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5月27日09:31 新浪智库

分享

  作者:孙北国,创联新农业智库创始人,首席研究员

  [导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新常态背景下,面临“三农”发展困局,落实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发展路径的顶层设计。新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下,找到实施“抓手”。绝不能再隔空喊、再推着干。

  “五大发展理念”在“三农”重大发展理论和重大发展实践上,更需要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去学习、理解其内涵和贯彻落实,才可能将理念落实到“新三农”发展路径的顶层设计上。

  “五大理念引领三农发展路径”的系列讨论文章,希望为“新三农”发展路径导航,更希望能引发“中国主粮农业向何处去”的大讨论 。

  [正文]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特别适合我国的国情、农情和民情,对我国主粮“三农”的未来发展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念引领和标准检验的双重价值。

  “五大发展理念”之五的“共享”理念,对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和向农村、农业汇聚资源发展农业现代化、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意义重大。“共享”理念不仅是推动“三农”发展的国策,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共享”理念为“三农”发展撑腰

  “共享”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本国策之一,宣示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多方面发展矛盾,必须以广大农民群体“共享”社会和经济发展成果为前提。

  这是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执政理念的再一次更为清晰的表述。“共享”理念更为“三农”发展撑了腰。以此为检验标准,凡是与之相符的就应当干,凡是与之不符的就应当改。

  “三农”的短板并不是发展速度慢、也不是欠缺发展条件。最主要的是欠缺更符合“共享”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欠缺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理念引领和标准检验。

  “五大发展理念”之“共享”理念,为我们明确“三农”发展方向、纠正过去“三农”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上的偏差确立了更权威的战略思想。

  二,国家发展了,“三农”却很少“共享”成果

  其一,农业发展了,环境恶化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体制模式和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通过短期流转土地使用权的经营模式进行粮食种植,还都是单纯的农产品种植生产问题。这些年一路走来,粮食确实是增产了,但是以加剧农田面源污染为代价的低水平种植。

  与粮食增产有关的科技也确实进步了,但耕地面源污染加剧了,种粮农民也确实增收了。但教育、医疗、住房的价格也大幅度上升,想进城却更难了。耕地及生态环境也不同程度的污染了。

  其二,农村缺人才,更缺少人气

  适度规模种植政策,在推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同时,并没有向农业和农村汇聚资源和优秀生产力要素。农村里的能人大都离开农村,剩下的农民呈现出群体性弱能、弱势;农村人文生态渐趋凋敝。

  农村缺人才、缺文化,更缺少人气。农业与农村发展不同步、不协调,也限制了农业的进一步科学发展。这是大部分主粮种植农村的普遍情况。

  其三,农民在奔波,城市难落脚

  几十年的时间,来自最底层社会的两亿多农民工群体长年奔波,离家外出打工,成就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却落下上亿的留守和漂泊儿童,至今,第一代的打工族并没有更多积蓄,大多面临在城市还能有活干却买不起房,乡下有个老房却就不了业的囧境,安居乐业对于他们越来越远。

  而他们的20多岁的孩子大都又进人了结婚生子的时期,70多岁以上老辈还要养老送终……下一步怎么走?真的很徘徊、真的很无奈。社会发展了,却亏欠了农民。

  三、主粮“三农”落实“共享” 理念,亟待路径突破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1。 创新体制,保障农民耕地权益

  任何“三农”体制的创新,首先必须保障农民的土地和农民的基本收益。如此才可稳民心,稳农体,稳国本,才可以让农民有基本的获得感。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实现更大的利益价值创造。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之“共享”, 首先要实现保障路径的突破,创造主粮农民承包田长期利益持续化保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助益机制,辨证处理好控制农户失地风险与盘活资源的关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用“政策支持+市场组合”的方式更大程度保障农户的基本耕地收益。

  2。 实现农民体制性持续富裕,分享一二三产业利益

  落实“共享”理念,更要力争通过创新体制和政策引导,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路径创新,将农业、牧业、加工业、物流业、生态旅游、养老休闲和农村的山水自然资源与村庒宅基地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和价值创造,实现主粮种植区域农民群体的体制性多渠道增收保障下的持续富裕,从单纯、分散的农产品经营向农牧乡建的“新农业+新农村”配套建设发展,真正实现中央提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只有创新发展路径,实现“三农”协调发展,才能可靠实现发展“共享”。

  创联新农业智库主张:在大面积单品种的主粮集中产区,创建农牧乡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体制,打造汇聚资源、带领农民共富的主粮农业航母群。

  农牧城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体制,让95%以上的大多数农户耕土地入股农业集团,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不但可以建立起体制性富农管道,还可以让广大农户持续分享一体化综合经营农业集团发展的近期和中远期发展成果。

  农牧城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体制,利农、利国、利社会,而且推动有力、管控有纲,在这样的大型农业集团的体制构架中,可以通过法规的保障和约束,既能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意志和政府的底线管控,又能从根本上惠及绝大多数的底层农户,还能防止在土地变革中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将耕地资源同其它自然资源形成规模化联结,创造出区域农牧城建一体化整体经营的资本升级。

  农牧城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体制,能综合实现农业生产种植、农村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畜牧养殖生态循环建设、大美乡镇地产经营、粮食仓储加工和物流经营、养老、旅游经营等一体化综合经营。将人才、文化、资本、科技和发展模式等前沿的生产力要素向农村汇聚,在体制上完成与广大农户的资源融合。

  农牧城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体制,是以市场化资源配置逻辑,以雄踞全球的大农业视野,创建由工商资本、国有资本、农民土地资本等多元执股结构组成的一体化综合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终实现从“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的跨越。

  四、将“短板”打造成新经济“引擎”

  一大批农牧乡建一体化综合经营的拥有百万至千万亩主粮种植耕地和众多美丽乡镇的新农业集团公司,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强势支撑力量。通过体制联结,有效实现让农民可靠分享到中央提出的加工和流通环节利益。

  农牧城建一体化综合经营大型农业集团体制,吸纳多重资源进入农业和农村,才可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多重资源整合配置,通过大美乡镇建设,可以真正实现农户财产性增值收益。

  以系统性汇聚资源创造价值叠加发展效应、在推动三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同时,就可以实现资源一体化融合和人才汇聚,推动各产业融合,将对新常态下工商经济疲软、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产生积极的价值影响,有此,“三农”短板将变为拉动新经济发展的“引擎”, 一大批“新农业+新农村”集团型上市公司,将成就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巨量农业资本版图。不断促进中国经济向好发展。

  五、用全新的产业思维落实“三农”共享发展成果

  习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将共享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把共享既作为发展的理念,也作为发展的行动;既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也作为发展的落脚点。

  落实“三农”共享发展成果,需要全新的产业思维;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战略格局下的突破性路径探求; 需要在资源集聚机制与价值叠加的组织结构体制上进行突破性创新; 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顶层设计;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共享”。

责任编辑:周夏莹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毒杀”日本教授的中国矿泉水(图)
  • 杨绛先生离世媒体是如何报道的
  • 历史上没有貂蝉女惟有“貂蝉冠”
  • 孙悟空睡前必看的一本心灵鸡汤是啥?
  • 没有胡歌的《仙剑5》还能成爆款吗
  • 刚刚失恋一定要假装没事强颜欢笑?
  • 爆笑拳王:分手季必吃的一道菜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