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贾德获胜,不能孤立地看成完全是他个人的立场观点得到了认可,而是始终与哈梅内伊的支持有关联。
撰稿·邵乐韵(记者)
6月13日下午,伊朗内政部长马赫苏利公布大选最终统计结果,现任总统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实现连任。改革派候选人穆萨维的得票率刚刚超过三成。
此后,伊朗首都德黑兰及其他省市的街头出现了两拨人:一拨庆祝的,一拨抗议的,最后搅到一块儿,冲突起来。据观察者形容,这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最大规模的冲突行动。
拿着警棍盾牌的警察、骑警、便衣纷纷出动。一位驻德黑兰的记者朋友在街头人潮涌动中经历了一番刺激:迎面而来的数千名抗议者一下把他淹没在人海里。他开玩笑地说,自己差点就被警察“追捕”了。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敦促选民保持冷静,国家电台很罕见地每隔15分钟,就播放一次哈梅内伊14日晚会见穆萨维的讲话:“不满应该通过合法渠道来表达”,“要冷静处理”异见。穆萨维也呼吁支持者用和平方式抗议。那位记者朋友说,目前局势有一些混乱,但还在当局控制之中。德黑兰白天比较平静,晚上仍可看到穆萨维支持者举行抗议活动。而伊朗各大媒体则统一只播报内贾德胜利的消息及其支持者的反应。
强硬保守派,温和改革派?
本届伊朗总统大选,选民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投票率高达85%。四名总统候选人中,内贾德和穆萨维的表现最受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内贾德会输。
知名中东问题专家殷罡告诉《新民周刊》:“伊朗民众对内贾德过去4年执政的意见分歧比较大。内贾德对穷人发放补助、寻求社会公正等政策确实得到了穷人的喝彩,但他在国际问题上口无遮拦,加强同委内瑞拉等反美国家的联盟等,使伊朗所处的国际环境有所恶化。再加上他在执政期内的一些承诺没有兑现,所以伊朗中产阶级改革派、比较富裕的城市居民对他持否定态度,在选举前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较量就已经很明显。这次选民积极参与,就是希望通过选举决定国家未来发展方向,而且首次电视辩论实况转播也起到了提高选民热情的作用。”
希望内贾德连任的选民则认为,如果内贾德下台了,就可能使西方“侵蚀”伊朗的阴谋得逞。西方媒体称,在伊朗,民众愿意相信英美等西方势力企图分裂伊朗,而伊朗国内情报部门也经常发出警告,称西方政府有颠覆伊朗政府的行为。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伊朗前总理穆萨维是亲西方的政治家,但他在竞选中指出内贾德的外交政策使得伊朗同西方的关系僵化,却正好被内贾德拿来攻击穆萨维有迎合美国之意图。就连积极为丈夫助选的穆萨维之妻扎赫拉·拉赫纳瓦德,也被拿来和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作比较。
可是,按照美国白宫和欧洲外交官的盘算,他们似乎又乐于见到内贾德的连任。
美国《时代》周刊撰文称,今年春季,当奥巴马政府的伊朗问题特使丹尼斯·罗斯和副国务卿威廉姆斯·伯恩斯同欧洲高级外交官讨论伊朗总统选举问题时,设想过不愿见到的局面——不是担心内贾德再次当选——恰恰相反,他们担心内贾德会输给相对温和的反对派:如果伊朗选出了一个温和的领导人,一方面对外表现出开放妥协、不那么对立的姿态;一方面又继续转着离心机,使得核谈判没有实质进展,当伊朗再也不怕大棒、不吃胡萝卜的一套时,问题就会变得很棘手。
所以现在,伊朗强硬派很高兴现总统连任,委内瑞拉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如叙利亚、卡塔尔等祝贺内贾德,美国国内的新保守派心里也更有底:如果伊朗拒绝谈判,对其实施更严厉制裁的决定就能获得更多支持。换言之,“对方拧着,我就有理由强硬”。
话又说回来,在奉行神权政体的伊朗,核政策最终是由伊朗宗教领袖所决定的,如果他们决意发展核武,那么不管强硬派还是温和派执政,核计划都会继续推行。美国政府官员认为,关键就在于伊朗是否有意愿谈判。欧洲外交官担心,伊朗是想通过拖延来争取推进核项目的时间。
输不起,还是输得冤?
