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李伟:如何走出“恐怖循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10:26 人民网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最近,英国挫败一起恐怖炸机图谋,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令整个国际社会都为之庆幸。当然,最感幸运的应该是美国人,因为如果这些飞往美国的客机真的在华盛顿等五大城市上空爆炸,其冲击波势必超过“9·11”事件。连日来,英、美、德等西方国家风声鹤唳,接连发生飞机紧急降落、列车上发现装有炸弹的旅行箱等事件,“恐情”虚虚实实,令人揪心。

  “9·11”五周年之际,回头看去,国际社会为反恐几乎已竭尽所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个又一个反恐决议,反恐机构相继成立,多边及双边合作均将反恐置于重要位置。一些国家在国内反恐上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是反恐,需要怎么修改法律就怎么修改;只要是反恐,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只要是反恐,想采取什么措施就采取什么措施。于是,为了反恐,民众首先付出了很多。还想有隐私吗?为了安全,牺牲了吧。还想出行便利吗?为了安全,就别想了。但安全了吗?没有。美国人无奈地说,反恐是“长期战争”。对国际社会而言,也似乎是堕入了“越反越恐”的循环圈。

  事实上,以“基地”组织为核心的全球恐怖势力的猖獗程度正有增无减。一是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全球性恐怖网络不断蔓延,袭击目标由主要针对美国扩大到众多西方国家。二是发动重大恐怖袭击的频率加大,由“9·11”前的两年一起增加到每年两起以上。三是新生代恐怖分子不断出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已经参与恐怖活动。四是本土化的恐怖分子成为恐怖袭击的主要力量,恐怖分子不再需要改头换面、拿着十几本护照冒险跨境作案了。

  “越反越恐”的悖论看来令人费解,但深入思考,还是能发现这种悖论出现的原因。首先,国际社会反恐呼声很高,但对于什么是“恐怖主义”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还没能统一认识。一些国家仅从本国利益出发,对反恐实行“双重标准”,使国际反恐目标难以取得一致。其次,有的国家借反恐之名行谋求绝对霸权之实,使恐怖越反越多。可以看到,

伊拉克战争的结果就是伊拉克成为国际恐怖势力的新舞台,并成为恐怖分子的输出地。再次,虽然恐怖分子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人,但西方一些国家的反恐措施往往针对整个族群,加上媒体的大肆炒作,客观上激化了族群对立,使反恐工作更加难以推进。

  总之,在国际反恐层面,由于一些国家不明智的极端做法,恶化了很多业已存在的问题,使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更加“肥厚”;在国内反恐层面,单纯的强化反恐措施也催生了更多的本土恐怖分子。

  那么,国际社会应该如何走出反恐困境呢?必须正本清源、标本兼治,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借机营私、乱下“药方”。国际反恐合作,要重视联合国的主导作用,而不是由一两个国家来发号施令;要以国际社会整体利益为重,摒弃“双重标准”;要重视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国际关系现实中实现真正的公正与民主;要承认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社会发展的多元性,不要强行推行本国的价值观。只有世界各国同心协力,既重视打击现存的恐怖主义,又重视解决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问题,才能逐步铲除恐怖主义,走出越反越恐的恶性循环。(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