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日本老兵欲将桂河大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0:55 新华网

  年逾古稀的日本老人欲将美国电影《桂河大桥》中的原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激励了中国国内的侵华日军罪行申遗事业

  国际先驱导报驻东京记者孙巍、驻哈尔滨记者邹大鹏报道2月19日,泰国北碧府桂河岸边,一位年逾古稀的日本老人仰望着自己的青铜雕像,默默无语。

  美国电影《桂河大桥》曾引起无数人对战争的痛苦回忆,电影的原型就是“泰缅铁路”上的那座大桥。为了延续自己多年的赎罪行动,站在雕像旁的老人在几年前萌生了将该桥及铁路申请世界遗产的构想。

  日本老兵的申遗梦

  老人名叫永濑隆,曾于二战期间在日军中担任翻译官。泰缅铁路全长400多公里,是当时日军计划进攻印度而修建的陆地补给线,这条被后人称为“死亡铁路”的工程让数以万计的盟军战俘和亚洲劳工丧身他乡。以翻译官的身份,永濑隆参与了“泰缅铁路”的建设。

  “自己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发生在盟军战俘身上的事情”,永濑隆回忆说,当时日军军部以“到避暑胜地”的名义让他随同大批英军俘虏前往泰国。在那里,他被天空中成群结队的秃鹫所惊呆,距这些喜食死人尸体的鸟类不远,就是正在修建的泰缅铁路工地。永濑当年在从事侦探俘虏思想动向的工作,也参与了刑讯。

  在日军的疯狂奴役下,原计划6年建成的泰缅铁路仅用16个月就宣告完工。不过,日军还未来得及使用,战争便结束了。永濑隆与13万日军被遣返回日本,仍得到饱受战争摧残的泰国政府的救济,从那时起永濑隆便在心中发誓,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偿还泰国人民的温情。

  战后,他随同盟军的墓地搜索队一起调查,沿着铁道确认了墓地上的13000多具俘虏的遗体。他先后100多次飞赴泰国,向死难的盟军战俘谢罪。

  1986年2月20日永濑隆生日那天,他出资在泰国建立了桂河和平寺院以慰藉死难的盟军士兵。同年12月,由其发起设立的桂河和平基金正式启动……在过去35年间,永濑用各种方式向泰国人民提供了7000亿日元的资助。

  但如今面对他资助的泰国学生为表达感激之情而修建的铜像,永濑隆心中有更大的计划。去年正值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永濑隆在横滨市的英联邦战死者墓地的追悼仪式上首次提出该案,在得到一定相应后开始付诸行动。他呼吁泰国境内留存的约130公里国营铁路中,以广为人知的桂河大桥为中心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月15日,他再次出发前往泰国向政府机关请愿,要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该遗迹。

  永濑隆的愿望是,即便他死去,仍然可以站在桂河岸边,凝视河水从眼前流淌而过。

  中国申遗的速度和耐力

  “日本老兵可以为桂河大桥和泰缅铁路申遗而奔波,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把历史回放!”王鹏说,和永濑隆重返故地反思一样,每年都有一些日本老兵前往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参观。作为“731”罪证陈列馆的馆长,王鹏与永濑隆一样希望有朝一日日军的罪证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

  2002年,“731”罪证申遗正式列入政府规划。然而从提出申遗的那一天起,陈列馆就开始面对各方的质疑。

  对此,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731”研究所所长金成民说,申遗有“给人类造成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遗存”可以申报的规定。这里的“遗存”首先是文物的概念,“731罪证”这种特殊的文物虽有文化的内涵,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的定义,而是人类不应该忘却的过去,它让人类不断反思,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教授一直支持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申遗,他在解释之所以支持南京大屠杀申遗的原因时说,“南京大屠杀不光是中国人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灾难,不仅仅中国人应该记住,也应该被世界记住,让更多人吸取历史的教训,为什么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会有这样的暴行?如何避免以后发生这种暴行?”

  金成民在分析“731”遗址申遗的理由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731”遗址不只是残害成千上万人民的屠场,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企图用细菌战毁灭人类的见证,申遗可以让人们重见那些被有意撕碎的真相。

  就在国内还在就“731”遗址是否应申报世界遗产辩论之时,其实在日、韩等国众多的民间团体中是已达成共识的。日本数年前就组成了“731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全国国民联络会”等民间组织。

  也许,中日可以就日军侵略罪行申遗展开一场“有益的竞争”。王鹏说,“731”罪证申遗要加速进行,要让更多爱好和平的人了解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