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灾难过后:灾区民众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3日14:24  国际先驱导报

  缅甸:重灾区不再是媒体头条

  【震后时间】7.2级 2011年3月24日21时55分~2011年5月12日 震后49天

  虽然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但人们的生活已逐步恢复正常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在度过了4月欢乐的泼水节后,有关缅甸地震重灾区的消息已很难在当地报端见到。

  一位本地媒体人士告诉我们,地震重灾区大多地域偏远,人口稀少。“没有新闻也许就是好消息,”他说,据临近重灾区的居民描述,灾后的生活秩序已基本正常。

  虽然3月24日晚的强震至少造成73人死亡、125人受伤,且灾区桥梁道路受损严重,有的地方甚至桥梁倒塌,道路严重开裂,但这里的救灾工作进展并不缓慢。

  离震中约有40公里的大其力市毗邻泰国,交通、贸易和旅游业发达。这次地震中,大其力受灾较小。

  震后一周左右,我们便在大其力发现,虽然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但人们的生活,包括通信联络已逐步恢复,商店也开门营业。

  从大其力出发前往重灾区塔林、孟林。一路上,被地震破坏的公路部分路段已经修复,大型卡车可以通行,路上不时驶过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灾区居民说,重灾区需要最多的是粮食、衣物和医疗服务。灾区电力部门正在抢修输电线路。在边远农村,通信仍然困难。

  缅甸一位国会议员透露说,起初居民都不敢回家,仍滞留在大街上。但确定没有继续的地震灾害后,很多灾民搬回了住房。而据当地媒体报道,重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在3月底即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参与救灾的社会团体介绍说,从缅甸内地到地震灾区的交通不便,但是各方克服困难正积极救灾和重建。

  伴随着重灾区的灾后报道越来越少,灾民告诉我们,那里的简易棚已越来越多。不过,也有更为偏远区域的灾民还在通过媒体呼吁,他们希望得到的援助能够更多。(本报记者 吴昂 张云飞 发自大其力、仰光)

  【作者】周庆安

  时间是一件太过于平凡的工具,它可以让人们忘记了过去彼时彼地的痛苦,却无法承担此时此刻的哀伤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震撼人心的“5·12”汶川大地震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三年了。记得3年前的此刻,全国民众上下同心喊出“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口号。三年之后,回头望去,当年惨烈依旧,但今时繁荣逐渐再现。此刻,回顾汶川地震在国人的内心带来的巨大伤痛,反思地震灾害中的成败得失,展现抗震救灾的人性光芒,仍然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但更重要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自然灾害从来就没有远离我们而去,甚至可以说,我们仍然无时不处于自然灾害的威胁之下。这对于一个正处于现代化阶段调整和发展的世界来说,是一件痛苦和纠结的事情。而自然灾害的更大威胁在于,它不但从肉体上威胁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类个体,而且从心灵甚至记忆中给我们都套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新西兰地震、日本地震引发海啸与核事故,一次次的灾难,让全球各地的人们感同身受。

  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团结与自救,就是我们意识到每一个人自身的责任,每一个国家从自然灾害中找到防范和减少灾害的出路,整个世界重新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2008年开始到今天,看似只有3年时间,但是我们却跨出了人类历史上合作防灾的关键心理步伐。

  人类的责任首先是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真正重视。我们应该承认,从技术上来看,对自然灾害的预报研究才刚刚开始,即便是日本海啸中幸存者得以生还的信息,也只是借助了传播技术快于地震波的那十秒钟。但是如果这十秒钟能够拯救更多的人,那么这就是技术防范的开始。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固然要从技术的领域开始,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新兴的技术快速应用于我们的工作。从技术的研发到技术的广泛应用,速度过去曾考验我们的市场,现在速度将要考验我们的良知和应急能力。

  其次的问题则在于对灾难意识的再培养。全球化让世界的资源、财富甚至是人口发生了大范围的自由流动,也使得灾难的效应更加扩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传递得更快的往往是恐慌,而不是灾难意识。其实在多次灾难中,旁观者不难发现,一旦人们在地震中能够训练有素地躲避、寻找出路,那么灾害带来的伤害就会更小一些。这其实就是灾难意识。它可能是一个应急救生包,可能是一种异常天气关注能力,甚至可能是陌生人之间互相拉一把,指条通往应急避难场所的路。灾难意识的形成,不仅是大量末日灾难片的勾画和心灵冲击,也是自救能力的培养和互助精神的养成。

  更重要的是抗灾活动中的国际合作其实才刚刚开始。2005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在卷走了十余万无辜生命的同时,开启了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啸预警的序幕。但是这个序幕拉开之后,大家看到的不是更多欢乐,而是更多的痛苦。人们发现对海啸预警的技术开发存在瓶颈,不同国家因为贫富差异,在预报技术上往往有先有后。其实这种痛苦才是国际合作必然要面对的瓶颈。在公共卫生、消除饥饿、气候变化上,哪一个问题不要经历发展差异。直面这种差异的困难,往往就是启动更实质化合作的开始。

  人与灾难的关系,恰恰成为了今天我们必须回答的命题。在灾难面前,人类不只有“受害者”这一个名字。也许有人会成为灾难中的“牺牲者”,但是更多的人可以成为“幸存者”、“志愿者”甚至是“胜利者”。我们走过刀耕火种之后,曾经以为拥有了人定胜天的力量。但是自然对人类的伤害或者是报复,往往来得比我们想像的要快,或者更要出其不意。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各个国家之间的互助,能够形成另一个“自然”。在海地大地震中,主要的救助力量来自联合国和其他国家;在汶川地震中,各国救援队的身影和中国志愿者一样活跃;在日本海啸之后的核事故中,中肯的声音甚至批评的观点才能防止下一座 “辐岛”,回到真正的“福岛”。

  我们必须承认,现代化的快速到来,使得人类比以往历史的任何阶段都更要脆弱,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这种脆弱反映在大型建筑物的繁荣、反映在末日影片的流行,甚至反映在虚假灾难信息传播时的恐慌。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止现代化最重要的精神,人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备团结的条件。有的时候,我们是在偿还历史的欠债,但是更重要的时候我们是在为地球上所有物种的未来,寻找一个更加和谐的出路。

  其实对于自然灾害来说,时间是一件太过于平凡的工具。它可以让人们忘记了过去彼时彼地的痛苦,却无法承担此时此刻的哀伤。因此,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我们要再一次为遇难者唱起挽歌,在挽歌中,我们更要听到休戚与共的声音,听到百折不挠的鼓角,听到挽起手来的号召,这一切都是为了今后,和今后的今后,我们能有一天锁起挽歌的曲谱,奔向一个更加安全的自然。(作者系清华大学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地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