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乌尔詹安魂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09:38  南风窗

  何东平

  看德国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2007年的电影《乌尔詹》,不能不联想到导演16年前拍摄的《能干的法贝尔 》一片,该片根据著名德语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中年男人在旅行中因其满不在乎的态度(人往往容易 以为能处理好一切)所受到的命运的“捉弄”,片中充满了偶然的劫数,虽然只截取了小说的前半部分,已经将存在之难—— 宿命的恐怖和无尽的空虚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表达出对技术文明的质疑。

  鉴于能干的法贝尔是在旅行途中发现了生命中很多意外的事情,《乌尔詹》可以说是施隆多夫的第二部“旅行电影” ,故事的主人公查尔斯就像死里逃生后的法贝尔(原著小说里法贝尔最后患了癌症)。

  影片中,来自法国的查尔斯身份不明,一身中产阶级的打扮,也许是教授,胡子拉碴,眼里是死灰一样的绝望。绝望 的查尔斯和法贝尔一样满不在乎,他扔掉车子,手机,散掉钱包,护照,徒步走向哈萨克斯坦漫无边际的草原。

  这部电影也容易使人想起同是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的维姆·文德斯于1984年公映的名作《德州巴黎》。两部片子 就像两列向着相反方向并驶的火车,Travis(“德”片主角)踽踽独行穿越荒野来到了文明,而查尔斯则是从容地远离 文明渴慕着荒野;Travis寻找着他的出生之地,查尔斯则寻找死亡之所。两个同样孤独的人,不顾一切执意旅行。

  有人说孤独是一种绝症。患上这种绝症的人,如果有唯一的药可以治疗,就是爱情。这个故事也不例外,16年前法 贝尔爱上自己的女儿,16年后一个名叫乌尔詹的哈萨克斯坦姑娘爱上了可以当自己父亲的查尔斯。

  但若仅仅是这样,施隆多夫就没必要拍一部重复之作了。还拍摄过《铁皮鼓》的施隆多夫想表现的,是隐藏在查尔斯 身后的那些东西,传统与变化(现代),文化与自然,他戏言,“我们的这部电影一定能够为这个国家的旅游业做出不少贡献 ”。一点没错,在施隆多夫镜头下,哈萨克斯坦辽阔的土地壮美而惊人。影片中,查尔斯的人生背景被极度虚化,观众仅仅能 够通过他不时掏出的一张明信片上猜测他的过去,人也在风景中显得孤立无援。

  荒漠旅行

  2006年,旅居蒙古多年的比利时导演PeterBrosens夫妇拍出了抽象电影Khadak(中译“大草 原安魂曲”),来抗议工业文明对蒙古古老文化习俗的破坏,也许政府浅见而愚蠢,但影片本身并不能给予确定的答案,如何 在后工业时代继续保存祖先留下的遗产,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施隆多夫在《乌尔詹》一片中表达了同样的东西,不过非常 克制,并未流露出那种西方式知识精英高人一等的忧虑。

  施隆多夫恰当地展现了哈萨克斯坦这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迅速而巨大的现代化进程:新首都阿斯塔纳高楼大厦鳞次栉 比,仅用5年时间就矗立在周围一片荒漠之中,T台模特,云裳风暴劲吹,妓女,酒吧,沉湎于玩乐的年轻世代。一面是快速 适应时代显得奢华的城市,另一面是许多有趣但落后的乡村。

  在电影的这一段落里,导演安排了一个看似与影片主题无关的小插曲,查尔斯被怀疑是俄国石油间谍遭到逮捕拘禁, 在确认他的身份后,政府人员为了表示歉意执意乘直升机送他去阿斯塔纳补办证件。查尔斯对政府人员炫耀的现代化的阿斯塔 纳城不感兴趣。没人会认为他也许是厌弃了文明世界而向往荒漠的旅人。开什么玩笑,文明如此难得,嫌弃它岂非有病?不过 ,查尔斯带着的一干用具包括裹着他在荒地里睡觉的睡袋、铝制缸子、洗发液,可无一不带着现代的烙印。

  Kazak(“哈萨克”)一词,大约在14世纪时出现在土耳其语中,是“独立、漂泊”的意思,原指来自中亚的 游牧民族,突厥人的后代。如今游牧民族不再游牧,漂泊的人们一旦定居下来,就不能走了,于是曾经的游民疑惑地看着孤身 穿越草原的查尔斯。

  查尔斯抛弃文明生活来到荒野,执著地想去到一个常人看来难以企及的地方——汗腾格里峰。至于到达了之后能干些 什么,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若真的寻死,就不必这么费劲折腾,只有重视生命体验的人才会不顾千难万险地去跋山涉水 。

