直接向欧洲供气。所以在天然气问题上,乌克兰没有太多可讨价的砝码。而俄选择在欧洲的严冬停止供气,无疑彻底压弯乌本已不硬的脊梁。姜毅指出,在乌克兰经济增长率从2004年12%急剧下滑到2005年4%的情况下,俄的断气行动将对乌克兰国内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短短两天的停气,俄罗斯再次提醒了整个欧洲——到底是谁掌握着欧洲能源的命脉。在俄罗斯暂停供乌天然气后,欧洲各国出现程度不同的天然气压力下降的情况。尽管各国都分别制定了应急措施,包括动用本国储备、扩大从挪威和英国北海进口天然气的数量等等,但欧盟总体对俄天然气的依赖使得断气成了不可承受之痛。1月2日,奥地利外交国务秘书科勒(Johannes Kyrle)代表欧盟向俄乌两国驻维也纳大使表达对两国天然气争端的关注,要求双方避免采取单方面行动,并强调欧盟希望双方能通过协商方式,来保障本地区以及欧洲的长期能源供应。

  俄罗斯向欧盟供气的优惠价格(平均每千立方米110美元),以及地缘上的便利、中东局势的不稳定,使俄罗斯作为欧盟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尽管欧盟有多样化能源来源的倡议,比如更多地从里海、中亚和高加索地区以及阿塞拜疆输入天然气,但这些工程前期投入太大,而且进展缓慢,缺乏立竿见影的效应。因此,欧盟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现实,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在俄乌天然气争端的阴影下,欧盟必将展开更多关于能源安全的争论,从而使能源安全成在2006年成为一个愈加重大的国际性话题。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近年来启动雄心勃勃的全球扩张计划。2005年9月21日,在北京繁华城区的东方君悦大酒店,由俄气副董事长兼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出口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梅德维杰夫(Alexander Medvedev)主持了一场商务推介和新闻发布会,看起来更像一次盛大的“出场秀”。中国一方,全部四家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化集团公司均派员出席了此次活动。

  伴随着梅德维杰夫而来的,是天然气从俄国输入中国的愿景,即将通过两条管道的启动走下图纸:一条是一度搁浅的俄中韩天然气管道,为东线;另一条则是正在规划中的西线,取道新疆,最终与西气东输管道相连。

  东西两条线路最终的设计年输气量,都可以达到200亿-300亿立方米。这就意味着一旦两条线路得以竣工,中国有望取代德国成为俄气最大的单一消费市场。梅德维杰夫对《财经》表示,目前俄气正在与中石油讨论管道的日程表。

  与欧洲高度依赖于俄罗斯天然气供给不同,中国在未来天然气供给结构上的布局相当多元。除了拟议中的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中国还在西至阿拉伯半岛、伊朗东至

澳大利亚签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巨额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供货合同。

  尽管如此,俄乌此次“斗气”风波,为周边国家敲响了警钟。这将给俄气东进中国计划带来何种变数,值得识者密切关注。

  相关专题:俄罗斯与乌克兰天然气争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