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增兵难解美国中东困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17:18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储昭根

  1月10日晚上9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图书馆发表伊拉克新政策的电视讲话,他表示计划向伊拉克增派2.15 万名美军,以求结束那里的混乱局势。1月23日晚,布什发表2007年度国情咨文,再次呼吁国会给他的伊拉克增兵计划 一个机会,并说美国支持下的伊拉克政府目前危如累卵。

  而去年12月,跨党派的伊拉克小组在美国前国务卿贝克和前资深众议员汉米尔顿率领下,提出对伊拉克情势的评估 报告,指出伊局势惨烈并处在恶化之中,建议布什政府应多方设法,逐步撤出美军。结果布什实行的是“逆向操作”,对伊“ 新政”在军事上美军不减反增,从而欲使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军规模从目前的14万左右增至16万以上,达到伊战以来的最高 水平。布什的做法确实令人费解。

  美国深陷中东泥潭

  要了解美国对伊政策的现状,还得从目前 “山姆大叔”的自身状况说起。首先,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漩涡。战后伊 局势持续动荡,袭击事件不断发生,美军伤亡人数不断上升。美国的财政负担沉重,军人出现厌烦情绪。自2003年3月伊 拉克战争爆发以来,截止至今年1月15日已有3020多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阵亡,2.2万多人在执行任务时受伤。截至 2006年底,美国为伊拉克战争付出开支已达4000亿美元。伊拉克平民在战争中死亡的人数在5.3万至5.9万人之 间。而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估计,平民死亡达10万人以上。联合国的统计数字则更加惊人,伊 拉克今年平均每天死亡人数竟高达100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巴格达。而在巴格达的约1.5万名美军士兵和9600名伊 拉克安全部队、3万人的警力,对此却无能为力,越来越多的人把伊拉克战争比作当年的越战。更为严重的是,十几年前,美 军能够以70万联军(其中主要是美军)横扫幼发拉底河,靠的是一支准备与百万苏军在中欧打世界大战的陆军。可如今的美 军,即使把全部家当凑上去,也无法恢复当年的气派。而且由于美军在伊拉克及阿富汗连年征战,造成了战线拉长、兵力紧张 、装备短缺,使得美国陆军和陆军国民警卫队均有2/3的部队不能立即投入战斗,导致备战能力下降,也导致了美国自身承 担全球事务的能力在下降。

  其次,美国反恐战争进展不顺。伊拉克教派积怨深重,民族矛盾复杂。即使美国在伊拉克一时把恐怖活动压下去,教 派、民族冲突又可能抬头,美国要把伊拉克局势稳定到可以全部撤军的程度困难重重。阿富汗战争曾是布什引以为傲的战绩和 典范:干净利落地消灭了恐怖分子并且建立一个民主政权。但是现在这个样板却面临严峻问题,塔利班武装卷土重来,暴力袭 击不断发生,阿富汗局势再次陷入动荡。环顾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美国带头反恐的5年来,世界各地的爆炸声告诉人们 ,恐怖活动不是少了,而是次数更多、更频繁,规模更大了。

  再者,美国的海外信誉受损,软实力下降。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国际上所享有的信任度是一种“无形资产”,是这 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战争的正义性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即使最亲密的盟友也同它一度离心离德 。而随后的虐俘丑闻和黑狱事件更让美国国际形象雪上加霜,其国际地位也显得越来越尴尬,全世界反美情绪日益高涨。去年 以来,国际上就美国的国际形象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民意调查,其结果一致显示,美国的国际形象日趋糟糕,各国对美国的好 感度出现下滑。据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皮尤调查中心去年6月13日公布的一项国际民意调查报告显示,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 美国的传统盟国,普遍对美国持有负面看法,美国政府和美国人在海外的形象在过去一年中继续恶化。

