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贪腐陷入“爆料-辟谣”的怪圈

最近两个星期,反腐声势正可谓聚滴成浪,汹涌澎湃。特别是自下而上的反腐,通过发动全民监督、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对腐败行为进行曝光,引起权力部门重视,最后借助权力部门实现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查处与遏制。

在反腐声势中,我们却听到了另一种不同的声音:当个人或媒体曝出某位官员腐败内幕时,官员所在的部门便急忙出来辟谣否认情况。以往,公众往往抱怨政府辟谣速度太慢,态度模棱两可。但政府神速辟谣,态度斩钉截铁,却总会引起更大的波澜。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12月6日,针对“网上关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宋建国被调查”的消息,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其官方微博“平安北京”,两次发表消息予以澄清。第一次称该消息不属实,却并未指出消息何处不实;第二次称宋建国并未被立案调查,却并未告知宋已因亲属涉嫌倒卖车牌,被要求协助调查。[详细]

就在同一天,国家能源局的辟谣称,《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举报其局长刘铁男所涉之事,纯属污蔑造谣。国家能源局在几个小时内就做出否认的回应,不但未能平息事件,其做法也值得商榷。首先要对举报人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应该出来回应的部门应该是纪检监察部门或发改委、能源局的纪检部门,由新闻办公室发声明,可信度只能是大打折扣,新闻办公室并不具有就此类事情发言的职能。[详细]

8月9日上午,一组艳照引发热议,多名用户发微博指出,照片主角系安徽庐江县委书记和副县长。在艳照引发热议后,庐江县作了第一次辟谣,回应称这一组涉及县领导的艳照完全是PS的,纯属“造谣中伤”。但随后的第二次辟谣,却又否认了第一次辟谣的事实,声称“照片中男子并非该县负责同志”。

两次自相矛盾的官方辟谣,一是强调了涉事县领导的身份,仅仅是网民PS恶搞罢了;二是纠正对艳照PS一说的误判,确认了艳照及主角的真实性。这两次草率的辟谣过后,事实越抺越黑,加上艳照内外三名当事者的如此形似,再次徒增网民的怀疑指数,反而给网民留足了可想象空间。

官方轻易辟谣下结论伤及公信力

所谓“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进入微博时代以来,政府公信力已经屡屡遭遇尴尬和挑战。倘若政府未调查清楚而为了平息事端去混淆视听,或者在辟谣中反反复复自相矛盾,这样的行为只会伤及原本脆弱的公信力。

反腐败新闻是当前中国民众最关心,也最容易引起轰动的信息,而官方通常把它们列入“敏感信息”之列,对官方纪检系统揪出的腐败案每每搞“低调处理”,给人以遮遮掩掩之感。这样的行为都意味着官方公信力的进一步流失。官方可能希望消息更准确时再公布,或者公布得“更恰当”些,但实际效果总是与初衷背道而驰。

网络时代里的官方辟谣需要十足的诚意。因为网络从来就拒绝居高临下的傲慢,只有用事实说话、以诚待人,维系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间的信任链,才是舆情处置万全之策。

美国政府是如何辟谣的

其实,美国在日常生活中的谣言也不算少,这主要“得益”于开放的舆论下,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吹。首先,美国的辟谣主体区分的很明确。政府辟政府的谣言,科学机构辟科学的谣言,行业协会辟行业产品和企业的谣言。这样的好处是各自具有权威性,且不会出现政府发言人在对某行业产品问题辟谣时,会被不了解的问题问倒!

对于这三种主体而言,他们的辟谣理念也是有区别的。政府懒于辟谣,科学机构精于辟谣,行业协会忙于辟谣。政府懒于辟谣是因为其面对的通常都是政府阴谋论者,多辟无益。不辟谣,这些说法便只能以小众存在,逐渐消亡。科学机构往往针对火山地震、末日说、辐射扩散一类谣言解释。例如针对地震谣言,往往只需要一句话“观测表明,该地在近期不会出现大地震”。行业协会不是维护民众利益为先,而是把维护整个行业的利益放在首位,因为他们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全靠该行业几家巨头来补贴。

另外,美国民众对媒体有高度信赖。大家对主流媒体的报道信任度极高,因为这些媒体经常挖政府的黑暗面,是独立客观的存在而不是附庸,当他们来肃清一个谣言时,往往比政府出面还管用。

官方仓促回应、否认,都有点像苍白的抵赖,只会留下更多漏洞,最终变成“狼来了”的故事。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195期:误工费终结不了“黄金大米”责任

在最新的调查结果中三名当事人被撤职,尚无机构被追责,这是否又成了一次丢车保帅的案例?

第194期:官员发言稿是怎么来的?

本该给低收入者雪中送炭的政策,却成了为高薪者锦上添花之举。

第193期:官员财产公开应一视同仁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将官员财产一视同仁的公布出来接受公众监督才是出路。

第192期:官员缘何不适应开会不念稿

官员不适应开会不念稿,是官僚主义作祟。

第191期:习李体制:新作风、新思路

“决策层对形势的判断准确,改革思路的把握到位。”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