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俄语热:从政治驱动到经济驱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13:02 国际先驱导报

  尽管现在已看不到当年“全民学俄语”的盛况,但国内的俄语教学工作也正在“走出低谷”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嘉麟报道在中国经历过全民普及、也曾被一度冷落的俄语,又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办了四十多年后,于2003年破天荒开通了俄语网站;在东北地区,俄语广播和电视节目、甚至俄文报纸,早已司空见惯;商场里,新一代汉俄互译软件摆上了柜台;一些国产水果的包装上,也能看到俄文单词。

  专家称,这和近年来中国与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领域合作的不断扩大有直接关系。

  俄语教学“走出低谷”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主席刘利民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和两国关系发展,使中国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有所增长,国内俄语教学工作正相应“走出低谷”。

  “但就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言,这(俄语教学状况)还不相称。”刘利民说。为此,他呼吁中俄有关部门加大对俄语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近60所高校开设了俄语专业,在校学生约为7000~8000人。北京、上海两市和黑龙江省则设立了全国性的俄语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心主任李英男表示,俄语教学在中国有着积极的发展趋势,但应理性地对其重新定位。“现在不可能回到曾经全民学俄语的时候了。”她说。

  “俄语热”的背后

  20世纪50年代,与苏联结盟的新中国掀起大规模学习俄语的热潮。当时,人人都能说上两句“达瓦里西”(俄语“同志”的中文发音)、“哈拉哨”(俄语“好”的中文发音),许多人苦练“打嘟噜的大舌音”。

  “在那个时代,我们常常说外语是政治、外交的晴雨表。两国关系好,这门语言就热,不好,语言就冷。”刘利民说。

  这股“俄语热”曾在上个世纪中期持续了几年,60年代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紧张而降温,大批的俄语干部在政治因素影响下被迫放弃专业转岗,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俄语淡出中国人视野。

  90年代初中俄边贸的飞速发展,使大批中国人再次进入高校和“速成班”学习俄语。北京著名的雅宝路因汇聚了大量中俄倒爷,而对俄语翻译需求暴增。曾经愁于工作不好找的俄语专业大学生纷纷来此打工,底薪曾高达每月2000元,一个月收入上万的也大有人在。路边小贩兜售的简易俄语会话手册(用中文发音注释俄语词句)风靡一时。人们学俄语的动力从政治因素过渡到经济因素。

  按“订单”培养俄语人才

  谈到目前中国对俄语人才的培养,刘利民说,学校招生已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接轨,按照社会的“订单”来培养俄语人才。他表示,虽然俄语专业师生数量比前两次“俄语热”时期下降,但整体素质有一定提高;学生中的研究生比例明显上升;教师队伍中,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人成了主力。

  与此同时,中国俄语界除每年举办大型研讨会外,还越来越频繁地邀请莫斯科大学等俄罗斯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来华讲学。此外,据李英男介绍,老师们在教学中也经常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获取关于俄罗斯的最新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俄语系主任钱晓蕙教授说,考虑到中俄漫长的边境线和活跃的经贸往来,中国俄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仍很必要。目前中国一些高校正在尝试进行教学改革,例如为俄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的政治、经贸类专业课程,加强英语教学,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率,适应社会需求。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