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赌球集团会在南非兴风作浪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6日12:04  《环球》杂志

  国际赌球集团会在南非兴风作浪吗

  石渝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比赛,不仅是全球顶尖球队和队员呈现给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世界球迷的一场集体大狂欢,更是赌球集团大发横财的尖峰时刻。

  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正是地下赌球业大举向全球扩散之际。这波扩散的推动力来源于网络及通讯技术的进步。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研究赌博问题的专家威廉姆斯曾说:“现在,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进行赌球活动。因此,现在参与足球赌博的人数越来越多了。”作为赌球合法化的国家,英国不仅有电视赌球项目,还有网上赌球项目。威廉姆斯教授说:“英国是世界足球博彩业中心,而且也是世界足球赌博金额最高的地区。世界杯赌博中最大的下注金额也在英国。”

  技术进步方便了地下赌博集团更容易降低运作成本,通过组建“球赛、庄家、盘口、代理人、赌徒”网络,形成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下赌球集团把势力从赌球合法化的国家和地区向未建立赌球博彩业的国家和地区渗透。

  例如,2002年世界杯期间渗透进中国大陆的地下赌球,其背后的大庄家是亚洲和欧洲的赌球公司或财团,如英国第二大赌博公司威廉·希尔(William Hill)及世界最大的赌博公司立博(Ladbrokes),立博专门为中国开发了特别的投注项目“谁将为中国射进世界杯第一球”。结果中国队在世界杯赛上“一球未进”,让立博赚得盆满钵满。境外赌博公司通过网络监督管理整个盘口和赔率。然后再到国内以金字塔的形式逐级发展代理人,赌客通过代理人上网投注,代理人按比例收取代理费。“抽水”是庄家的主要利润来源。“抽水”是赌场特有的规矩,即赌徒输了钱,庄家百分之百全收,赌徒赢了钱,庄家却要从赌徒的钱中抽取一定数额作为赌场的“税收”。

  根据英国博彩独立仲裁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韩日世界杯在半决赛前,全球博彩公司的投注额就已接近200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赌球总金额比上届上升15%,成为历史上赌额最大的一次世界杯,以至于赛前所有参赛球员都必须签署一份“禁赌协议”,保证自己及家属不参与赌球。

  小赌殆情,大赌误性。亚洲人好赌,令境外博彩公司欢喜若狂。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估计有三百万泰国人参与了地下赌球。越南也成了地下赌球的重灾区。对于中国的地下赌球,曾跨越四大洲、采访200余人后写出了《作假:足球与有组织犯罪》一书的加拿大记者德克兰·希尔曾说:“中国有很多非常好的生意人,而似乎是某种本能,好的生意人就喜欢赌博,而非法赌球造成了很多足坛的腐败现象。”

  中国及亚洲各国2009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足球反赌运动,这波余威尚在,相信今年南非世界杯上,地下博彩业将不会再像2002年日韩世界杯和2006年德国世界杯一样大口虹吸赌球未合法化地区的财富。香港警方也表示,将在南非世界杯期间专门成立特别行动队,专打非法赌球。香港于2002年起开始合法化赌球,压缩了地下赌球业的生存空间。

  地下赌博业是赌博公司获取暴利的来源。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立法禁赌或赌球合法化后,地下赌博业有逐渐“惨淡化”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赌博公司会把注意力越来越多放在操纵和影响球赛结果的事上,从而控制盘口,操纵赔率,获取暴利。

  为了防止赌博公司通过“美女、金钱、生命威胁”等方式收买或操纵球员和裁判,国际足联也费尽脑汁。媒体多有报道,赌博集团试图收买裁判以控制世界杯比赛结果,也出现过妓女勾引球星以影响比赛结果的丑闻。为尽量减少外界对裁判的干扰,往届世界杯组委会对执法裁判实行了半军事化的管理,几乎24小时派人“盯”住裁判们的一举一动。比赛期间,裁判不能直接接听从外面打进来的电话。此外,为防止赌博公司对比赛进行干预和控制,国际足联单独成立了一家名叫“早期预警系统”的公司,对全球各大赌博公司进行监控,力图将赌博集团对世界杯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不过,国际足联的这些努力,并没有使人们相信是绝对有效的。2009年11月20日,德国北威州波鸿警方称,光是2009年度,欧洲足坛至少有200场比赛的球员、教练和裁等人员涉嫌收受金钱贿赂操控比赛。德国电视二台体育专家波施曼断言,现有的预警机制,已经根本无法有效防止赌博公司对比赛的操纵。

  世界杯第一次在治安基础还相当薄弱的南非举行,难保不会成为非法赌博集团的一次“揽金大赛”。虽然地下赌球业式微,但他们操纵球赛的冲动和行为料想会变得更加疯狂。

  南非世界杯上,非洲军团能否一举打破 “欧美铁幕”,开启一段非洲足球的新时代?

