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瑞典人中文作家李琳:金发碧眼看中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10:33 国际先驱导报 | ||
【提要】老外能用中文写书?别吃惊,来自瑞典的《金发碧眼看中国》一书的作者李琳告诉你,只要肯努力,万事皆有可能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赵岩报道 《金发碧眼看中国》的出版着实让来自瑞典的李琳(Catarina Lilliehook)火了一把。这不单单是因为书中记录了许多李琳在中国生活的所见
能够讲一口流利汉语的老外已经很让人叹服,但是还有一些人达到更高的层次,不仅能流利地讲汉语,而且能把自己的见闻用中文记录下来,将自己的感受诉诸于文字。虽然由掌握口语到运用书面语要突破汉字和语法两大难关,但是这些热爱中文的老外们仍乐此不疲。 【小题】边写书边学习 李琳的父亲是一个十足的“中国迷”。受到父亲的影响,李琳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长大后,她曾经到许多国家旅行,但是当她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便被这里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所吸引。李琳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她刚到中国时完全是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看待周围的一切,发现了许多中国特有的现象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时正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的她,经常和老师探讨这些问题。 随着对这些现象思考的深入,在老师的鼓励下,李琳决定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西方人的观念和想法。刚开始动笔时,李琳用英文而非中文进行创作,然后再请老师翻译整理。但是,她发现她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后,无法充分地表达出她的意思。经过考虑,她决定用中文来完成创作。虽然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写作中,最让李琳感到头疼的就是结构复杂的汉字和形式多变的语法。她说,如果在日常交谈中,即使表达得不是很准确,对方也会借助手势、语境等来理解。但是,书面语则不同,任何用词或语法上的错误都会造成逻辑不通、产生歧义。李琳说她写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金发碧眼看中国》完成后,李琳的中文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小题】沟通中西文化 在老师的指导和李琳的不懈努力下,全书语言生动,故事有趣。住过北京四合院的李琳曾经与中国的平民百姓有密切的接触。她说其实大多数中国人对外国人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外国人的生活和想法。于是,她在书中除了描写出种种文化差异之外,还对文化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许多读者看过她的书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原来是这样啊!” 书稿完成后,李琳和多家出版社联系出版事宜。由于外国人写的中文书极为罕见,市场存在风险,大多数出版社都态度犹疑。后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独具慧眼,出版了这本书。谈到其中的原因,《金发碧眼看中国》的责任编辑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这本书题材新颖、有助于中外文化交流,也可以使中国人了解老外的想法和文化习惯。 目前,李琳刚刚完成另一本用中文写成的书——《万事皆可能》。与她的中文处女作稍有差别的是,这本书完全由李琳独自完成,没有任何人的协助,而她对自己的中文写作水平也充满了自信。在这本书里,李琳以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和体会现身说法,鼓励学习英语的中国人,让他们相信:只要肯努力,万事皆有可能。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