  最后,布什政府丑闻缠身,布什总统的支持率屡创新低。“情报门”、“特工门”、“虐俘门”、“窃听门”以及最 近的“妓女门”事件等大大小小的丑闻之门,次第打开,沉重打击了布什政府的根基。多次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3/5的美 国人认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一场错误。即使是被性丑闻困扰的克林顿当时的支持率依然保持在60%以上,而布什最低时已跌 到30%以下。即使白宫的一些助手现在也承认,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在军事资源、公众支持度和海外信誉方面付出了昂贵的代 价。《华盛顿观察》周刊记者曾走访的几位美国政治学者几乎都认同这一点:2005年布什在政治上倒足了霉,从社会保障 改革的不了了之、国会受贿丑闻、飓风救灾不利到伊拉克的艰难局面,内忧外患让布什政府不堪重负,连任之初那个雄心勃勃 的总统在2006年已经不见了踪影。所以有人说,2003年以前世人看到的是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美国,但现在人们看 到信心十足的是美国的对手们。而且随着美国实力的消退,美国保护伞如今已不那么牢靠了,美国的盟友们不得不纷纷做第二 手打算,或加强自我防卫能力,或相互接近以求共保。

  正是如此,美国前国务卿贝克等因此认为解决中东困境的出路在于逐步撤出美军;而布什则主张应该继续打下去,否 则“只会令伊拉克政府倒台,伊拉克会四分五裂,从而触发屠杀事件”。美国究竟能否打赢这场名曰“反恐”的战争呢?也许 我们可以从去年七八月的黎以冲突得到某种启示。

  美国难以打赢非对称战争

  黎以冲突是新世纪的一次经典战役。让美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东第一军事强国”以色列原本预计两周就可以结 束的战争,却一打起来就收不了兵。最终真主党与以军竟打了一个平手。黎以冲突后的中东局势更加不容乐观,从而加剧美国 的中东困局。

  首先,美国面临非对称战争的难题。美国在20多天的时间里如摧枯拉朽般,以10万人马将40多万伊拉克正规军 一扫而空;而后3年多的时间里,美军以15万精锐之师对付的只是以土制炸弹为主要武器的抵抗分子,却力不从心、处处挨 打。同样,40年前,以色列国防军用6天时间打垮3个阿拉伯强国。40年后的今天,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以军打了20多天 ,却仍未使真主党武装伤筋动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防务学教授迈克尔·克拉克直截了当地断定,以色列打不赢这场以“一支 游击队在对抗一个国家”的“不对称战争”。

  正如美国马里兰大学萨达特人口发展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谢卜利特拉米所担心:“我们有能力在中东重新洗牌,但不 能确定尘埃落定时是怎样一种格局。”虽然以军能够惩罚真主党武装,摧毁其军械库,但以色列无法摧毁真主党的民意基础, 甚至很难迫使其投降或缴械,也无法断绝真主党的武器来源。埃及金字塔研究中心的哈兹姆则认为,真主党有它特定的社会土 壤、文化基础和政治条件,以色列越打,真主党得到的民众支持可能越大,要想通过军事打击剿灭真主党,是一厢情愿。而且 真主党还是以军1982年对黎占领的产物,只要以还占领着黎南部的萨巴农场,真主党则仍拥有“反抗占领”的合法旗号, 类似真主党这样的激进组织就难以被彻底摧毁。

  更为严重的是,战争越打敌人会越多。以色列1982年入侵黎巴嫩,诞生了黎巴嫩真主党;以色列原总理沙龙的强 硬、铁腕政策,则促使哈马斯政权上台。现在以色列肆无忌惮地对黎巴嫩的入侵,迅速增加的平民伤亡必然导致真主党、哈马 斯乃至“基地”组织等极端势力更加仇视以色列及美国,他们报复的号召也就会有更多的人响应。持续不断的中东暴力冲突将 激发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中东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滋生和蔓延。驻巴格达美军发言人威廉·考德维尔少将就曾哀叹:美军与反 美武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大象PK蚂蚁”,大象偶尔一脚踩死成千上万的蚂蚁,但繁殖能力惊人的蚂蚁(反美武装)会迅速 恢复实力并包围大象。

  其次,真主党的胜利鼓舞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在以色列如此大规模的军事打击下,真主党在黎巴嫩的势力不但没有遭 到严重削弱,反而获得了更广泛支持。真主党的支持率在加纳村惨案后高达86.9%。而在冲突爆发前和初期,很多黎巴嫩 人特别是基督教派和逊尼派民众普遍对真主党的行为持保留态度。就连亲美的西尼乌拉总理也曾一度表示,真主党是黎合法的 抵抗组织,强行解除它的武装会引发内战。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袭击使同情真主党的情绪在整个中东地区得到加强和蔓延,使真 主党在整个中东地区名声大噪,让真主党由“地方英雄”摇身变成“国际英雄”,阿拉伯世界也因此更为“反以”。黎以冲突 的扩大使中东地区“向左转”,温和派式微,强硬派抬头。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是以牺牲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世界的关 系为代价的。而以军在冲突中的“窝囊”表现,则使那些与以色列为敌的各种武装派别、激进组织倍受鼓舞,恐怕他们今后更 不会轻易地妥协,也将更加难以对付。