  非洲球队能否挺进四强

  胡芝诚

  2010年南非世界杯或许是非洲军团打破宿命的最佳时机。非洲大陆不仅得到首次举办世界杯的机会,还历史性地获得了6个世界杯参赛名额。本土作战的优势不言自明,在前18届世界杯中,东道主6次夺冠,主办国所在大洲的球队更是15次抡元,余下3次例外均是由巴西成功夺杯。此外,就球队质量和球星数量而言,本届世界杯非洲军团的实力堪称史上最强,2006年尚有安哥拉、多哥之流混迹其中,今年非洲四大劲旅——喀麦隆、尼日利亚、加纳和科特迪瓦悉数入围,唯一的缺憾即是非洲杯“七冠王”埃及在世界杯附加赛中惨遭淘汰,未能与其他4强组成非洲豪华战团。

  天赋异禀的非洲球队往往在大赛中发挥不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主教练的水平所限是原因之一,而本届世界杯非洲军团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即来自于主教练,6支参赛球队中居然有3支都选择在世界杯开赛前临阵换帅。其中最令人咋舌的莫过于科特迪瓦,该国足协在年初就以非洲杯战绩不佳为由解雇了功勋教练哈利霍季奇,随后便展开了肥皂剧般的主帅搜寻之旅,在遭到“神奇教练”希丁克的拒绝后,足协方才接洽瑞典名帅埃里克森入替,此时距世界杯开幕已不到100天。埃里克森上一次执教国家队还是在墨西哥,但由于带队成绩糟糕而黯然下课,目前急需为自己正名的埃帅熟悉球队的时间已十分有限,深陷死亡之组的科特迪瓦前途难料。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尼日利亚任命的新帅正是埃里克森的同胞——前瑞典国家队主帅拉德贝克,他和索德伯格组成的瑞典“双主帅制”曾在欧洲足坛独树一帜。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拉德贝克曾率领瑞典队以2比1战胜尼日利亚,如今宾主对换,对非洲足球知之甚少的瑞典老帅肩负着在极短时间内复兴“非洲雄鹰”的艰巨任务。

  被称为“史上最弱东道主”的南非也不甘寂寞。该国足协在距世界杯开幕仅剩8个月之际炒掉了巴西名帅桑塔纳,并重新召回同为巴西人的传奇老帅佩雷拉。67岁的佩雷拉曾执掌过南非,但因妻子患病而中途辞职,此后便被桑塔纳接替。2006年世界杯,佩雷拉因战术保守、打法功利而饱受批评,拥有前场“魔幻四重奏”的豪华巴西在他的带领下耻辱性的止步8强。如今率领阵容单薄却心气颇高的南非,老帅的压力十分巨大。

  非洲军团中唯一坚持启用本土教练的是阿尔及利亚,该队主教练拉巴赫·萨达内是非洲足坛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两度将阿尔及利亚带进世界杯,在2007年重新接手球队后又成功率领“沙漠之狐”进军南非。若论对球队的熟悉程度和掌控能力,萨达内毋庸置疑当属最佳。但是萨达内临场应变能力相对不足,被认为不能带领阿尔及利亚取得更大的突破。该队在世界杯附加赛1比0险胜宿敌埃及后,又在非洲杯的半决赛中被埃及4比0横扫,判若两队的表现更是倍受诟病。

  至于加纳的前南教头拉杰维奇以及喀麦隆的法国名帅勒冈,两者率队在非洲区预选赛的成绩均十分优异,但前者在铁血治军的同时与球员的沟通能力欠佳,后者则是迟迟无法确定主力阵容,喜好对球员进行大幅度轮换。两名主帅均是首次带队出征世界杯,大赛指挥经验的缺失将成为两人最大的弱点。

  非洲球队曾5次赢得U17(17岁以下)世青赛,2009年加纳更是击败巴西首夺U20世青赛的桂冠,然而在更讲究整体配合和战术纪律的世界杯赛场,非洲球队屡屡功亏一篑,除球员成年后自我约束能力过差、战术素养停滞不前以及足球意识大幅下滑等原因外,球队的利欲熏心、内乱不止也是失败的罪魁祸首之一。

  1994年美国世界杯,大赛将至的喀麦隆因奖金问题和足协没谈妥,竟然失魂落魄般地连吃三场败仗,其中最后一场更是让俄罗斯狂灌6球,令人发指的比赛态度使整个非洲颜面尽失。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上届德国世界杯,多哥因为对足协开出的酬金不满甚至以罢赛相要挟,赤裸裸的拜金主义令球迷十分心寒。

  科特迪瓦拥有目前全欧洲最令人胆寒的前锋德罗巴,本赛季“魔兽”在各项赛事打进37球并奉献12个助攻,表现堪称完美。然而作为非洲本土最被人所看好的球队,阵容豪华的“非洲大象”深受内乱之害。据当地媒体透露,科特迪瓦的更衣室目前分裂为两大帮派,带头大哥德罗巴在球队中统领着一部分弟兄,在巴塞罗那收获六冠王殊荣的亚亚·图雷则笼络着另一帮球员。球员的貌合神离让球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看似强大的科特迪瓦也因此在近年来屡遭滑铁卢。

  足协的昏庸、教练仓促上阵、球队自由散漫、球员心怀鬼胎……非洲军团头顶笼罩着一团团乌云。然而,自2004年世界杯首次获准落户非洲大陆的那一刻起,2010年就注定将是一个充满惊喜和奇迹的年份,若说非洲拿冠军有些离谱,但再进一步挺进四强也未可知?

  世界杯历史上总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规律,他们毫无可靠的科学依据可循,但又时不常超自然般的在某届比赛上应验一把。如今世界杯来到神秘大陆非洲,又将有多少魔咒会跟船上岸呢?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世界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