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殷弘:民调背后存在隐性因素需打折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21:18   新浪嘉宾访谈
时殷弘:民调背后存在隐性因素需打折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

  主持人尹俊:

  两个团队的竞选策略,在比较之下就知道孰优孰劣。奥巴马被美国人奉为救星,救大家脱离苦日子。麦凯恩选错了副手了,性格问题不讨选民的欢心。两个人的竞选策略方面带来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大选环境的因素,比如这次大选本身就很有特点,一方的候选人是一个黑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而另一方面的候选人已经超过70岁了,而且他的副手还是一位女性,这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这是他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特点是,这次的国际环境很特别,金融海啸,华尔街出事了,这种情况下大选。很多人预测金融危机到底对这次大选会有多大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美国大选起决定性作用

  张国庆:

  金融危机是具有决定性的,美国历史上有几次比较大的经济箫条和金融危机的状况。比如像20年代末大萧条,胡佛和小罗斯福竞选总统,胡佛对他的经济政策失败,但不认错,又没有什么办法,而且比较消极。小罗斯福特别有想法,带给大家朝气、希望,所以小罗斯福赢得很轻松。80年代还有一次,就是里根跟卡特,卡特不仅有伊朗事件,经济也搞得不好,里根抓住这一点,把美国滞胀的问题通过里根经济学解决了。

  比较近的是老布什跟克林顿,克林顿说老布什是赢了海湾战争,但是输了经济,这句话是很有名的。

  从这三次比较经典的案例看来,一旦执政一方经济搞得一团糟,输掉选举的可能性是极大的,没有特别事件发生一般就输掉了。经济已经决定一切,经济是决定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在走向投票站的路途上想得更多是自己的利益,选完之后会怎么样生活,是不是比现在好一点。相反像其它一些问题,前两天谈的比较热闹的伊拉克战争、伊朗核问题,可能就显得远的多了,因为大家想的就是经济问题。一想就会觉得布什政府干得很差,对共和党就打了一个很大的问号。而奥巴马又代表一种希望和变革。所以,在这方面其实胜负已定,一旦金融海啸来了,胜负已经定了。

  时殷弘:

  奥巴马方面要赢,一个潜在的或者是实在的因素是他的副手问题。尽管美国种族差别意识同60、70年代相比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一定会有更多的美国人更认真地问自己,我真的要选一位黑人总统吗?但是金融海啸一来,而且马上就要非常严重地影响到实体经济,实际上现在经济衰退已经开始。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更想选一位总统,能够改变现状。所以,金融危机确实是一个非常决定性的因素。

  当然我们现在不能说麦凯恩就绝无可能赢,总是要包含出意外、惊讶的可能,现在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布莱德雷效应。

  主持人尹俊:

  您刚才说“布莱德雷效应”,可以简单跟网友解释一下吗?

  时殷弘:

  布莱德雷效应大概是1982年,有一位所谓非美国人,也就是黑色肤色的政治家,他竞选加州的州长,民意测验几乎跟这次奥巴马一样,每一次都有利于他,而不利于他白肤色的竞争对手。但是到最后投票的时候,结果他输了。为什么?政治学家分析了,在美国80年代,种族歧视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种族平等意识很强了,但民意调查无论是打电话或者是当面问,问一位白人,你愿意不愿意选一位黑人州长吗,他的名字叫汤姆-布莱德雷?被调查人内心有很大疑虑,但是说出来都牵扯到面子、政治问题,都说会选,但是在第一轮投票的时候,却没有投给汤姆-布莱德雷票,所以叫布雷德里效应。

  张国庆:

  补充一点,当金融或者经济问题非常严重,大家会忽略很多问题。比如小罗斯福时期,小罗斯福是一个残疾人,大家把这个事情忽略了,不重要。到了里根,里根年龄很大,大家也不觉得很重要了。克林顿又是近年来非常年轻的一个人,而且一点没有名气,而且是小州的州长,又穷又小,大家也不在意,包括60年代的肯尼迪是天主教徒,当时也是因为有经济危机问题在里边,又是一个破例。当经济困难或者是大家寻求变革,这些事情反而次要了。反证奥巴马这次的肤色问题,在这次就不会起很大作用,因为有金融海啸突然到来。

  主持人尹俊:

