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专题 > 正文

日本驻华公使井出敬二:安倍非常重视中日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8日10:1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 波

  北京报道

  9月26日,日本政治进入“安倍时代”。在为小泉纯一郎举行的告别仪式上,这位首相的话更像是对继任者的一种忠告和期待——“改革没有终点”。

  安倍当选后不久,新的内阁成员名单随即出炉。

  9月27日,日本驻华公使井出敬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批新的内阁成员将进一步推动日本国内的经济改革,并对外推动外交以及与各个邻国的友好关系,我对这方面的工作非常期待。”

  中国是极为重要的国家

  在当选当晚的记者招待会上,安倍表示,中国对日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国家,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亚洲来说非常有益。而留任外相的麻生太郎则表示,“现在我们有了新首相,我们将努力实现安倍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晤。”

  井出敬二表示,安倍首相上台之后在外交方面会实行什么新政策,日本驻华使馆方面也在等待新命令。但可以明确的是,安倍本人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日中双方应当以共同的智慧来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摩擦。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6日也表示,希望日本新一届领导人能够为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作出建设性努力。关键在于中方一系列的政策主张能否被日方充分了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对本报记者分析说,日本首相的改变给中日关系带来了契机。虽然从宏观上而言日本和中国存在着战略矛盾和冲突,中日关系难以获得根本性的改善,但两国都有愿望改变目前的僵局。

  安倍意识到小泉政府和亚洲邻国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做出调整。他虽此前多次表示赞成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但现在已经不就此明确表态。双方外交部门可能就此进行探讨,这成为恢复首脑会议的前提之一。

  梁云祥认为,正是因为存在经济方面的合作,中日关系才不至于面临破裂的危险。根据日方2005年的统计,日本和中国大陆的贸易总额达到1894亿美元。根据中方的统计,日本去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项目为3269项,总执行金额为65.3亿美元。井出认为,由于中日两国之间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一国的经济状况好转对另一国也是好现象。去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增长了20%,增幅高于欧洲和美国的对华投资额。

  “

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可以考虑在这种变化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合作。”井出提议,日本未来将考虑在环保、节能等方面和中国打开新的合作领域。

  政经改革不停步

  安倍继任之后,除了面临尽快修复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这一主要挑战外,将继续推进小泉任内的经济改革,将日本经济的复兴趋势维持下去,同时也将应对日益加剧的社会老龄化问题。

  安倍新内阁的组成显示了他对经济问题的重视。

  和前任小泉选择民间身份的竹中平藏担任经济财政专任大臣一样,安倍也选择了来自自民党外的经济学家大田弘子担任此职。尾身幸次出任财务大臣,他之前也有担任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的经历。此外,安倍内阁还将新设和经济有关的新职位,如负责失业工人的再培训、科技创新和地区经济恢复等方面的官员。

  在小泉任职的5年零5个月时间里,日本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国内经济调整,现在经济已经有了走上正轨的迹象,上世纪90年代连续10年的低迷状态正逐渐成为过去。

  小泉在执政期间,在政治方面打破了自民党、官僚集团和商人组成的“铁三角”关系,清理银行业,开始

邮政系统私有化改革,并且初步进行养老金改革。今年以来,日本央行在调整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7月结束了实际的零利率状态。

  目前安倍已承诺继续推进经济改革进程。井出认为,银行的不良债权是个重大问题,如果不解决,肯定会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外,日本政府存在巨大的财政赤字,安倍指出要减少日本政府的支出,削减繁冗的政府预算。日本的公共债务为发达国家中最高,达到6.7万亿美元。为减少公共开支,安倍刚刚上任便率先表示,将把自己的薪水削减30%,内阁大臣薪水削减10%。

  日本预定于明年7月进行参议院选举,届时参议院的一半议员进行重选。有分析人士认为,安倍如果要实施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措施,可能会推迟到参议院选举之后,但目前日本国内也有呼声要求不要放慢改革步伐。

  相关专题: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