  正是在此种大背景下,美国情报界去年9月的一份名为《全球恐怖主义趋势对美国的影响》的国家情报评估报告指出 ,伊拉克战争已被极端组织用来作为招兵买马的借口,而目前全球范围内恐怖分子增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美国及其盟友消灭恐 怖分子的速度。伊拉克战争导致了新一轮极端主义浪潮的兴起,使恐怖威胁更为严重。

  最后,美国一再受创,导致软实力下降。而在非对称战争中,随着对平民的误伤及人道主义危机的加剧,任何超级强 权都难免受到指责与压力。在黎以冲突中,美国声誉随着加纳村惨案的发生而遭受重创,并陷入了伊战以来的第二度空前孤立 。阿拉伯世界民间反美、反以的呼声高涨,声援真主党的游行示威活动不断,这对许多阿拉伯现政权形成了巨大压力。这让原 本亲美的阿拉伯国家不得不与之拉开距离,导致亲美的黎巴嫩政府竟然断然拒绝美国国务卿赖斯原计划去年7月30日前往贝 鲁特的调停。甚至美国顶力支持的伊拉克政府也竟然公开反对布什的中东政策,堂而皇之地支持黎巴嫩。即使是最反对真主党 的沙特阿拉伯逊尼派领导人也开始呼吁支持真主党的正义战争,甚至声称要“发动针对以色列的圣战”。美国的立场连其欧洲 盟友也都不愿苟同与追随,欧盟去年8月2日就拒绝了美国213名国会议员提出的将真主党列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名单的请 求。以色列进攻黎巴嫩的举动使得中东形势急剧恶化,而同时受到挑战的还有当今惟一超级大国的霸权的稳定性,所以美国火 中取栗的结果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除以色列军队在黎巴嫩战场上的失利,在刚刚结束的2006年里,军事领域内最重要的事件还包括以美国为首的盟 军在伊拉克战场上的挫败,以及阿富汗塔利班的死灰复燃。军事强国2006年得到的教训是,现代化军队输给游击队。也就 是说,美国难以打赢这场名曰“反恐”的非对称战争。

  布什增兵是为谁?

  1月20日下午,美军直升机在巴格达东北部坠毁,包括机组人员共有12名士兵死亡,驻伊美军20日累计达24 人死亡为近2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天。接着,就在布什刚刚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呼吁国会支持他的伊拉克新政策的第二天(1月2 4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了否决向伊拉克增兵的计划的决议案。1月27日,退伍老兵、军人家属、国会议员 和社会名流等大约10万人的示威者高喊着“撤军回国”的口号,在美国国会大厦前举行示威,要求政府从伊拉克撤军,布什 增兵计划再次惨遭打击。为何布什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呢?布什是为谁增兵呢?

  首先,伊拉克不是越南。很多人将伊拉克战争比作越战,其实不然。美军从越南撤退,最坏的情况也就是北越统一南 越,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的丢失。即使是统一后的越南也无法威胁美国的本土利益。而伊拉克则有根本上的不同。在整个中东 反美形势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伊拉克的丢失,美国则将面临整个中东“翻盘”的危险,在中东也将形成强大的反美“大本营” ;据世界

能源机构公布的材料,伊拉克石油探明储量就达1125亿桶,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1%。由于欧、日、中的石油进 口分别有60%、80%和56%来自中东,因而拿下伊拉克可以为美国改造世界石油战略格局提供重要的筹码,确立其在中 东的绝对战略优势。凭借伊拉克的丰富石油资源,美国可以“一石三鸟”:冲击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迫使其交 出曾令美国心惊肉跳的“石油武器”;制约俄罗斯以“能源外交”实现经济复兴的战略设想,使俄在失去与美国的核武器战略 平衡后,再失去经济振兴的后盾,以使其彻底“俯首称臣”;借石油控制欧、日、中等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使任何一个国家 都无法超越美国这一“永恒帝国”。因此,可以说“一个不同的伊拉克政权将改变整个地区的平衡;一个不同的伊拉克将意味 着一个不同的波斯湾”。伊拉克与越南的战略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失去伊拉克,美国利益将受重大损失。

