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核战舰出访无核化国家丹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7日10:56 青年参考

  一场文字游戏引发的核危机

  何审洹/编译

  自从核武器问世以来,核危机便伴随而生。很多核危机一爆发就惊世骇俗,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几乎 将世界推向核战争的深渊;但有些核危机则由于种种原因极为“低调”,例如在冷战正酣、核危机频繁的上世纪60年代,美 国和其北约盟国——丹麦之间爆发的一场核危机,就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美国最新一期《核科学家公报》杂志披露实情, 此事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1 “部署”还是“搭载”:盟国间大玩文字游戏

  1966年7月14日,搭载着反潜飞机的美国航母“伦道夫”号,抵达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

  此次与“伦道夫”号编队的还有“博里”号驱逐舰和“爱德华·麦道”号护卫舰。

  这个“伦道夫”号可大有来头,该舰属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7艘。“埃塞克斯”级充分体现了美国造船工业 的强大实力,排水量27000吨,载机90架左右。从1943年服役后,就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是 当时战力最强的一级航母。

  战后,经过现代化改造,更成为美国第一批具有核打击能力的反潜航母。

  由于“伦道夫”号是具有核打击能力的航母,其配属舰只“博里”号和“爱德华·麦道”号也都拥有核打击能力,配 备着反潜

火箭等武器。但丹麦是一个公开宣布实行“无核化”的国家。因此“伦道夫”号出访的消息一经传出,就在丹麦舆论 界及政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但是,美国和丹麦政府并没有就此给出明确的说法。

  从解密的资料来看,美国政府认为航母上“搭载核武器”不能与在丹麦“部署核武器”划等号,因此不受丹麦“无核 化”政策的约束。而丹麦也默认了此种差别。

  正是两国政府这种默认的核混淆政策,为未来的核危机埋下了伏笔。

  2两国政府默许:核危机正式上演

  1966年7月14日,“伦道夫”号航母编队抵达哥本哈根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舰队司令保罗·E·哈 德曼少将,“伦道夫”号航母编队是否携带了核武器?哈德曼少将采取模糊态度,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不过随后他又多此 一举地宣称“美国海军所有舰只都有携带核武器的能力”。

  绝大多数丹麦媒体对这个回答都没有提出疑义,但美国驻丹麦使馆却在记者招待会后得到内部消息,称丹麦的《消息 报》将在第二天报道“伦道夫”号携带有核武器的新闻。消息人士还警告说“如果不发表声明予以否认或者模糊化”,这条新 闻将会造成重大政治后果。

  为了降低传闻的负面影响,美国使馆的新闻官马上通报丹麦媒体:“‘伦道夫’号配备的武器系统根本没有违反丹麦 不部署核武器的政策。”

  虽然美国政府极力掩饰“伦道夫”号携带核武器的事实,但美国海军的解密文件,以及相关信息都清晰地表明,“伦 道夫”号1966年在北大西洋部署期间的确携有核武器。

  尽管丹麦政府曾明确宣布过其一直坚持奉行“无核化”的政策,同样适用于来访的外军舰队,但丹麦政府出于种种考 虑,最后还是对美国来访舰队携带核武器的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从后来事态的发展看,“伦道夫”号此次访问所引发的核 危机,实际上为美国和丹麦外交家解决两国间两年多来悬而未决的核困扰,创造了条件。

  3核深水炸弹:至关重要的W分队

  “伦道夫”号作为一艘拥有核打击能力的反潜航母,其作战编制中不仅有一个携有重装备的海军陆战队海上分遣队, 以防止敌人窃取和破坏核武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战分队——W分队,具体负责反潜飞机专用的核深水炸弹的管理和使用。尽 管W分队的在编情况外界说法不一,但是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出,在1964、1965、1967年航母部署在地中海地区时 ,船员登记册上都有W分队的记录。

  W分队最常进行的训练就是弹药装填训练。W分队维护的核武器是核深水炸弹,1966年美国海军有两种在役,分 别是MK-101(Lulu)型和MK-57型。这两种核深水炸弹,或者至少其中一种,服役于1966年的“伦道夫” 号航母。而且“伦道夫”号被部署在北大西洋就是为了向老对手——苏联,展示其强大的核威慑力。

