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房产众夫妻“扎堆”分手

数百村民为房产扎堆离婚 近一周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数百村民扎堆来到婚姻登记处。云岩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平均每天要办理离婚手续120余对,与以前每天20余对形成巨大反差。而离婚热潮出现的时间,正是云岩区向辖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房确权登记宣传一周之后。不少村民表示,离婚就是为了增加农房确权面积。

黔灵镇改茶村一位68岁的村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在云岩区房屋确权登记的宣传资料上看到,一户能确权的房屋面积为240平方米。如果他和老伴离婚了,一户就成了两户,能确权的房屋面积就达到了480平方米。他和老伴感情很好,但是为了给儿女们留下更多的有正规手续的房子,他们决定前来离婚。

大厅旁,代写离婚协议的地方人潮涌动,一些人拿到“标准”的离婚协议后,就签字按手印。在填写离婚理由时,“因夫妻俩没有共同语言,感情破裂,经常吵架”成为标准格式。

一位准备办理结婚证的市民感慨,这是他见过的最“和谐”的离婚场面,夫妻双方笑呵呵地写离婚协议,笑呵呵地办理完离婚手续离开。[详细]

都是房子惹的祸:只为多分房集体假离婚 据《南方周末》报道婚姻,原本是一件庄严之事。但在重庆市郊的人和镇,最近就有这样一幕活剧上演:1000多对夫妻,从假离婚,到再婚,再到复婚,荒诞事让人目不暇接。

据统计,2005年,全镇共有732对这样的再婚婚姻。离婚的就更多了,一共1795对夫妻,在这一年“劳燕分飞”。

对于一个人口只有两万多的小镇来说,这样的婚姻剧变,或许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45岁的人和镇集乐村村民叶兰如今带着孩子生活,她和前夫郭强,在去年12月,就经历了这样一场“人和式婚姻”。[详细]

资源分配不均是假离婚获利的诱因

婚姻是什么,无非是感情、忠贞和责任。当你把这些东西一一细化的时候,你发现它们其实都是爱情的衍生品。曾几何时,信奉家和万事兴的中国式婚姻是举世公认的超稳定结构,也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它本应无关金钱和房产。而现在,为了购买二套房,为了多领拆迁补偿,为了教师考核免试,为了领低保……“假离婚”近年来在各地屡屡上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中也难免出现一些荒唐事,像贵阳市云岩区那些拿到离婚证的村民,不见丝毫悲伤,反而兴高采烈,还有九旬老翁坐着轮椅等待办手续。而在利益驱使下,一些更加有悖人伦道德的极端做法也被曝光,四川省宜宾市农民尹定前居然先同妻子离婚,再和丈母娘结婚,然后再离婚,再同妻子复婚,这样折腾就为了增加户头人数多领十几万元拆迁补偿,同时给丈母娘办养老保险。当然,这样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犯罪了。

“假离婚”也被称作恶意离婚,其背后真实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共性是为了钻政策空子捞取现实的好处。“假离婚”令人棘手之处就在于离婚是公民权利,受到法律保护,而对于离婚动机的真和假又不好把握,法律上难以界定。虽然“假离婚”获取的利益有大有小、好处有多有少,但总归是实实在在的,这时,道德的约束往往是苍白无力的。

2010年11月,某专业房产网站推出了一个“为买房子假离婚,你愿意吗”的网络调查问卷,结果有64%的网友说“可以试一试”,仅24%的网友认为“为买房假离婚不值得”,还有14%的网友认为“风险太大,不赞成”。

“世道真是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世道浇漓,婚姻这么神圣的事情都能作为工具。”一位网友这样说道。更多人在为婚姻神圣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对房价长期畸形、房产政策一刀切表现出不满,“如果不是假离婚钻政策空子,另一套房子从何谈起”。

一位从事房地产工作的人员说,若从道德层面评判,连小学生都会说假离婚不好,但在目前状况下,有人做出这种“合法但未必合理”的选择也是无可厚非,并且这种反常行为却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恰恰说明了一些房产政策的“不靠谱”,而正是这些不靠谱的政策,突破了传统婚姻的道德底线。

“假离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主要是大家对一些政策安排、资源分配有意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假离婚”是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一种诉求表达,我们的公共政策在制定时更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而不是要让更多假离婚站出来糊弄政策。[详细]

