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四类中国人:美国梦依然难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11:30 青年参考

  ::本报记者陈强

  

  有人形容中国人来美国的感受:出国前“豪言壮语”——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下了飞机“哑口无语”——见 了老外说不出英语;过了半年“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啦?何苦到美国来受洋罪?”等待够了10年8年,又只有“千 言万语”才能表达。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中国人出国、移民变得越来越容易。但由于文化差异,实现“美国梦”依然困难重重,尤其是 初来乍到者麻烦更多。我的朋友王耘现已定居在美国洛杉矶,她的经历就是一面“美国梦”的镜子。

  初到美国,王耘就急着想找份工作。由于既没工卡,又无特长,雇主们一听就不愿往下谈。好不容易在中国人开的小 报当记者,但试用20天,老板只给210美元,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有了工卡后到服务行业面试,老板先问三句话:有在 美国的工作经验吗?英语流利吗?会说广东话吗?王耘一听就知道自己不够格。试过3天的苦力活,因为腰酸背疼,只好放弃 。接着她又想去当车衣工,可之前她从未用过电动缝纫机,结果可想而知。老板让她车1英寸,她却车了10多英寸,老板见 了马上叫她下岗。

  接下来的半年,王耘集中精力学英文和电脑,想将来从事文秘工作。有位面试她的老板当面贬损她:“你英文差远了 ,还想当文秘?”无意中,她在一家老美开的职业介绍所填了张表格。一周后就有了消息。由于一家公司正处于销售旺季,急 着要人,于是便“降格以求”,决定先试用王耘3个月。她珍惜这难得的工作机会,工作尽职尽责,不计较加班,结果一待就 是3年。

  如今王耘实现了很多梦想——获得了美国的硕士学位,和老美一起上下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学会了开车 ,用美国方式教育子女……王耘不知道自己是否算实现了“美国梦”,但作为新一代移民她立足不易,虽努力奋斗,但能真正 融入美国社会并享受好处的,将是她儿女这一代人。现在王耘在家里和即将上大学的儿子之间的对话方式是:她主讲中文,儿 子主讲英文;儿子津津乐道美国的“脱口秀”,却不明白中国

相声的好笑之处,需要妈妈加以解释;而妈妈看“脱口秀”时则 需向儿子请教。

  其实,很多新移民的经历和王耘大同小异。我在美国认识的中国人,大概可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

留学生。他们年轻,英语好,适应能力强,在美国的发展前景看好。但留学生活比国内大学生辛苦多了。他 们经过两年到五年的奋斗,可望“苦尽甘来”,进入美国中产阶层指日可待。我的中学同学吴卫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物 理学博士后,进入华尔街工作13年,现已是华尔街一家对冲基金的经理,收入不菲。但已加入美国籍的他依然觉得没有真正 地融入美国文化,英语、工作及和美国人相处都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文化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

  第二类是访问学者。他们一般在国内读了学位,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后出国深造。这些人年纪不小,还拖家带口。到美 国后,他们往往陷入两难选择:为了孩子的教育,最好留在美国,但大人就得放弃在国内原有的事业基础。经过权衡,多数访 问学者如期回国,少数留了下来。

  第三类是偷渡客,以我的福建老乡居多。偷渡客到美国之后,多在华人餐馆偷偷打工,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晚 上好多人挤在地下室,英文电视看不懂,生活毫无乐趣。他们的目标就是赚钱,然后转合法身份。他们在美国的生活质量和到 中国沿海打工的民工类似,只是赚的钱是民工的几倍罢了。有人感慨:如果在国内有满意的工作,实在没必要出来。

  第四类是移民。这些人除了极少数杰出人才外,多数是因亲属关系来美团聚。王耘出国前在福建省一家报社当记者, 颇受领导器重。因为先生在美国,已过30岁的她不得不放弃国内事业移居美国。王耘说:“来美国8年多的酸甜苦辣,不是 国内亲朋好友能想像得到。”

  随着中美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中国人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艰难过程中,难免会想起在国内的好处。王耘坦言,她很留 恋在中国当记者的那段生活。但现在让她回国生活,她就不很愿意。因为已有很多东西不习惯,比如复杂的人际关系、人的素 质、

食品安全、办事效率、环境安全、社保体系等等。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公共服务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 记者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中国融入世界潮流的步伐正在加快,“海龟派”越来越受重视,近期两位海归人士还担任了 政府部长。一个人无论在何地,只要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开心,就算选对地方了。

  (::发自美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