  在访问完哥本哈根后,“伦道夫”号就向北驶入挪威海域,参加了北约当时例行代号为“整齐边线”的演习。“伦道 夫”号的演习职责,是为在这一海域的美国和英国的攻击性航母提供反潜战支持以及水面监视。

  因此,尽管美国政府极力掩饰,但从美国海军解密的文件,以及来自

图书馆的信息,都清晰地表明“伦道夫”号在1966 年北大西洋部署期间携带有核武器。

  实际上,“伦道夫”号出访所引发的问题,也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当“伦道夫”号停泊在哥本哈根港的时候,美 国驻丹麦大使就向美国国务院请示,如果关于航母携带有核武器的流言再起,应该如何应对。根据此间微妙的外交局势,美国 国务院通过了两种应对办法,一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二是申明美国海军到访“决不损害丹麦的主权和无核化原则”。

  由于表述在国务院通过之前,“伦道夫”号已经离开了丹麦,这两种表述最终也没派上用场。9个月后,随着丹麦政 府重新正式解释了其“无核化”政策,美国驻丹麦大使的担心终于应验了。

  1967年,美国申请于六七月份派遣5支海军舰队访问丹麦,丹麦海军官方表示同意,但同时强调“决不允许核武 器踏上丹麦领土,并严禁载有核武器的军舰进入丹麦领水以及港口”,丹麦海军还宣称,如果军舰外观较小,他们可以认定不 会携带有核武器。因此,虽然批准了这些访问,但丹麦海军很明确地希望美国方面能够严格遵守其“无核化”政策。

  由于继续其“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政策需要较高的政治代价,美国驻丹麦大使建议国务院接受丹麦海军官方对到访 舰艇的要求。

  另外,大使还建议国务院能够批准他允诺舰只决不运载核武器进入丹麦,以尽可能拉拢丹麦总理克拉格(Krag) ,但是国务院没有批准他的请求。原因很简单,因为一些出访舰只已经这么做了。

  在国务院发给驻丹麦大使馆的一份电报中,要求绝不能偏离“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政策。美国国务院认为,实际上 ,丹麦和其他北约国家似乎都暂时接受了这种区分标准。

  4丹麦受压之下被迫屈服

  尽管态度坚决,但美国还是希望尽量低调地处理这个问题,不想在国际社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因此,美国国务院授权 驻丹麦大使与克拉格总理进行了私下会晤,告知其为了美国和盟国的共同利益,将继续坚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模糊政策 ,而且决不会保证停靠丹麦的军舰上不携带核武器。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为了更高的安全利益,需要维持这项政策从总体上保护核武器的存在。此外,出于安抚克拉格总 理的目的,大使还向其传递了一份文件,不过这份编号为美国国务院第14644号电报的文件现在仍未解密,只供机密范围 内传阅。此后,在公开场合,美国政府拒绝回答关于海军出访的任何提问。

  1967年5月,美国驻丹麦大使与克拉格总理进行了又一次秘密会谈。会谈中,美国大使提出,如果克拉格总理不 接受美国的立场,或者因为不能承受来自新闻媒介及其他方面的压力而不作出让步,“美国将中断海军所有出访丹麦的计划” 。但根据丹麦外交部的文件,美国国务院当时授权其大使在必要情况下取消“1967年美国海军舰只出访丹麦计划”,而不 是中断“海军的以后所有出访丹麦计划”。

  实际上,对于克拉格总理来说,与其冒着公众舆论压力的风险,最后还“不得不宣布‘无核化’原则适用于到访舰只 ,以及美国政府理解并接受这一原则”,还不如取消这些舰只的来访。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克拉格总理还是选择了对美国妥协 。

  1967年夏,出访丹麦的美国舰队并没有被要求核查舰艇上的武器系统。丹麦继续认可美国的“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的核模糊政策。

  1967年夏,美国军舰对丹麦的出访一直持续,其中还包括刚通过部署核武器资格审查的“斯蒂科尔”号驱逐舰(DD-888) 。美国又一次无视丹麦的无核化政策,而丹麦政府也只能又一次对此熟视无睹。7个月后,也就是1968年1月,一架B-52 核轰炸机坠毁在丹麦属地格陵兰岛上,由于这里也属于无核区,导致了美丹两国的核串谋公之于天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