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日剧的冬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4日11:00  南方人物周刊

  纵观2009年的日剧,漫改、职业剧仍然二分天下,“成功模式”已经约等于墨守成规

  艾钟离

  日本人为英文贡献了一个词汇——Manga(漫画)。这充分说明了日本对漫画的痴迷和沉溺。十几年前的《东京 爱情故事》和《爱情白皮书》贡献了3个国民人气偶像:织田裕二、江口洋介和木村拓哉,它们成功的要素是相同的——根基 都是柴门文的漫画。

  时过境迁,3个男人由光滑青葱的少年长成了脸上沟壑难平的中年人,日剧的剧本和男人们一样,从生猛走向衰老。 离开漫画的原创剧本要么苍白无力,要么不惮挑战观众智商底线。但凡有受捧之作,就会被忙不迭地拎出来拍续集炒冷饭,直 到榨干原著最后的一点价值。

  2009年已成过眼云烟,回望这一年的日剧,“平淡”二字足以概括,也许日剧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但全年连一部 收视口碑俱佳的黑马作品都无法出现,也不免令人扼腕。

  这一年,4季产生了4部冠军作品:《Voice》讲法医,《Mr.Brain》说警察,《救命病栋24时》说 的也是医生,《仁医》说的,还是医生。题材之单一和匮乏可见一斑。如果把标准放宽,年初的收视冠军《神探奇奈》和春节 收视亚军《Boss》也都是刑侦题材。日本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探究答案的执拗程度,简直让人惊叹。

  日剧仿佛已经完成了“除魅”的过程。除了木村拓哉的作品一如既往地获得全民追捧之外,没有任何人称得上具有收 视号召力。江口洋介的《三角迷踪》、唐泽寿明的《不毛之地》和香取慎吾的《乌龙派出所》,在开播前无一不被寄予厚望, 演出阵容也堪称强强联合,但收视率却都惨不忍睹。不过,江口洋介出现在《救命病栋24时》中,倒是收获了当季最高收视 率,充分证明了观众“不看人,只看戏”的硬道理。

  明星没有了号召力,也不能24小时都播放破案和医疗剧,日剧最大也是惟一的优势,便是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本土 漫画题材了。于是每一季日剧都必然有几部漫画改编作品。一来可以填补档期,二来漫画原作已经拥有的强大号召力,能够免 去不少宣传费用。

  “漫改”作品收视与口碑也呈两个极端。《仁医》成了岁末日剧最大的惊喜,而《漂流网吧》和《神之水滴》结局却 惨不忍睹。究其原因,漫画改编作品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两大因素:要么剧本扎实,如《仁医》,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体现得 淋漓尽致,还专门请来3名医学博士为其医疗部分的专业程度保驾护航;要么遵循“人帅,戏傻”的不二法则,怎么闹腾怎么 来,一大堆英俊男人围绕一个女孩,展开一系列弱智举动,充分满足观众的意淫心理,将他们的无聊改造成收视率。这种类型 的代表作如《我的帅管家》和《家有七子》,其剧情可谓匪夷所思到出离人们的想象,却深受青少年追捧。

  漫画改编只是方法之一,保证日剧长盛不衰的基础,仍是原创剧本持续的创作力。但2009年,几乎所有日剧编剧 都陷入了低潮期。全年几十部电视剧,似乎是同一部机器生产出来的,乏味又死板。

  惟有两位编剧的作品保证了日剧应有的开拓与创新,即使收视率不佳,这种勇气与坚守也值得喝彩。年初,素有“变 态美学编剧”之称的野岛伸司贡献了一部都市爱情小品《LoveShuffle》,8个性格迥异的青年人历经“换爱游戏 ”,终于明白了爱情真谛。别出心裁的剧情走向,加上一点点野岛式的黑暗元素,收获了良好口碑。而福田雄一在让人啼笑皆 非的《33分侦探》后操刀《东京Dogs》,同样的刑侦题材,不一样的处理方式,虽然剧情仍显不够大气,但小细节处的 无厘头设置,仍显不落俗套,让人眼前一亮。

  纵观2009年的日剧,漫改、职业剧仍然二分天下,“成功模式”已经约等于墨守成规。日剧下一档期的预告,依 旧充斥着大量的续作和漫改作品,让人不禁想问:日剧还有春天吗?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人物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