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韩国自主创新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19:27 新民周刊

  韩国能够在不利的环境中取得骄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重视科技、强调自主创新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撰稿/詹小洪

  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韩国还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
到100美元,甚至连自行车都不能生产。但到了2004年,韩国经济总量已达世界第11位,人均GDP在14000美元以上。韩国能够在不利的环境中取得骄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重视科技、强调自主创新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从科技战略、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韩国政府较好地主导了科技发展方向,能够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在每一阶段都推出相应的科技战略。1989年,韩国政府出台了《尖端产业发展五年计划》,重点推进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纤维等七个产业的科研。1991年,韩国推出了为期十年的“G7工程”,目标是在21世纪使本国科学技术赶上西方七国的水平。2001年,韩国出台了为期5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重点开发“6T”领域,即IT(信息技术)、BT(生命工程)、NT(纳米技术)、ST(宇宙航空技术)、ET(环境工程)、CT(文化技术)。2004年,韩国启动了“十大新一代成长动力工程”,重点发展数码广播、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10大高等技术产业。

  韩国研发(R&D)投入增长快。1962年R&D投入仅21亿韩元,只占GDP的0.28%,1980年也还只3.2亿美元,占0.56%。1980年以来是韩国R&D投入迅猛增长时期,2002年为144亿美元(2.53%)、2003年为164亿美元(2.64%),2004年为22万亿韩元(约合190亿美元),占GDP的2.82%。韩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只低于日本,远高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研发投入中,韩国投到基础理论研究的比重占14.5%,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意味着科技发展有长足的后劲。

  韩国提出要在2012年前,培养10所处于世界前100位的研究性大学。引入“国家特别研究员”制度,培养1万名核心研究人员,着重研发韩国第10代新增长动力技术。对这些研究中心或核心研究员都投入了巨资。实行优秀科学家国家管理制度,让有望问鼎诺奖的韩国科学家负责国家大型研究项目,并提供所需要的研究经费,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对这种科学家提供相当于部长级长官的“国家要员级”的人身保护。

  韩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充当了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在R&D投入上,韩国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2003年,韩国研发投入中,75%的投资是由企业筹集的,政府的投入仅占25%,韩国前30强上市企业的R&D投入平均占他们的销售收入的3.15%。

  上世纪80年代韩国企业才开始设立研发所,此后迅速增加。1983年有100家、1991年有1000家、2000年超过5000家、2004年超过10000家。有些特大企业一家就有数个研发所。企业的研发所可以最大效率地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近些年,韩国在IT、汽车、半导体、造船、钢铁等产业的许多新产品都拥有韩国自已的核心技术。不少韩国技术还被当作同一产业的国际标准。一旦被认定为国际标准,就会大大增加韩国产品的市场份额。据韩国产业资源部的技术标准院一个报告,迄今为止,仅在IT领域,就有22种113项韩国技术被采用为国际标准。

  随着韩国政府对科技的重视,韩国迅速成长为一个科技实力颇为雄厚的国家。据权威的瑞士国际经营开发院《2005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报道,2004年韩国技术竞争力和科学竞争力分别居世界第2位和第15位。目前,韩国是全世界排名第六、七位的

知识产权大国。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在今天韩国的科技水平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但在总体上尤其是核心技术上看,韩国依然落后美国、日本、欧盟诸国。韩国制造业中,数IT产业的技术水平最高,也只相当于世界最高水平的84%。仅手机行业,韩国一年就要向国外支付4000亿韩元(近4亿美元)的专利费。三星电子的CDMA手机每台芯片也要支付50美元的专利,DVD

播放器每台要支付5美元的专利费。近几年,韩国技术贸易是逆差,每年进口技术(主要是支付专利技术费)约40亿美元,出口技术15亿美元。主要进口国就是美国、日本、欧盟诸国,而韩国技术主要出口国家则是中国、印度、越南。-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