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曼:伊朗核道路没有样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14:02 国际在线 | |||||||||
作者:拉赫曼·冈赫拉曼布 朝鲜核试验在伊朗决策圈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一场辩论随即拉开帷幕,决策者们纷纷就此事对伊朗核计划的作用力发表看法。两个阵营遂浮出水面。一个乐观,一个审慎。 这里愿就这两个阵营的观点向读者们做一读解。不过,在进入正题之前,需要介绍
一种是发展重水技术,提炼制造核武器的基本材料———钚。另一种是掌握铀浓缩技术。这一技术有双重的用途。低纯度的浓缩铀(纯度为3%~5%)可以用来发电,但当纯度达到93%~95%,就可以制造核武器了。 按照伊朗目前的水平,制造一枚核弹头需要10公斤的武器级浓缩铀,也就是说,需要1000~1500台P-1离心机连续工作一年的时间。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离心机还是一种特别“娇贵”的机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损坏它。 回到辩论的话题上来。审慎的阵营认为,伊朗和朝鲜两个核问题没有可比性,平壤无论做了什么都不能成其为样板。 朝鲜核计划有分明的军事意图,开发核技术就是要增强威慑力。所以,从一开始,朝鲜就毫不含糊地追求重水技术,而不是核燃料循环。而这也是印度和以色列所选择的“有核”道路。 具体说,伊、朝两个核问题有四点不同: 一、伊朗在中东,朝鲜在东北亚,两个国家的周边环境大相径庭。中东意味着什么?石油和伊斯兰。这让中东既重要又脆弱。此外,中东还有以色列———超级大国倾力保护的盟友。身处中东,伊朗的一举一动都被纳入以色列及波斯湾航线安全的上下文中加以读解,发出一个声贝,马上就会有多个声贝的回音。东北亚尽管也潜伏了不少危机,但比起爆炸不断的中东,总算“坚固”多了。 二、伊朗不孤立,它生存在全球化的网络中。换句话说,它没有制裁抗体,一旦制裁来袭,民生、基建都会备受其害。朝鲜就不同了,许多年来,它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边缘,自成一统。美国对朝鲜的贸易制裁也一直存在,最近还加上金融制裁,但这并没有改变平壤的行为方式。三、核技术不仅是平壤的目的,也是它的手段。平壤不断张扬其核成就,就是想迫使华盛顿取消对朝制裁,并与之进行双边谈判。伊朗也希望可以和美国好好谈谈,但并不打算讹诈些什么,或是用自己的核燃料循环去交换别人的经济补偿。 四、朝鲜傍依中国,而伊朗只有它自己。这倒不是说中国支持朝鲜的核计划,而是它在促朝弃核时采取了谈判的方式。如果说美国倾向于高压制裁,那么中国就是经济接触;如果说华盛顿习惯猛烈的西药,那么北京擅用温和的中药。而中国不但是朝鲜的邻国,更是安理会五大国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的影响力几乎是决定性的。伊朗就不一样了,它没有中国这样的邻国,连俄罗斯也不能信靠。这也就是为什么华盛顿愿意“外交解决”朝核问题,却要伊朗“政权更迭”了。 结论就是,对朝鲜半岛的核演绎,伊朗不必以为喜,反要以为忧了。因为切尼们又有话可以说了:核扩散迫在眉睫,全世界应该联合起来,阻止下一个可能的核国家(伊朗)。伊朗决策者多属于这个阵营。他们不认为,核试爆会带给朝鲜长治久安。事实上,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也已经把朝鲜推向了更加孤立的境地。 在另一个阵营里,乐观的人们相信,朝鲜在吸引目光的同时,也吸引了压力。这对伊朗是个机遇,一方面可以相对从容地坚持自己的核权利,另一方面也终于可以解释伊朗核道路与朝鲜的不同。 无可否认,还有些人在平壤身上看到了榜样的力量。比如,一位评论员就在访谈节目中宣称,平壤是在抵御外敌的入侵。核试爆表明,美国无力抹杀其他国家的核计划,当小国能够从自然界获取巨大的能量,它就可以反过来威慑大国。 当然,分歧主要发生在决策圈。而无需决策的人们则持观望的态度,他们想知道美国接下来会怎么办。须知就在不远的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进行核试爆。当时,华盛顿大为恼火,并宣布对这两个国家进行制裁。八年后的今天,情况又是怎样呢?制裁无效,而末日也并未来临。美国已然把巴基斯坦称作反恐的盟友,甚至还同新德里签了一份核协议,为印度晋级核俱乐部扫清道路。 最终,大国会不会承认“有核”不是它们的特权?美国会不会接受核朝鲜?伊朗人很想知道。 来源:东方早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