面对33.75%的结果,穆萨维和其他几位候选人相当不甘心。因为在选举中,确实出现了部分城市选票不够、投票期间手机遭屏蔽等人为影响投票结果的事件,穆萨维还称“有证据显示伊斯兰武装力量民兵队巴斯基和革命卫队的官员在干涉大选”。
殷罡认为,“除非对伊朗选举运作非常了解,否则一般人是预料不到这样的结果的。内贾德出乎意料地大获全胜,使改革派穆萨维的支持者坚决认为存在严重的舞弊现象。所以选举结果公布后,德黑兰街头发生骚乱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内贾德被宣布胜出,可是伊朗内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对立愈演愈烈的趋势已经无法挽回。尽管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经下令对选举过程“仔细调查”,但殷罡认为,选举结果不会改变了。
殷罡指出,伊朗革命卫队已经用很严厉的口气提出要防止所谓“天鹅绒革命”、“颜色革命”的出现,伊朗国内的政治风气会维持一种紧张气氛,确实比较麻烦。还有专家分析说,“革命卫队和一些智囊机构对改革派的运动感到很紧张,他们觉得改革派亲西方,并且在核问题上对西方服软。这是革命思维和国际化思维两种思维模式的对抗,是力量的抗衡。”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李伟建认为,伊朗国内的所谓改革派、保守派之间的交锋斗争由来已久,但这次比较明显,风波不会马上平息,要持续多久得看内贾德连任后如何安抚,但还不至于酿成像泰国那样混乱的局势。
现在,美国官方对大选结果不予置评,殷罡称这是明智的做法,如果美国公开支持穆萨维派、指责舞弊等,毫无疑问会帮倒忙。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对大选结果“确存怀疑”,但美国会继续致力于同伊朗政府的关系发展。
有奥巴马政府内部的高级官员称,政府内部曾有讨论该如何表达对选举结果的态度。一些有行政背景的官员认为,应该更公开地表达对选举结果的质疑;而有外交经验的官员则认为,在美国准备与伊斯兰国家开创友好局面的背景下,言辞需谨慎。
内贾德背后的力量
此次大选,有一个人的态度最关键,就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李伟建指出,内贾德获胜不能孤立地看成完全是内贾德个人的立场观点得到了认可,而是始终与哈梅内伊的支持有关联。
伊朗是世界上唯一实行神权政体的国家,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政治结构就由教士和经过选举产生的议会和总统共同组成。民选产生的政治系统,最终仍要受宗教系统的制约和操控,最高精神领袖就是由伊朗专家会议 (选举伊朗领袖的最高权力机构)推选出来的,民选总统是二把手。
根据总统选举程序,选举委员会负责公布结果,但这结果必须得到宪法监护委员会认可。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宪法监护委员会有权宣布一些选区甚至整个选举无效。宪监会确认后,胜出者还须得到最高领袖任命,只有得到最高领袖委任函,当选总统才能正式就职。而且,总统上任后,所有政治决策和关键的外交、安全决议都需得到最高领袖的认可。
分析人士认为,1997年时,改革派领导人哈塔米赢得压倒性胜利当选总统。但是后来其改革政策施展失败,也反映了总统权力的局限性。2005年大选时,观察家认为伊斯兰革命的一代人年事已高,必会让位于改革派,但哈梅内伊更倾向于和他观点一致的总统人选,而内贾德是新一代民粹主义者,能言善辩,符合哈梅内伊对候选人的要求——让“敌人(西方 )不满意”,于是就有了他的上台。哈梅内伊就是这样平衡着不同团体的力量,并且维护着伊朗的政治体系。
再看今年的选举。哈梅内伊曾在5月中下旬的讲话中表示,“选民在投票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把票投给倾向西方、损害国家尊严的人,如果那样,伊朗将面临灾难。”“你们(选民)应该支持接近民众、生活简朴,远离腐败、反对官僚主义并得到人民信任得总统候选人。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他的言语中直指平民总统内贾德。“支持改革派候选人穆萨维的温和势力同哈梅内伊不是很亲近,所以这次选举结果是符合最高领袖意愿的。”殷罡说。
面对公布的结果,哈梅内伊的反应也有些不同寻常。尽管选举委员会将结果呈给哈梅内伊之前,允许有三天时间接受对选举结果的质疑,但选举结果刚一公布,哈梅内伊就发表电视讲话,祝贺内贾德获胜,同时敦促所有人支持他——当然,两天后他又下令对选举进行复查。
民主元素在神权政体的伊朗起着重要的压力阀的作用。哈梅内伊支持内贾德,但是面对公众舆论,也会以“保护革命 ”之名,做出务实让步,例如支持与内贾德在核问题上有分歧的阿里·拉里贾尼出任伊朗首席核问题谈判代表等。
有西方分析者认为,哈梅内伊如此急于表明对内贾德的支持,是不希望伊朗同西方的关系正常化,担心外部威胁的移除会影响到伊朗内部的政治体系。哈梅内伊可能相信,让现有政体维持下去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国家时刻保持与外部敌人对立的状态,但真正的战争又会损害到政权稳定。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官员GarySick在网上撰文称:“不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6月12日的总统大选将成为伊朗革命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内贾德会更强硬
在庆祝讲话中,内贾德表示,和西方政府的关系调和要建立在对方是否肯承认其选举结果的基础上。当被问到第二个任期是否会变得温和些时,他笑着说:“不。我将变得越来越强硬。”
李伟建分析说,内贾德首任时最关心的是核问题,当时伊朗在国际上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他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力气,从伊朗角度看确实取得了成绩。现在奥巴马上台,虽然对伊朗政策没有实质性改变,但态度上确实有了变化,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武器的权利。美国的很多立场在转换,可以被看作是内贾德的胜利。
奥巴马表示愿意真诚与伊朗对话,前提是伊朗遵守核不扩散条约。对此,殷罡认为,由于内贾德表示已经不存在所谓伊朗核问题了,所以第二任期的他会比以往更加自信,美国几乎不存在向伊朗做出让步的余地。
他说:“奥巴马在开罗的演说还会继续发挥作用。虽然他是向整个伊斯兰世界示好,但是要看到在中东的伊斯兰世界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分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不可能同时讨好两部分人。现在看来,奥巴马还是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逊尼派阿拉伯人身上,因为在遏制伊朗核能力的过程中,阿拉伯人是和他站在一起的,逊尼派阿拉伯人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实力增强的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