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报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8:13 青年参考 | |||||||||
2008年春天美国撤军 本报特约撰稿(倪海宁) 12月6日,美国的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Iraq Study Group)向布什总统和部分国会议员提交了《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报告》,并同时向社会公布。这份被美国政界和公众期盼已久的报告,当即引起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早在2005年9月,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沃尔夫鉴于伊拉克局面的不断恶化,就提议成立一个委员会或小组来评估伊拉克局势,讨论一些应对措施。这一建议得到了国会和白宫的首肯。 2006年3月,美国国会授权成立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民主和共和两党各有5人参加,由詹姆斯·贝克和李·汉密尔顿联合领导。两位组长可谓德高望重:贝克是共和党人,曾在老布什总统的政府内任国务卿,参与过海湾战争的决策过程,伊拉克战争后也一直在为伊拉克事务奔走;他与布什家族是世交,深受布什信任。汉密尔顿则是民主党的前议员,曾任“9·11事件调查委员会”副主席。 小组经过8个月的调查,采访了包括美国总统布什、美国副总统切尼、驻伊美军司令凯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国务卿赖斯、刚离任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家情报局局长内格罗篷特等在内的十余名美国对伊政策的制定者或内部情报的掌握者,最终提交了这份报告。 伊拉克局势 很“可怕” “伊拉克的局势十分严峻,并在不断恶化;美国在伊的现行政策并没有取得成功。没有什么途径能确保在那里能取得成功,也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一举解决伊拉克问题。”这是报告对伊拉克目前形势的概括。 美国在伊保持着14万以上的兵力,已有近2900官兵丧生,21000多人受伤。“几乎所有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战斗部队,以及一些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部队,都至少到过伊拉克一次;有些部队已经去过两到三回了。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各部队分别是每年和每7个月就轮换前往一次。” 在经济方面,伊拉克虽有丰富的石油储量,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安全无法保障、腐败现象猖獗,致使投资环境很差(外国直接投资仅占伊GDP的不足1%),一直难脱困境(通货膨胀率超过50%,失业率在20~60%之间)。伊国内各派势力还彼此争夺石油资源。美国为伊战后重建已投资340亿美元,但由于国防部、国务院、美国国际发展署和其他负责部门之间配合不好,权责不明确,效果大打折扣。 此外,国际社会援助的整体状况是“不热心”,“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国际社会许诺的135亿美元捐赠款迄今只交付了不足40亿;包括沙特和科威特在内的海湾国家并未免除伊的债务,且对伊重建持消极应付态度;伊朗和叙利亚两大邻国则在起“副作用”,成为伊国内“好战分子”的渗透通道和补给来源。除英国等美国的少数盟国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外,美国无所依靠。 报告最后得出结论:现行的伊拉克政策“费力很多”,却没起到作用;“美国在伊事务中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时机正在消逝”。 将伊拉克 三分天下? 为破伊拉克“困局”,报告开篇提出了两大目标:“使美国在伊拉克与本地区的外交和政治问题上有新突破;改变驻伊美军的首要任务,从而使美国得以逐步从伊撤出战斗部队。” 以这两个目标为标尺,报告在全面评估了伊的内外局势后,排除了下述四种选择方案: 一是突然撤军。这将使伊拉克立即陷于混乱状态,丢开了包袱的美国人,最终还得重新回来收拾残局。 二是维持现行路线。但每月有近百名美国人丧生、每周耗资20亿美元的代价,是美国承受不起的。 三是向伊派驻更多部队。这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美军一撤,暴力活动就会死灰复燃。 四是将伊划分为三块隶属于一个松散中央政府的高度自治的地区,分别加以管理。这必将导致伊境内呈混合聚居状态的各民族大举迁移,划界问题将引发的种族仇杀乃至清洗活动,长期的不稳定会使伊民众和国际社会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军事手段退居其次 发动外交新攻势 随后,报告提出了多达79条建议,以实现布什此前提出的伊拉克政策的目标:打造一个能够“在政治上治理自己、在经济上支撑自己、在军事上保卫自己”的伊拉克。