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海湾战争:萨达姆政权败而不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6日10:49 青年参考

  伊拉克战争已经延续了3年多,但并没有给伊拉克带来和平,且每天都有伊拉克平民和美军官兵在伤亡,在流血。这不由得让人反思冷战后美国先后发动的几场战争——它们是否真的达到了美国所说的反恐目的,解决了问题呢?这些战争又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本期专题试图对近年来以美国为首发动的三次大的战争,进行一些盘点和评析,希望能引发读者思考。

  ——编者

  本报特约记者 倪海宁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两德统一,美苏间结束长期冷战状态,两极格局开始瓦解。这引起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失衡和局部地区力量的“真空化”,一些地区性强国跃跃欲试。

  海湾即波斯湾,其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要产区,战略地位突出。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伊拉克已壮大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头号军事强国,其总统萨达姆充当地区性霸主的野心开始膨胀。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侵占了石油富国科威特,并威逼沙特阿拉伯,激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联合国先后通过多项反对伊拉克入侵,并对伊实施制裁的决议,引发了“海湾危机”。

  战事回顾:

  多国部队出动

  集结69万兵力

  为防止海湾地区出现地区性霸权,并保护本国石油利益,8月7日,美国总统老布什正式批准了迅速向海湾地区部署兵力的“沙漠盾牌”行动计划;至11月底,美国按计划完成了两个阶段的军力部署。同时,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名义,组建了以自己为首的多国联盟:除英、法、荷、意等北约盟国外,沙特阿拉伯、埃及、叙利亚、摩洛哥和海湾6国等阿拉伯国家也加入了反伊阵营。多国部队共在海湾地区集结了69万兵力(美军为43.7万),主要武器装备有:坦克3500余辆(美军2000余辆),装甲车3000多辆(美军2200多辆),作战飞机2843架(美军2146架),舰艇250多艘(美军140余艘,含6个航母战斗群)。

  伊拉克动员了120万兵力(54万驻科威特),装备有坦克5800辆,装甲车约6000辆,火炮4000多门,作战飞机770余架,舰艇70艘,地地导弹800余枚。伊军虽在总兵力和地面兵器上占有数量优势,但多国部队在质量尤其是海上和空中力量方面占绝对优势(多国部队使用的多为第三代战机、伊军仅有33架第三代飞机)。

  鉴于伊拉克未在联合国规定的最后期限前撤军,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起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海湾战争爆发。

  空袭大体可分两个阶段:1月17日~30日为战略空袭阶段。其间,多国部队出动飞机3万余架次,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40枚,主要对伊军指挥机构、导弹基地、核生化设施、防空系统等战略目标实施摧毁性轰炸,以破坏伊方防空体系,夺取并保持制空权。1月31日~2月23日为战术空袭阶段。多国部队出动各型飞机6.8万架次,发射“战斧”导弹48枚,集中攻击伊军重装部队、运输线及后勤设施。高强度的轰炸极大地削弱了伊军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使伊军一线部队实力损失了50%,二、三线部队损失也达25%,为奠定胜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伊军仅能组织地面火力进行轻微还击,并发射“飞毛腿”地地导弹袭击沙特、以色列等地,但多为美军“爱国者”导弹拦截,未达到转移多国部队视线、减轻前线压力的目的。

  2月24日~28日,多国部队进行了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进攻。美海军陆战队和阿拉伯国家军队分别从海上和沙科边境进行佯攻,在正面虚晃一枪;包括美第7军和第18空降军等精锐之师的多国部队主力,则从更西面的伊沙边境实施主攻,以空降作战和空地火力结合等方式一举突破伊军防线,迅速向东迂回,以一记“左勾拳”合围了驻扎在科威特及伊拉克南部的伊军主力。地面战仅打了100小时,伊军即全线崩溃。驻科威特的43个师中,有38个完全或大部分地丧失了战斗力,损失坦克3800多辆,装甲车1400多辆,火炮2900余门,地地导弹发射架48个,飞机300多架(其中109架逃至伊朗后被扣),舰艇57艘。萨达姆被迫宣布从科威特撤军。

  战争结果:

  防止海湾地区霸权

  中东局势更加复杂

  美国基本达到了出兵海湾的几个战略目的:实现在海湾的军事存在;控制海湾石油资源;通过显示其超强军力,巩固了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防止在海湾出现地区性霸权。另有一个意外收获: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苏联,由于在海湾危机中无所作为,国际形象继续下跌,解体进程加速。

  然而,战争留下了严重后遗症:首先,由于美国担心伊朗等伊斯兰激进派势力趁机坐大,故未敢挥师直捣巴格达,这使得萨达姆政府获得喘息之机,从容镇压了国内趁机而起的库尔德少数民族及什叶派穆斯林的暴动,巩固了政权,并继续保持了对美国的对抗态势。其次,战争中使用的大量贫铀性武器,以及被伊军点燃的大批油井,都使本地区生态环境深受其害,也使众多参战的多国部队官兵染上“海湾综合症”。第三,战争结束后,为打压乃至拖垮萨达姆政权,美国及其盟国在伊南部划定“禁飞区”,在伊北部设立了用于保护库尔德人的“安全区”,并辅以国际经济制裁和间歇性空袭(从海湾战争结束到伊拉克战争打响,仅大规模空袭就先后进行了5次)。但所有这些只是使萨达姆对内的高压统治进一步加强,导致了伊主权的沦丧和经济的严重困难,使伊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第四,伊拉克实力的严重削弱,使阿拉伯世界出现了互争雄长的多个力量中心;科威特作为小而富的国家险些被一举吞并的严酷现实,又引起各国对军事力量的普遍关注,军备竞赛水涨船高;两极格局的消失,并未使巴以冲突等旧矛盾得以消除,新的分歧反而不断呈现,美国的介入使中东局势更趋复杂化。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