让人想到“离婚”的政策不是好政策

一个地方能有这么多人在短时间内群体“离婚”,这的确称得上是罕见的“大事件”,而在这起“大事件”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引发离婚热的直接原因,是云岩区的农房确权登记。因为每户能确权的房屋面积为240平方米;如果夫妻离婚了,一户变两户,确权面积也倍增至480平方米。正是如此,许多拿到离婚证的夫妻一对对都兴高采烈的。“宁毁一座庙,不拆一桩婚”的古训,此刻显得那么陈旧,背时。但是,在利益面前,婚姻被弃之如履,那么一文不值,总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扎堆离婚”事件发生后,少不了会有人要站在道德伦理和社会学的角度上,对村民们的“离婚”行为进行道德批评,谴责他们败坏了社会风气,给他们扣上“不诚信”的大帽子。但我们也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具有极大诱惑力的政策就摆在面前,村民何去何从?“坐怀不乱”固然值得赞许,“心猿意马”却能从中得到巨大好处,这种情况下,谁又能真正做到心如止水?何况,“离婚”的村民何许有几分“狡黠”,也有一点不太厚道,但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没有超越政策界限,完全是在游戏规则允许的条件下“合法”地钻政策的漏洞,这本身也无可厚非。

一般来说,离婚即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灭,然这种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假离婚,当事双方则是被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得到的是额外补偿,并不会失去什么,真正受到影响的,是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及公信力。毋容置疑,政府部门在涉及到社会保障、公共救助等民生问题上,每出台一项公共政策,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由于一些决策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往往重整体而轻局部,重宏观而轻微观,在政策的各个环节、细节上缺乏缜密的科学论证,致使一些政策先天不足,执行起来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让人有可乘之机。这一点,已经为屡屡发生的群体“离婚”这一反常社会现象所反复证明。[详细]

遏制假离婚需政策堵漏

假离婚虽然已被很多法律界人士所关注,但是面对假离婚的监管,各方都表示“有难度”。以应对限购令的离婚行为为例,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称“离婚双方证件齐全,都表示出离婚的意愿,都是民事行为能力人,我们不能拒办”。

提供购房贷款的商业银行即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假离婚、真省钱”的房贷申请人。一位商业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让银行从业者扮演“道德法官”,来辨别是真离、假离,操作性不强。他还透露一些银行为了业绩增长,对这种假离婚往往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获得一些网友认同的假离婚,在网络上也有反对的观点,甚至有网友为打击假离婚购房出谋划策。

有网友称“应出台‘限离令’,每人限离婚一次,并且离婚后不允许同居,一经查实(离婚后同居),不得办产权证”“离婚后复婚的,要考虑家庭现有房产,超过三套住房的,一律补交契税”“为严控投资炒房的行为,可以考虑出台‘购房复婚细则’,离婚后双方有新购住房记录的、房产套数超过两套的,禁止复婚。”

有更多网友表示:房价在土地财政之下的畸高,让限购令之类的政策出台,导致了假离婚现象的蔓延,从根本上说,某些公共政策才是根源。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假离婚现象是婚姻工具化、利益化的表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在婚姻里的反映。制度政策上的漏洞恰好给予这种意识得以实现的机会,所以假离婚现象才会不断地增加。”李明舜说道。

有评论人士指出,一项政策引发这么多的社会连锁问题,特别是民众可以用非常手段化解政策,应引起社会各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思考:这样的假离婚,不仅仅是对婚姻神圣感的动摇,还让人们丧失了对公共政策的尊重与信赖。

“从根本上讲,要堵住假离婚现象需要从政策上堵住漏洞,即将宪法里面保护婚姻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各种政策制度上,政策制度制定层面需要慎重权衡获取利益与离婚风险之间的关系。”李明舜认为,同时在理念上需要加强对婚姻家庭的正确价值观、认同感的宣传和引导,双管齐下才能逐步遏制假离婚之风。[详细]

如果一项政策在出台伊始就漏洞百出,甚至在客观上对社会上的某些不当行为起到了“奖赏”或“鼓励”的作用,这个政策就注定了不是一个好的政策。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167期:工伤认定需要人性化规程

法律规定抢救48小时之后就不算工伤,而非工死亡赔偿要少得多。

第166期:“带薪休假”为何这样难?

“带薪休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实际上,带薪假能否落实,关键是事在人为。

第165期:无证幼师多,症结在哪里?

本来应由专业人士承担的幼教工作成为业余选手的职场,原因何在?

第164期:国外怎样激励小学生

无论是美国还是新加坡,徽章奖励都重在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人格。

第163期:闯红灯不能只罚“前三名”

石家庄市为遏制这种现象,首创了“处罚前三名”的措施。罚了“带头大哥”能遏制住集体闯红灯吗?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