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陆忠伟:日本进入“外交政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9:45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陆忠伟

  不论“小泉之后”谁入主永田町首相官邸,在关乎日本国家发展走向的“共性”方面,调整航舵的可能性不大,充其量是领导人“个性”的变化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和日中友好七团体的北京之行引起了各
界对中日关系动向的关注和猜测:中国会对日本发出什么信号?小泉内阁以及“后小泉”政权会否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改弦更张?中日政治关系会否因之而升温?

  国家主席胡锦涛对

中日关系的表态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改善双边关系的诚意。他表示,只要日本领导人明确做出不再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决断,就愿意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并与日本领导人会晤和对话。因为,中国并不想因“历史问题”而影响经济、贸易、文化、教育、旅游、民间交往等两国关系发展的所有层面;并且,中国更是指出了两国政治关系低迷的“症结”,希望日方主动“解铃”,从而推动中日关系走出谷底。

  但日方的表态并未从解套、和解、转圜的角度来领会胡主席讲话的积极信号;反而以“个人信仰”为借口,关闭了可能使得中日关系“峰回路转”的通道,并可能影响下届政权对华关系的开局及起步。由此联系日本对华外交打“贷款牌”“舆论牌”“会费牌”“领海牌”等动向看,日本对华外交政策有其深层的战略构思及其对国际与区域安全局势的解读。

  例如,日本国内有代表性的“1972年体制”消亡论认为,支撑中日关系发展迄今的基础、结构、及国际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日现实利益的冲突及国际安全格局决定了日本对美外交的倾斜,中日关系需要另建框架。可以说,这一战略构思所折射的日本国家发展走向的“共性”与自民党保守的“党性”及小泉所谓“个性”之结合,导致了日本对华外交消极面的凸显,并由此决定了中日政治关系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低徊。

  当然,日本各股政治力量、自民党各派、各大媒体对有关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对华外交及亚洲外交的态度并非是“右撇子”或铁板一块。最近,日本《朝日新闻》与《读卖新闻》两大报社负责人在对谈中对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批评,以及自民党内原宫泽派重组“大宏池会”,成立“亚洲战略研讨会”等动向,反映出精英集团对国家利益、区域利益的深层担忧。

  如果说,2005年“9·11大选”前的政局是“

邮政政局”的话,那么,今年9月自民党总裁选之前很可能是“外交政局”:自民党各股力量、各在野党将围绕对华及亚洲外交展开政策交锋,并由此打响诸王夺嫡的选战。但是,不论“小泉之后”谁入主永田町首相官邸,在关乎国家发展走向的“共性”方面,调整航舵的可能性不大,充其量是领导人“个性”的变化,可能在参拜靖国神社上找台阶下,由此有限地弥合对韩、对华关系。

  可见,中日关系已出现“行到水穷处,坐待云起时”的复杂格局。直面这一态势,日方应抓住机会,“莫放春秋佳日过”,主动解套,突破历史问题“瓶颈”;应拓宽渠道,积极寻找亮点,在民间交往、文化交流、经贸往来、战略对话甚至强力部门的交流等方面挖掘潜能,积累政治善意、增进相互信任,增强双方对利益共同体的认知,进而使中日关系走出死胡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