  港台把Ulzhan意译为“如果荒漠,一个旅人”。这个充满诗意的译名显然是受到了卡尔维诺的影响。事实上, 一个人在荒漠很难生存,尽管无数人心向往之,荒漠还远远不是人类的朋友。查尔斯无数次地希望乌尔詹远离他,因为他想一 个人,但是如果没有乌尔詹,他也许早就死在了前往汗腾格里峰的路上。正如海子所写: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只 身打马过草原,只能停留在诗人的想象里,勾引着无数假装喜欢上路的人们。

  旅行究竟有什么意义?如果涉足远方是为了终有一天重返故土,为何当初要踏上征途?

  在路上

  或许是为大卫·本奈特量身定做,施隆多夫给了这个20年前不愿长大的古怪少年奥斯卡(《铁皮鼓》主角)一个独 特的角色,贩卖词语的萨满人shakuni,此名来源于古印度语诗歌。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的影片《永恒与一日》中那 个向人们购买词语的诗人亚历山大兴许会欢喜这个人,他靠贩卖语言文字谋生,四处搜集古老而罕见的语言,再转卖给那些需 要的人们。他肩负着记录和传播当地民间语言的使命,甚至还充当医生,在现代世界,这几乎近似一个神话。

  施隆多夫安排这样一位神秘角色与查尔斯相遇,意义自然非同寻常。Shakuni还带着信件,骑着摩托终年往返 在文明世界与少数民族部落之间,起着沟通两个世界的桥梁作用。可惜他的古老营生难以为继,正如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施隆 多夫巧妙地将此全球性问题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任何一个古老民族面对现代化进程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影片中作为守护者的 shakuni最终留在了传统的世界,似乎象征一抹文化传承的微弱光亮。

  Shakuni自称有好几个父亲,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却与主角查尔斯的谜样身份不谋而合,人们出生时本无身 份,身份是后天所得。人终其一生不都在寻觅我是谁的答案吗?Shakuni因预感到一个父亲将要离世而抽搐不已,这个 情节与前文所说Khadak一片中萨满族少年巴迪经常因预感到动物悲鸣而抽搐的情节非常类似。现代医学认为抽搐是癫痫 病,而古老的萨满文化则认为这是成为巫师的天赋异禀。但不管如何,所有的文化都展现出对死亡的无奈与悲哀。守护Sha kuni父亲的女人对着尸体哼唱凄婉哀伤的歌谣,镜头切过,却是老鹰锐利的眼睛。

  施隆多夫还拍摄了大量前苏联时期的遗迹,伪装成农场的赫鲁晓夫时代的废弃兵营,旧工厂,废墟等,使得这部原本 远离政治企图的电影暗含了一种政治上的隐喻。无一例外,哈萨克斯坦境内前苏联时期的众多建设随着苏联的解体毁掉了,影 片中,那些报废在草原上的巨大拖拉机,像一种荒诞却永恒的存在。

  一个场景,三个人走到一个核爆遗址。查尔斯像疯了一样策马奔去,影片在他纵马驰骋的影像与真实核爆的记录画面 之间相切,撼人心魄。原来很多所谓的“风景”是人为的,自然并没这样的景象。施隆多夫在谈到这部影片时说,“沙漠之所 以成为沙漠,不只因地理上的,更是约几百个原子弹的试验造就。”人对大自然的劫掠反过来导致人间的苦难。强烈的意象逼 迫主人公去观看去感受,硬生生把他从想象的虚空中拉回残忍的现实。这多多少少有一种警世的意味。

  有趣的是,影片开头的一段画外音,“乌尔詹,你是我双眼的眸子,你是我心灵的源泉”这一内心告白像极了美国作 家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一书的开头,“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不过,施隆多夫并未将故事发展限定在 这样俗套的“恋童”窠臼中,作为影片的灵魂人物,少女乌尔詹起到的作用是难以言明的。她热情,开放,善良,莫名其妙地 爱上了执意忧郁又有很多隐秘的查尔斯,给了黑暗困顿中的查尔斯最后一丝温暖。人生总有希望,这就是一个天真的少女全部 的信念和力量,虽然无法拯救查尔斯的绝望。她本身也象征了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原始纯洁。

  《乌尔詹》一片,显示了导演施隆多夫对草原文明的迷恋,这种迷恋带着一种孤独的悲剧情感。在物质、技术至上的 现代社会,像一首低泣的挽歌,如海子绝美的诗句:“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 呜咽 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南风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