这些建议又可被分为“外部影响手段”和“内部处理方法”两大类。报告称,“虽然这些办法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还是能改善伊拉克前景的”。 在外部手段方面,报告认为,外交和政治手段应成为解决伊拉克问题的主轴,军事手段应退居其次。报告强调:“伊拉克问题不是个孤立的问题,美国政府应该从整个中东格局出发看待这个问题。” 报告提议,美国应同伊现政府一道,在2006年年底前就发起新的“外交攻势”,即动员中东地区的所有主要国家(包括伊朗和叙利亚)参与解决伊拉克问题,因为“伊拉克的稳定符合所有本地区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美国必须致力于解决巴以问题,通过以色列在巴难民回归等问题上的让步,使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最终实现和平,并“不能放松对阿富汗形势的关注”,以便为解决伊拉克问题创造最有利的外部条件。 报告还特别提出,帮助伊拉克在邻国建使馆。 随后,报告分别论述了对几个主要国家的期望:沙特由于担心什叶派势力在伊“坐大”,美国可让它帮助伊拉克对付在伊境内活动的“基地”组织分子,减免伊的债务,并劝说叙利亚与美国合作。一向担心库尔德人跨界联合闹独立的土耳其,则可帮忙将伊拉克的库族地区留在伊治下,并打击“库尔德工人党”等恐怖组织。埃及和约旦作为伊斯兰世界的温和派势力,可在调解伊国内纠纷、训练伊的军警方面起独到作用。 寻求与 伊朗和叙利亚合作 报告重点建议,美国应设法寻求与“宿敌”伊朗和叙利亚的合作。报告称,尽管这种做法会引起争议,但“在外交方面,一个国家能够、也应该接触它的对手和敌人,并基于自己的利益,解决与它们的冲突和分歧”。报告认为,在伊拉克问题上与两国合作是可能的:伊朗虽支持伊拉克国内的什叶派力量,但也“骑墙地”支持伊拉克其他各派势力,以保持自己在伊国内的影响力;伊朗通过与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对话,可免于被国际社会孤立。叙利亚虽暗中支持伊的反政府力量,但由于自己同为多种族、多教派国家,伊走向分裂会对本国造成冲击。 吸收原萨达姆复兴 社会党成员入政府 美国稳定伊内部局势的方案可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政治方面,报告开列了一份“伊拉克重建日程表”,要求到2007年上半年结束为止,伊本国政府应完成以下几项工作:批准全国各省的选举法,并设定各省的选举日期;批准有关石油资源分配、重新吸收原复兴社会党成员及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加入政府及民兵组织等方面的法令。同时,伊政府应进行大赦(报告特别指出,大赦应由伊拉克人而非美国人处理,且美国的行政和立法部门不得打断大赦进程),并保护少数民族权利,从而在政治方面实现全国的派系和解。 美军职能从参与军 事行动变为当教官 其次,在军事方面,报告虽然没有提出明确的美国撤军时间表,以回应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关注,但却指出:如果伊拉克局势改善,伊安全部队能够独立承担任务,大部分美军作战部队有望在2008年春天以前从伊撤军。美国应该尽快转变在伊拉克执行任务的首要职能:不是直接参与军事行动,而是培训和帮助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政府则应增加士兵人数,提高素质,承担起保卫伊拉克安全的责任,为美国撤军创造条件。为此,报告建议美国向伊拉克部队派遣士兵人数从目前的3000~4000人增加到1万~2万人,并让美军士兵“嵌入”伊安全部队,承担培训和援助任务,加快向伊拉克方面移交安全任务,并在2008年春天以前完成伊军的训练和装备工作。 每年提供 50亿美元援助 在经济方面,美国除了在短期内向伊拉克的经济支柱——石油部门提供技术援助和安全保护(保障油井和输油管道的安全)外,还应从长远着眼,如:要伊拉克人建立专门的经营和管理系统,选拔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制定一系列大规模投资计划等。 同时,美国政府应该每年向伊拉克政府提供50亿美元的经济和人道援助,这一水平不得随意削减;同时鼓励各国前往伊拉克投资。但是,美国也要“将援助与伊拉克政府取得的成就挂钩”:如果伊政府不能在国内安全与国家和解等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将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减少对伊拉克的援助。 最后,报告建议美国从民间征召更多的技术人员前往伊拉克服务。报告还承认,美国虽在获取在伊拉克境内活动的“基地组织”情报方面做得不错,但对伊拉克反政府游击武装和民兵组织却知之不多。 因此,国防部、国家情报局和中情局下一步应加强对伊境内“制造、埋藏和引爆爆炸装置”的民间武装的情报搜集工作,并训练伊本国的情报人员。 《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报告》一书出版后,被美国民众抢购一空。这份历时8个月,由伊拉克问题研究小组提交的报告,为解决伊拉克问题提出了79条具体建议。不同建议所涉及的不同利益集团对此的反应,也颇耐人寻味。 本版择其要点刊出,以飨读者。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