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读书越来越少?这个真的是假的。

近日阅读立法一事引发大量热议,大家在讨论之余,再次将前段时间的一个调查数据翻了出来,“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39本”,与我们成对比的则是根据所谓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犹太人的64本”。

4.39本:64本,这数据看起来确实触目惊心,媒体惊呼:中国人读书越来越少!然而这个对比是否准确呢?

对这个数据比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郝振省郑重表示:所谓“国际上(人均读书)五六十本”的说法,严格讲没有权威信息源,不予认可。根据国际出版蓝皮书的统计,韩国大概11本,法国8.4本,日本也是8.4到8.5本左右,美国读7本,但他们也有大概4成以上人不读书。而将中国人读的纸质和电子书加起来,2011年有5.77本。不过他也坦承差距确实还很大。[详细]

至于说中国人读书越来越少,那更不准确,国人近年的读书阅读量其实一直是看涨的,倍受关注的纸质图书阅读量已经持续7年上涨,而网络读书更受追捧,7年内已经增长了近18倍。[详细]

为何老是有人杜撰中国人阅读量最少、中国人不爱读书?其实这正体现了国人对阅读喜爱程度下降的惶恐。中国人一直讲究耕读传家或诗书传家,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如今,这书是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喜欢看了。这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为什么就不爱阅读了呢?

“尸检”式语文教学把阅读兴趣掐死在摇篮里

人们通常把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叫做“读书”。这种语言习惯昭示出,一个人在学校课桌旁度过十几年宝贵光阴之后,应当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然而,问题多多的学校语文教育,尤其是严重脱离本真读书过程的语文课堂教学,每年都向社会大批量地输送着不会阅读也不爱阅读的“准文盲”。

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最早能接触到的系统阅读材料,是我们的语文课本,最早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思维培养,都来自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但还记得我们是如何学习语文的么?分段、总结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背名言锦句、回答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人文含量,教材里不乏雄篇美文,教学实践却把它变成一个个尸体解剖的对象,老师做的是‘尸检’的工作,主题、中心、段落大意……这些纯粹技术上的分析,割断了一个人和母语之间的血肉联系,使孩子们不爱读书。”曾有教学一线工作者如此痛心地说。

严重点说,中国语文教学已经把我们的阅读兴趣掐死在了摇篮里。

想读书,好书在何处?

“烂书当道,好书让路”,是很多读者对出版界的悲观描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书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过度的现象。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学术、思想类丛书备受好评,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这些“好书”越来越淡出大家视野。

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一本畅销书的销量往往可以达到上千万册,也从此开始,出版在一些人眼中成为“暴利行业”,一本书就可以“暴富”。很多人还记得曾经被多家出版社争夺的“盗墓”题材,导致书店一片盗墓类作品,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让这个题材因为粗制滥造而从此被打入“冷宫”。

出版社出的书卖不动,消费者无好书可选,这正是所谓的“劣书驱逐良书”现象。

除此之外,官方推荐的书目,也往往并非从艺术水准或生动有趣角度出发,而是过于强调思想教育意义,以近期三部委向青少年推荐的百部图书为例,思想教育书籍高达36种,而文学类书目中也有大量“红色”作品,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打开书单,犹如穿越了时空,而像《哈利波特》、郭敬明之类如今青少年们常读的书却不见踪影。[详细]

这样的书,如何能吸引人来阅读?

欲读书,时间在哪里?

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在重庆首次发布《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占全天的13.15%,用于工作的时间 是9.249小时。国人休闲时间远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5.736小时(占全天的23.9%)。[详细]

而这个数据如果真具体到北上广一线城市,只怕还要压缩,因为在中国50个城市上班路上的平均时间排名里,北京以52分钟居榜首,广州、上海以48、47分钟紧随其后。[详细]

除此之外,脱胎于传统农业社会的中国人,还有一种微妙的“熟人社会”心态,爱群居不爱独处,讲究圈子文化和人脉投资,耗时耗力维护人脉,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限的几个小时休闲时间,大把扔在应酬、交际中,而读书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在读书期间内无法社交,这也让国人无暇静心读书。

阅读应该先是“悦读”

对于读书,我们往往言行分裂。

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68.8%的国民认为当今社会阅读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

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让我们做起来咋就这么难呢?

因为我们的阅读不是悦读。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书自有黄金屋、颜如玉、金銮殿……”,说“书山有路勤为径”,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读书要读有用的书,看闲书不算阅读,无目的地读书也不算阅读,看杂志刷微博那种碎片化阅读当然更不算阅读。可这样,却很容易变成为了读书而读书,而这才是最要不得的一种阅读方式。

我们一再强调阅读会带给我们的好处和重要性,却忘记了阅读带给我们的最大的意义其实应该是愉悦。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产业研究员孙庆国曾举例说:美国整个图书市场销售的图书,40%是虚构类的小说。而在欧美市场,法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图书35%~38%是小说类。由此看出,人们对小说类图书有巨大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应该从读小说开始。

当我们不再为了考试、生活、求职而开始阅读时,我们的悦读才会真正开始。

总之,书不好读;有比读书更需要、更重要、更开心的事做,是读书热退烧的两大原因。《新观察》不会勉为其难,呼吁大家去做不爱做的事。但是,读书的优点那么明显——可以让人清醒,可以研习技能,可以很廉价地打发业余时间……我们能马上找到一项其他爱好,轻松将读书取而代之吗?似乎很难哎。 编辑:公子小北北 【我来评论】 转发到微博

往期回顾

更多>>

第314期:为何说愤青历史懂得少

很多国人,对国民素质,对这片土地怨声载道……我们要这么讨厌自己吗?

第313期:你生气时不要对我随便开玩笑

在公共领域,一句不恰当的玩笑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第312期:我们还真有一个武林么?

天山武林大会逆袭现实世界,中国武术是不是“花架子”?

第311期:不要让企业家都成公知

谈不谈政治都是个人权利,而非企业家的义务。

调查

说实话,今年上半年你读了多少本书?
0本,请蹲墙根自我检讨
1-3本,接近人均水平要加油
3-10本,不错不错继续努力
10本以上,向我学习吧!
你觉得本期专题质量如何?
说的对,说得也好
说的不对,但说得好
说的对,但说得不好
说的不对,说得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