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可以说,月球上是一个荒芜苍凉的世界,那么人类去月球做什么呢?其实,人类探索月球有许多理由和原因。

  • 月球能为人类提供新资源与能源
  • 月球的土壤和岩石中蕴藏着钛、氧、硅、铝等上百种矿物资源。月壤中还蕴藏了丰富氦-3这种宝贵的核聚变燃料,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月球上有些资源是我们地球几乎没有的或者比较稀少的,开发这些资源为人类所用,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科学意义。
  • 月球是理想的对天观测和对地监测站
  • 月球没有大气层,对任何频率的电磁波都不会有大气吸收,因此月球是进行射电天文观测的理想场所;月球自转周期决定其总是用一面正对地球,在这一面建立对地观察站,将可以持续地对地球的地质构造及环境变化进行监测与研究。
  • 月球是科学研究天然实验室和特殊材料生产基地
  • 月球没有大气,没有磁场,没有电磁波的吸收与辐射,重力加速度只是地球的1/6,月球的这些特征使得许多在地球上无法进行或难于进行的研究与实验可以在月球上进行。

  • 月球是深空探测中转站
  • 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和弱重力场环境,因而从月面发射深空探测器或星际载人飞船比从地面要容易得多,所需的能量也小得多,因此月球是人类进军深空的天然发射平台,也是一个理想的深空探测中转站,为人类未来探索火星乃至更远的星体做准备。
  • 月球是深化人类对地球和太阳系认识的科研场所
  • 月球保留了许多最初形成初期和演化过程的“痕迹”,而月球的形成与地球和整个太阳系大家庭密切相关,人类可以通过研究月球,更深刻地认识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从而探寻生命的起源。
  • 开展月球探测能推动高新技术发展
  • 开展月球探测离不开高新技术,同时将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衍生出来的高新技术,在美国的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延伸、推广和二次开发,形成了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带动了美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全面创新和飞速发展。

  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昼夜温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击坑,可以说,月球上是一个荒芜苍凉的世界,那么人类去月球做什么呢?其实,人类探索月球有许多理由和原因。

中国

中国的绕月卫星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中国的登月计划拉开序幕。根据部署,中国将于2011年底前发射“嫦娥二号”,并将于2020年前完成无人探测月球。[详细]

俄罗斯

俄罗斯探月计划准备分四步,2010年向月球发射绕月卫星;2012年起将新一代无人驾驶月球车送上月球;2012至2015年间研究月球矿产资源并在月球上展开其他科学研究和实验;2020年前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常设自动化基地。[详细]

印度

印度2008年10月发射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月船2号”项目将于2012年前实施。2013年,印度宇航员将搭乘俄罗斯飞船上天,2015年,印度计划用国产飞船将宇航员送入太空。2020年,印度计划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详细]

美国

2009年6月18日,美国发射“一箭双星”月球探测器,寻找月球两极适合登陆以及建造基地的位置。10月9日,美运载火箭和卫星连续上演撞月大戏。但2010年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搁置“重返月球”计划。[详细]

欧航局

2003年9月27日,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升空。2006年9月,“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其撞出的大量尘埃有助于科学家研究月球起源。欧航局计划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同时完成月球基地建设。[详细]

日本

2007年9月14日,日本发射绕月探测卫星,并于2009年成功撞击月球表面。“月亮女神2号”预计于2015年前发射,并在2015年左右开始在月球上建立人类研究基地。2025年之前建造载人航天飞船,2030年实现宇航员登月。[详细]

德国

德国于2007年3月宣布独立于欧洲太空总署的德国国家探月计划,将于2012年发射月球探测轨道器,使用高精度探测仪器详细考察月球表面的构成,绘制比以往更加完整、清晰的三维月球“地图”。[详细]

韩国

韩国科技部2007年11月发布探月“路线图”,准备于2020年发射探月轨道卫星,2025年发射探月登陆器,最终目标是通过进一步研究让登月飞船不仅能登陆月球,还能在月球上采集有用的物质,然后返回地球。[详细]

  与上一轮的探月竞赛有很大不同,军事实力的彰显已让位于科技实力的较量。在博弈的同时,各国也开始反思月球探索,并且寻求可能的合作模式。毕竟,在月球上放置更多的旗帜,或者说有更多国家参与,比探月竞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