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切得先这么“淡”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0日15:35 青年参考
::作者沈奇
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曾说:“这是个换心的时代。”我看,倒不如说“这是个换味道的时代”切实些。至于换到一个 什么样的味道才是,也不清楚,只知道换过之前,一切得先这么“淡”着。 有朋友来家聊天,让用一个词形容现时人世的感受,我未加思考,便脱口而出:味淡! 人是靠吃东西养着身心的。吃饭菜养身,吃文化(所谓精神食粮)养心,吃啥养啥,吃的东西味淡了,这人味也就“ 淡”了不是? 先说饭菜,养身子的东西。时下交通发达,物质丰富,住在北地,可以享受南方的物产,住在南方,可以享受北地的 东西,要啥有啥,只要手里有钱。只一样无奈,所有的米面蔬果,看似各有其名其形其色,吃到嘴里分不出啥是啥,全一个味 ,且淡!小时候,母亲在厨房拍一根黄瓜,那一股清香满屋都是,现在你拍10根黄瓜,自己的鼻子都没反应。不是住房面积 大了,也不是大家鼻子都不好使了,是“味淡”! 据说,这都是化肥惹的祸。我们现在送进嘴里的东西,有三分之一都靠化肥撑着,虽没味,却能填肚子,要想有味, 得撤了化肥。那样的话,三分之一的肚子就没东西可填,那滋味就更不好受了。或者,减去三分之一的人口,那不可能。味儿 ,便只能这样“淡”着。 再说文化,精神食粮。“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要长精神,便多少得吃点这东西。过去这份“粮”很金贵,长期供不 应求,能有得“吃”就不错了。至于长不长精神,长真精神还是假精神,实精神还是虚精神,供给者和消费者都不好问。至于 味儿,就更不好说了。 现今,这份“粮”也市场化了。文化满街走,拉着钱的手。什么东西跟钱一挂钩,就气吹似地膨胀起来。大众社会大 量订货,文化工业批量生产,一时满天满地满世界的文化,随你挑着拣着消受,渐渐便撑得没了胃口。没胃口自然吃啥啥不香 ,便觉着“味淡”。 其实“淡”着的不仅是胃,那胃里的东西也早就先“淡”了起来:戏剧只剩下小品,电视多是杂烩;文学靠几盘或家 传或进口的经典大菜撑着,其余或有人味没文味,或有文味没人味;小说多是扯淡,诗歌尽学鸟语,散文散得没心没骨找不到 北……总而言之,玩儿文化者和卖文化者都在念一本经:如何把干饱煮成稀饭,再将稀饭兑上水,管饱、管够,不管味儿是不 是“淡”。 似乎只有音乐还有点味,让人能找到点什么感觉。只是这玩意就像老托尔斯泰曾经提醒过的,有点麻醉品的性质,沉 溺久了,只剩下那点虚虚飘飘的感觉,这人味也就“淡”了。君不见满街带随身听的新新人类,那一副副走神相、冷漠样,未 来的人世间,保不准还“淡”成啥样呢。似乎还有思想界还有点味,至少时不时有几个真人说点强筋壮骨透心亮的真话、实话 、直面存在的话,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只是这些声音还是太稀少,压不住阵,更占领不了市场,它们就像油星似的漂在一大锅 清汤里,总体上,还是“味淡”。 如此嘴、心两“淡”,“淡”得时间长了,便想到《水浒》里鲁提辖那句话:“淡出鸟味来了!”——鸟想飞,却没 了翅膀,退化了。天空也不再蔚蓝,即使飞上去,那味道恐怕也寡淡。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曾说:“这是个换心的时代。”心 该如何换?是换硬些还是换软些?我看倒不如说“这是个换味道的时代”切实些。 至于换到一个什么样的味道才是,也不清楚,只知道换过之前,一切得先这么“淡”着。 (::选自《两种境界》青岛出版社2007年1月定价:19.8元)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