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上校亲自挑剧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1日14:10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万钧

  好莱坞战争片是亿万影迷的最爱,不过在欣赏银幕上的烽火硝烟时,并不是所有人能意识到其中的“舆论导向”。特 别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军方更是千方百计地笼络各大制片商,希望他们在创作中能自觉地维护美军的正面形象。7月 7日的《洛杉矶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美军和影视界套近乎

  如果不是那身笔挺的军装,相信人们在看到托德·布雷斯里收集的大堆战争片海报时,都会把这位陆军上校当成职业 影评家。每天,布雷斯里都要在堆积如山的剧本里埋头苦干,从中挑出那些内容积极、“政治正确”的本子,然后和相应的电 影公司商谈合作。事实上,像布雷斯里这样负责“电影援助审查”的角色,在美军中还有很多。他们说,虽然自己不如在前线 摸爬滚打的弟兄们风光,但这项工作对于塑造美军公众形象所起的贡献“绝对不可估量”。

  美国军方与影视界的互动最早可以回溯到上世纪20年代。从《巴顿将军》到《壮志凌云》再到《拯救大兵瑞恩》, 双方的相互支持曾成就了一批传世的名作。但到了七十年代后,以《现代启示录》、《生于七月四日》为代表的一系列反战影 片的面世,在两者间制造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按照军方的论调,这些“渲染失败主义情绪”的作品向社会传达了过多的负面 信息,“对培养公众拥军爱国的品质非常不利”。

  正是因为越战的教训,美军才在近些年空前重视和好莱坞的沟通。如果发现有潜力的题材,审查部门总乐意在第一时 间和电影公司套上近乎,一方面许诺提供各种资助,另一方面也要求对方修正或直接删除对军方不利的内容。

  如果站在制片方的立场上,与军方合作所带来的实惠倒也是显而易见的——从“悍马”吉普到隐形战机,不仅各式“ 道具”任其选用,演职人员更可跟随军机战舰上天入海,玩个不亦乐乎。据说因为有军方的鼎力相助,反映美军突击队员在索 马里“浴血奋战”的《黑鹰坠落》一片,在装备方面仅仅耗资300万美元。与该片高达1.6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相比,简直 是九牛一毛。

  

  合作时也矛盾重重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赋予了好莱坞导演们新的灵感,也让一度沉迷于“炒冷饭”的战争片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主管 协调工作的美国军人们也比以往忙碌了许多。为尽量搞好关系,军方早在2003年曾邀请一批“影坛大牌”亲赴前线观摩。 然而,由于这场战争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不得人心,连审查人员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迄今为止收到的伊战主题剧本,几乎没有 一个合乎五角大楼的胃口。

  所谓“越战模式影片”的复活,无疑是美军形象工程的噩梦。随着公众不满的持续积累,这方面的苗头已经初露端倪 ,基于美国士兵奸杀伊拉克少女真实案例的《节选修订》就是最典型的例证。“这部片子试图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即所有驻扎 在伊拉克的军人都是罪犯和恶棍,”布雷斯里上校带着怒气评论道,“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完全是对我们的挑衅。”

  反过来讲,在那些坚持创作自由的制片人心目中,军方对自己作品动辄指手划脚的做法也令人厌恶。《以拉谷》一片 的导演保罗·哈吉斯就向《洛杉矶时报》表示,他原本希望军方能给自己的电影提供某些技术上的帮助,结果却收到了足足21 页的“修改建议”,把整个剧本弄得面目全非。用他自己的话说:“军方对这场战争的实际情况根本毫无兴趣;他们只想让光 明的东西表现出来,但这与‘真实’二字完全不沾边。”

  伊拉克战事一日不结束,围绕“电影援助审查”制度的分歧就一日无法弥合。正如有人指出,美国军方与好莱坞近些 年来始终是“在斗争中求合作”,这种关系反映到现实层面,就使得不同的影片获得了迥然相异的命运。像反映1983年美 军入侵格林纳达的战争片《伤心岭》本己获得军方认可,只是由于导演没有按照要求去除某个“有损军队形象的情节”,就搞 得军方撤回支持,甚至拒绝该片在军队内部影院上映。相比之下,《我们曾是士兵》、《黑鹰坠落》等“一路合作愉快”的电 影,就成为官方推荐的入伍军人必看片,并且作为“主旋律”作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