  历史上美国曾经发生这样的效应,而且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布莱德雷效应。今年有很多人在网上发帖子也说了,最近看到民调显示奥巴马领先于麦凯恩,在之前的投票中目前也是奥巴马领先麦凯恩,但是有人担心,民调当中可能有部分反对黑人的白人撒了谎,民调的时候说我支持黑人的奥巴马,但是投票的时候没有人知道我投给谁,我还是偷偷投给白人了。很多人说这种情况今年也可能发生,有些人在怀疑民调的可信度有多高。

    部分保守派人士可能拒绝参加民调

  时殷弘:民调还有一个问题,特别是这几周,你可以设想一下,争夺这么激烈,选举站奥巴马的工作人员,天天打电话,天天让人家投票,人们不甚其烦,特别是保守年纪比较大的可能倾向于共和党麦凯恩,绝对不接电话,甚至把电话砸了。这种情况之下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些不愿意回答问题的,那些问了多少人没统计进去的人态度如何。按照一般的估计,这部分人恐怕也不会很少。所以,民调总是要打折扣的,而这个折扣很少有政治学家提到,特别是在这几周。

  主持人尹俊:

  张先生觉得民调的可信度有多高,麦凯恩发起绝地反击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张国庆:

  因为跟布莱德雷效应有关的,还有一个审美疲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你面对一个事物或者是一个人,他被广泛宣传多好多好,这个时候有时会产生一种效果,有可能会忽略他的优点,找他的毛病,我不觉得你那么好,会觉得你什么地方不好,有这个心理问题。

  时殷弘:

  还有同情弱者。

  张国庆:

  容易产生这种效果。所以,现在的唯一的变数已经不在政治层面,就是在心理层面,心理层面就是我们说的两方面,有些人还有一点审美疲劳的东西,会不会最后觉得烦了,我干脆就选另一个人,或者是同情弱者。还有一种就是骨子里还有点种族歧视的东西,但平时不表现出来,不知道这些人有多少,也许占0.5%,也许占5%,这个数字可能就决定明天的大选了。如果这个数字比大家想象的要多,或者是美国人现在觉得肤色的重要性还是比经济改变这些政策调整更重要,可能明天就是给大家一个惊天大逆转的效果。

  如果说变数,也就是这两个变数了。

  主持人尹俊:

  可能美国人心里想什么,我们投票之后才能看出来。

  时殷弘:

  美国是一个很复杂的国家,一开始我们就说是一个很复杂的选举人团的制度,有时会出现普选票占多数但是结果没有赢。

  但是另一方面,麦凯恩确实处于一个非常不利、非常被动的局面。有一个统计,从今年年初以来,比较有权威性、比较知名的民意调查结果, 700次民意调查里几乎绝大部分压倒性的,每一次都是奥巴马占多数,特别是金融危机跟经济衰退出现以后。当然我们要保留事情意外的可能性,无论多么高明的民意测验,何况有些民意测验的机构提可能有偏见。当然700次的民意测验情况也不能不注意到。

  另外,按照逻辑,实际上如果美国经济还可以,没有出华尔街风暴,没有制造业、金融统统往下掉的数字,我想奥巴马,一个黑肤色、没有国际经验的,而且选举策略也不是完全对,即使布什对伊拉克犯了天大的战略性错误,奥巴马要赢恐怕也很艰难。

  但是金融大危机爆发以后,其实就把所有奥巴马潜在和实在的不利因素打了折扣。

  主持人尹俊:

  也是环境帮了奥巴马。

  张国庆:

  生逢其时。

  主持人尹俊:

  可能麦凯恩就是一个生不逢时的例子。

  张国庆:

  麦凯恩准备了很多年,又是一个老兵,又是政治上的老政治家,为了白宫准备了很多年,也错过了很多机会。

  时殷弘:

  如果麦凯恩输,首先是他自己。在美国那么明显的问题,伊拉克、伊朗,特别是阿富汗,阿富汗现在情况越来越糟糕,塔利班大规模卷土重来。其实金融危机之前次贷危机已经好几个月了,华尔街缺乏真正的监管,美国布什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很不明智。在这样的情况下,麦凯恩都没有把改变现状、创造一个新的,不管他怎么定义的美国提出来,及早地跟共和党现政府的政策划清界限,他错在他自己。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美国 大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