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俄安全人员在莫斯科航展拘捕3名英国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5日09:05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撰稿黄池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8月24日报道,俄内务部负责人透露,安全人员在莫斯科航展上拘捕了3名英国人,认为 他们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不过负责航展安全工作的俄内务部杜纳耶夫上校,拒绝透露事件细节,仅说这3人在接受进一步调查 。目前,各种防展频繁举行,举办国和参展商怎么做到既要吸引买家,还要防止泄密呢?
各路间谍 防展“淘金” 包括国际航展在内的各种防展,历来是超级广告秀,又是各大国打宣传战、心理战的理想平台。各国一方面显示它不 断壮大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也寻求达成利润丰厚的生产合同。在国际军火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国不得不将自己最新 的尖端武器亮在购买商和世人面前,引得各国商业间谍和军方情报人员对各种防展趋之若鹜,围绕防展的窃密与反窃密的间谍 大战越演越烈。 间谍和情报贩子为了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往往装扮成普通观众、媒体记者或者某个参展商的代表,通过索取各个参展 厂商散发的材料,或交谈套取、拍照录像等方法,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间谍和情报贩子都是武器装备方面的行内人士,眼 光毒辣程度不逊于专业科研人员。比如,在1967年举办的巴黎国际航展上,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的专家奥莱格就扮作普通观 众,紧盯美国最新式的F-111战斗轰炸机,近距离拍到100多张照片,解决了苏-24前线轰炸机的设计难题。 而对于参展国来说,必须采取各种保密措施,确保本国的最新成果不会被“淘金”。
参展商 绞尽脑汁防窃密 间谍们虽然神通广大,但是参展商也不是吃素的,为了防止关键技术数据泄密,他们绞尽脑汁,和间谍们斗智斗勇。 首先,他们会对展览会的“门槛”设限,尤其是国外参展厂商人员以及国外前来采访的记者,都要进行严密的身份审 查和活动限制。用这第一道门槛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拒之门外。在第一道门槛没有拦住的一些敏感人士,其在展览会上的 活动会有专人“照顾”,任何“无意”的违规举动都在注视之中,尤其是他们拍照的距离和角度都在严密的监控下。 其次,各国在参展产品和技术的选择上,凡是涉密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在确保不泄密的前提下,才能够参加展 览。一些关键设备和关键数据,参展商都进行了一定的处理,特别是飞机的武器系统、电子系统等部件。 第三,对于那些不得不展示的机密武器装备,一般以缩放模型代替。我国保密规章制度比较严格,在参加的各种防展 中很多武器装备都采取模型代替。例如,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主战武器装备还是以各种模型居多,像“枭龙”、“飞豹”等 新型战机都只是展出了模型,各种导弹武器也大都是模型。观众大呼遗憾的同时,也需要谅解我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更需要 加强先进装备保密的严峻现实。 第四,参展厂商的工作人员在现场需要灵活机动,严守宣传展览与保守秘密的界限。在各类展台前,对于一些敏感人 员的“好奇”提问,工作人员不得不守口如瓶,再不行就递过一本宣传册,说“能公开的都公开了,再多的我不能告诉你”。 而里面许多敏感数据也写得比较模糊,例如导弹射程,可能只标出了一个范围,而没有具体数字。 第五,加强参观秩序的“维护”。在此次莫斯科航展上,为确保展会的安全,俄罗斯方面派出了大约6000名警察 及士兵。他们在维持正常秩序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那些扛着“长枪短炮”般各类摄录器材的外国人,必要时也会对他们的过 分“热心”予以警告。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