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只是一个随机的符号

随着高考成绩发布,2012年各地高考“状元”纷纷水落石出,并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追逐的热点。尽管有关部门屡次忠告不要炒做高考状元,但依旧挡不住舆论的热忱;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值得我们关注的优秀学生不仅仅是学业优秀一种”,但各地学校依然把能够培养出一个高考状元当作了一种荣耀,各重点高校依然把高考状元当作了努力争取的目标,似乎多出几个或者多招几个高考状元就能成就杰出人才的宏伟大业。

其实,不管是状元、探花还是榜眼,不管是孙山还是名落孙山者,他们都是人生十字路口的匆匆过客,在此各奔东西,各就前程。至于下一个路口,他们会否碰面?谁先到达目的地?谁能够走得更远?目前都不得而知。

就如体育竞赛,参赛者和教练,赛前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获得冠军。即使“重在参与”的口号喊得山响,依然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揶揄。比赛开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汗水,都是为了抵达成功的彼岸,一旦成为冠军,他或她就应该拥有鲜花和喝彩,至于后来这些冠军能否一路坦途,还得看他们的努力或造化。

同样,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十年寒窗苦,几多艰辛几多泪水,有人功成名就也有人名落孙山,那些状元此时有资格成为别人艳羡的目标。只不过,在人生路上,状元之路到不到得了罗马,未必说得清,还是谨慎、低调点为好。[详细]

高考状元不应承受的舆论之重

热捧状元,在国内是有历史渊源的。那就是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有科举,自然就有状元。古时候考中状元,一朝成名天下知,将被皇帝特赐插花游街。状元们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历史上的状元情绪到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甚至有勃发的趋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那个时候的科举状元,和现在的高考虽然名字相同,实质上却有非常大的区别。科举时的状元,全国只有一个。现在的状元,却是遍地开花。不仅每个省分别有文科和理科状元,市县一级也都会评出当地的文理科状元。换言之,现在的高考状元正是借用古代科举状元的概念在宣传造势,将其抬到一个非常崇拜的地位上来了。

这无疑会妨碍创新教育。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教育改革,虽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现在的问题是,整个应试教育的根基并没有被动摇过。而应试,就是为了考试。所以,社会对于状元的过热追捧,只会强化“唯分数论”的错误教育理念,陷入高考升学率的恶性竞争之中,导致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同时,追捧现在的高考状元,还将给社会带来急功近利的表现。对此,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曾经讲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有个叫张非的中学生,他利用考试来谋取利益,非常典型。考上北大,不好好学,回去又考清华。考上清华又回去,再考清华。每次考上,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都会奖励他不少钱。不断地考,不断地得状元,不断地钱就来了。

当然,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社会的急功近利化更严重的还在于学校和社会。对于高中学校而言,只要培养出一个状元,不仅倍有面子,更重要的是能吸引相对优秀的生源;对高校来讲,能录取多少状元往往被大做文章。比如广东某大学就一再加大对高分考生奖励力度,各省高考总分状元报考不仅可获12万元奖学金,同时免去四年学费。

而在社会现实中,各种找高考状元代言的营养品广告、打着状元旗号招摇过市的辅导书等过度消费高考状元的商业喧嚣更是让人不厌其烦。但是不管怎么说,政府和民众已经达成禁止炒作高考状元的社会共识,真希望这样的急功近利能够少些、再少些。[详细]

状元没有努力符合大众期待的义务

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对恢复高考三十三年来全国1120名高考状元职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于是,针对于此,有一篇文章题目为《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全军覆没”谁之罪?》。初看题目,很是吸引眼球,以为高考状元个个都“出事了”。看后才明白,所谓的“全军覆没”,只是说这些曾经的“状元”们,没有继续在各行各业中做“状元”,没有做到赫赫有名,让全国人民都闻其大名。

中国的教育制度确实是有某些弊端的,是有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拿“高考状元”不是各行各业独占鳌头的人物来说事,实在是柔软无力。就算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同样也不能保证高考状元,在多年之后依然是各行各业最顶尖的楷模。

还“状元”学生一个平静的生活,国家,社会,媒体,家长都有责任。作为学生,高考仅仅是一次选拔而已,离成才还远着呢,你只是赢得了人生中的其中一场比赛,交出一份人生中最漂亮的答卷才是我们完美的人生。[详细]

高考不是科举,只是一个上大学的考试,高考状元“泯然众人矣”有何不可?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69期:提醒防骚扰不等于有权嘲讽着装

也许本意只是想提醒女乘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女乘客着装“不自重”的嘲讽之意实在欠妥。

黄色恐怖

第68期:镇坪“卖国贼”横幅暴露遮丑心态

当地有人打出横幅痛批邓吉元“卖国贼”,这种“爱国主义”实是遮丑心态,但无论他讲与不讲,真相都在那里,无法改变。

第67期:社保政策不应是政府单边游戏

在面临老龄化加快和就业压力巨大同时并存的挑战情况下,社保改革集思广益、审慎决策,以前瞻性对策来达到一个令相关群体满意的结果。

第66期:醉驾官员岂能法内开恩?

深圳法院对醉驾官员作出免刑判决是法内开恩,大大损害了司法公正。

调查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很好,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
还行,有一点道理
一般,没什么新意
很差,以后再也不看了

网友留言 更多>>

登录: 密码:

参与_COUNT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