  其次,伊战的失败危及美国自身安全。更为严重的是,伊拉克的动荡形势可能会使伊变成全球新一代“职业恐怖分子 ”的训练中心。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哈钦斯2005年1月就指出,目前,伊拉克对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来说就是一块磁 铁。国家情报委员会官员大卫·洛也指出,伊拉克向恐怖分子提供了“训练、招募和技能训练场所”,恐怖分子在这里接受训 练后将回到他们的国家制造袭击,从而让恐怖主义的毒害传播到更多地区。伊战的失败从而让美国自身陷入反恐越反越恐的“ 陷阱”,甚至不排除美国本土再次受到袭击的可能。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恐怖主义蔓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遭殃。

  再者,美国借对伊政策威慑伊朗、叙利亚。美国一直认为伊拉克不能步入正轨,是因为背后有伊朗、叙利亚的“黑手 ”。美国总统布什在宣布美国对伊新政策时表示,美国将与其他国家一起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并切断伊朗和叙利亚对伊拉克 反美武装的支援。同时布什还下令美军向中东地区增派第二艘

航空母舰战斗群,并在该地区部署“爱国者”反导弹系统。此举 针对伊朗和叙利亚的意图明显。驻伊美军1月11日凌晨出动3架直升机袭击了位于伊拉克北部城市埃尔比勒的伊朗领事馆, 逮捕了5名馆内人员,并没收了一批电脑和文件,似乎美国又在寻找对伊朗攻击的证据。隔天,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对国 会说,现在伊朗人已成为我们的目标。而美国民主党众议员库辛尼奇说得更干脆,布什“显然正为在该地区进行新的战争铺路 ”。曾靠战争获得高支持率的布什,是否仍会执意推行新保守主义热衷的“大中东民主计划”?是否会因此决意将战争进行到 底?

  最后是事关布什的历史定位。打了阿富汗,随即又挥师伊拉克,小布什一度雄心勃勃,气势如虹。随着美军陷入伊拉 克,布什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过,国内外的反对声浪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小布什的个人声望也降到谷底。更为要紧的是,伊 拉克的成败关系到布什的历史定位。如果伊拉克成为像德、日这样稳定、民主的国家,布什当然会名垂青史;如果伊拉克成为 恐怖主义泛滥的国家,并让美国因此走向衰落,布什无疑就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无法退, 布什更是不能退。所以我们仍看到美国大笔大笔的美元援助或帮助伊拉克重建。所以得克萨斯大学的政治学专家布鲁斯分析说 ,与其说布什将注意力放在美国的政治上,倒不如说他更多地是在关注历史。“他拼命地想要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屈服者”,能 够留给历史一个正面的形象。而且美国多年前就形成在2015年前美国仍不会受到挑战的定论,但随着势态的变化,美国势 必要加快解决中东问题的步伐。所以我们仍看到美国将大批大批的美军向中东派遣或布置。美国国内的激烈政策争论则是美国 自身实力与美国现实处境矛盾的真实反映。

  按照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Hagt)的分析,美国增兵则是布什给已掌控国会的民主 党设一个圈套。因为“要增兵,必须向国会要财政支出,看你民主党给不给?不给的话,可以借机炒作民主党不支持政府的努 力,要对伊拉克形势恶化负责。给的话,如果伊拉克局势更乱,可让民主党垫背”。如用布什自己的话来说,美国增兵是为了 加速撤军,这显然是布什的如意算盘。笔者的判断是,美国又一次真正地面临历史性的“十字路口”:从短期看,布什增兵无 助于解决美国的中东困局,相反却会因帝国的“过度扩张”耗损美国自身的实力;从长期看,美国的对伊政策能否成功,美国 的霸权是否因伊拉克局势受到挑战,一要看美国能否长时间地、持续地坚持到底,二要看美国能否不惜血本地坚持布什对伊“ 新政”中的援助,从而达到“以工代剿”目的并真正赢得伊拉克的民心。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