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黎巴嫩--黎以冲突下的百姓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8:22 青年参考 | |||||||||
本报特约记者朔风
这是另一种版本的“三角恋”: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掳走了一名以色列士兵,以大兵压境,准备血洗 加沙;黎巴嫩真主党眼看着“兄弟”危在旦夕,于是潜入以
“我感到自己被骗了” 头发花白、身材魁梧的卡米尔·尤尼斯愤怒地说:“我们有一种被强奸的感觉。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预料到会发生这种 事。” 正值下午,一阵阵热浪袭卷贝鲁特,几乎让人窒息。尤尼斯能明显感到轰炸带来的震动。他的汽车租赁行在贝鲁特一 个新建的城区内,是这里在以军轰炸下仍然开门营业的商铺。 50岁的尤尼斯郁闷地坐在办公室里,一瓶伏特加和一个满是烟灰的烟灰缸放在他面前。尤尼斯说,他将毕生的积蓄 投入到这个汽车租赁行,还借了不少钱。然而,如今,以军袭击不断,别说利润有多少,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尤尼斯对冲突的 双方均无好感:对以军是厌恶,对真主党则是愤怒。 “真主啊!我们也有梦想啊!”他一边说,一边指向窗外的清真寺和教堂,“可我们对目前的状况束手无策。” 尤尼斯参加过黎巴嫩内战,内战结束后,他经过一番奋斗,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没想到再次面临战争浩劫。“我辛辛 苦苦创造的事业似乎就要毁于一旦。我感到自己被骗了。”
“黎明”前陷入“黑暗” 就在几个月前,黎巴嫩人似乎看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在贝鲁特市中心,商店、咖啡店纷纷开业,为数众多的清 真寺、教堂、购物中心和过街天桥修缮一新,崭新的保时捷和法拉利在商业区穿梭而过。这个国家第一次没有了战争,重新成 了度假的天堂,外国游客蜂拥而入,享受着这个地中海海滨城市的静谧和安详。黎巴嫩人争相开设饭店、商店和夜总会,贝鲁 特再次焕发了时尚之都的光彩。 然而,真主党再次让黎巴嫩“走进黑暗”。7月15日下午,以色列对黎巴嫩实施猛烈空袭,当爆炸声在贝鲁特上空 回荡时,18岁的南希·阿比·阿亚德的电话响起,电话中传来父亲急切的声音:“马上回家来!”南希说:“父母说将要爆 发战争……他们不让我走出家门半步。”她停顿了一下,眼神一片茫然。 南希说,每一次轰炸,她在家里就能感觉到地面在震动,尽管她家离爆炸地点很远。 在黎巴嫩,内战的痕迹依然清晰:破旧、废弃的建筑物,墙壁上的千疮百孔、逝者家人难掩的悲痛……为数众多的黎 巴嫩年轻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注定要眼睁睁地看着祖国毁于战火。
“前途一片黯淡” 学教育的21岁大学生玛雅·伯乌特罗斯说:“我们并不是对战争有多么畏惧,只是对未来感到不安。我现在还在学 习,但学习又有什么用呢?前途一片黯淡。”伯乌特罗斯坐在椅子上,两眼直勾勾地盯着空荡荡的街道。 当贝鲁特南郊遭受猛烈轰炸时,街道上空无一人,一对姐妹将塑料椅拉到自家门前,围着一桶大蒜坐了下来。姐妹俩 低下带着面纱的头,一个在给大蒜剥皮,另一个用小刀将大蒜切碎。她们住在黎巴嫩真主党广播站附近,姐妹俩料到今后还会 经历更多空袭。 以军的轰炸持续了一整夜。40岁的法特姆·哈吉马说:“我们真的害怕。整天听着以色列战机的轰隆声,真让人难 以忍受。”就在她说这番话时,以军的战机从头顶呼啸而过。 在贝鲁特南部的郊区,在真主党控制下的什叶派地区,一种宿命论开始占据人们的头脑。在那些经受了狂轰滥炸的街 道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烟味。公路大桥断成两截,玻璃的碎片在地上闪闪发光。34岁的汽车销售员、真主党支持者 阿里·泽塔说:“我们还能承受。只要我们信念坚定,就一定能坚持到最后。”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