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海地,是一个靠外援输血勉强度日的国家,而强震让它身上的顽疾雪上加霜。但是海地又曾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在拉丁美洲近500年来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享有多个“第一”。因此海地今天的悲惨命运,与它的历史息息相关。
“豆腐渣”建筑、过度砍伐森林、政府无自救能力、首都人口密集……对于这场举世震惊的强震,媒体给出了灾难的诸多原因。而这些看似头头是道的分析,都没有触及海地灾难的两大核心,那就是政治的空壳化,以及经济的依附性。
“从18日起开始设立约280个紧急救助中心,向灾民分发救灾物资和提供临时住所。这些救助中心将设在首都太子港及其周边6个城镇的学校、教堂等公共建筑里,每个救助中心平均可容纳约500人。”——1月18日,海地地震第七日,救灾中心的相关官员所能展望的未来。但更远的未来在哪里呢?海地死去的人们不知道,街头那些茫然的、羊羔一样的难民们不知道,持着大砍刀和枪支满街厮杀的暴民们也不知道。那么远在千里之外过着安宁日子的我们,又是否能为海地谋划出一条至少有着希望之光的未来道路呢?
美国在海地强震后的高调行动,不仅有人道主义救援的考量,更是地缘政治使然。虽然时代周刊 “海地已几乎成美国第51个州”的调侃不代表美国对于海地有吞并意愿,但是却表明了海地处在美国强大影响力下的事实。
美国表示,如有必要,将全面接管海地,不惜背上“门罗主义”扩张的猜疑。而在“先救活人”原则的指导下,“门罗主义”扩张虽有自私性,但眼前有其必要性。
美国不惜派出数以千计的兵员去这个中美洲弱小邻邦救灾,除了人道主义的因素之外,当中也不乏政治考虑,因为维持海地的稳定符合美国的自身利益。近百年来,海地这个美国在中美洲的传统“后院”和美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与经援行动能否顺利进行,还能持续多久是影响海地未来走势的第二个因素。而且问题在于,国际援助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大量基础设施,却无法提升人口素质。国际援助,阻止不了手持弯刀在灾区横行的海地青年。
作为联合国长期关注的地区,海地局势从来都在联合国议事日程上占有重要位置,加上近年来联合国维和部队持续在当地执行维和使命,而当地自然灾害频发又使其成为联合国人道主义援助的主要对象。
历史上的“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如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管施特劳斯-卡恩再次号召国际社会加强对海地的援助,并在海地实施重建复兴的新“马歇尔计划”。
不管海地未来走上什么样的道路,有一点是能确定的,那就是最终决定海地未来趋势的不是美国、联合国等外部性因素,而是海地人自己。实际上,这已经是反复被证明的。如果海地人不能自力更生,重建国家,海地式悲剧就将呈现长期化的趋势,并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一个长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