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5月26日19:09 微天下

分享

  北京论坛·海外分论坛(2016)闭幕式致辞

  北京大学副校长  李岩松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2016年5月26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北京论坛·海外分论坛(2016)历经三天的议程,即将于今天正式落下帷幕。这是北京论坛创立12年来首次在异国和异地举办,也是北京论坛主动走向海外,和其他文明开展对话的一次重要尝试。在过去的几天里,来自中巴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高水平的学术讨论,为本届论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此,我谨代表北京大学,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以巴基斯坦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巴国各界官员和学者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倾注了大量心血。各位巴基斯坦的好朋友以他们的真挚、热诚,为“比山高、比海深”的中巴友谊增添了新的含义,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

  本届论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国和巴基斯坦”为主题,围绕中巴两国的过去、现实与未来,进行了全面探讨。谈论中巴关系,绕不开中巴之间的两条路。一条是历史上著名的欧亚大动脉丝绸之路,正如与会学者所指出的,古代巴基斯坦是健陀罗文明的发源地,佛教文化繁盛一时,并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传入中国,塔克西拉更是玄奘等中国求法僧人前来朝拜的圣城,彼此的文化交往十分频繁。尽管这条路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黄沙之中,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仍然有赖于我们两国的历史文化学者在文物、典籍中加以发掘和追溯。一条是至今仍然在发挥巨大作用、为巴国人民造福的喀喇昆仑公路,是中国援助巴基斯坦的重大建设工程,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两条路的影响能够超越其时代,在于他们是人文之路,是友谊之路,更是双向互惠之路。历史上造就丝绸之路繁荣的,既有货物的流动,也有沿途国家与人民知识和文化的流动。而今天,喀喇昆仑公路能够让天堑变通途,则离不开中巴两国建设者“兄弟同心”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这一古一今两条路,是中巴关系既源远流长又牢不可破的生动写照。而在象征的层次上说,人们在这条交流互通之路上行走的结果,正是迈向我们所憧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本届海外分论坛上,得到与会学者热烈讨论的不仅有历史的维度,更为重要的是着眼现实,憧憬未来。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了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的行动方案。中巴两国尽管国情和文化不同,但却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和平共处的典范,其核心就是以对不同发展道路的尊重为前提,始终秉承平等互利的态度,将发展机遇彼此分享,而非以掠夺者、支配者或文明优越者的思维凌驾其上。巴基斯坦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穆斯林国家,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平稳的发展。在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格局下,两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稳定、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而在经济合作中的互惠关系,进一步构成了中巴建设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石。作为一带一路点睛之笔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正蓄势待发,我们有信心使之成为丝绸之路和喀喇昆仑公路之外,一条全新的造福两国人民的发展与和平之路。

  作为一所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历来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也致力于为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原创性的思想成果。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北京论坛国际化层次高、学术水平一流的特点,推动北京大学人文学术与世界的交流。北京论坛在创办12年后,希望以“走出去”为论坛注入新的活力,和全球知识界进行对话,重点拓展论坛的国际影响。这次海外分论坛来到伊斯兰堡举办,我们不仅领略到一个充满祥和、热情和绿色的巴基斯坦,切身感受到举国上下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热切期望,同时也结识了一大批巴基斯坦学术界、教育界的朋友,他们的精彩发言,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视角。中方学者认真倾听,敞开交流,并对巴方学者的博学、睿智表示由衷的敬佩。本次海外分论坛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北京论坛“走出去”的信心。

  女士们,朋友们,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印度河,流经喜马拉雅山,经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印度河流域历史上交流繁荣,是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让我们共同携手,继续为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北京论坛·海外分论坛(2016)即将圆满落下帷幕,让我们铭记这份友谊,期待未来的相聚。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智勇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毒杀”日本教授的中国矿泉水(图)
  • 责骂解决不了悬崖村庄的问题
  • 耶稣之前的宗教都各自是什么样的?
  • 在传媒不发达的宋朝文化人咋自营销
  • 《小丈夫》俞飞鸿:不占长相便宜
  • 赵格羽:借钱给男朋友到底有多傻?
  • 爆笑拳王:分手季必吃的一道菜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