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委联合发这个互联网金融监管指导意见,我觉得领导机构还是很了解实际市场的。从指导意见来看,互联网金融还是要服务两个目标。第一服务于实体经济,第二服务于普惠金融,这个也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整体的目标。如何实现两个目标?指导意见给出答案就是金融创新。也就是监管意见所述,首先包容创新,最后才有监管模式上的创新监管。所以,创新是实现互联网金融目的基本途径。
研究监管首先研究清楚风险,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有哪些风险?我们可以简单划分为互联网风险和金融风险。互联网风险包括安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金融风险则是金融市场一直存在的东西,挤兑风险,流动性危机都是市场风险。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这样两种风险极易互相转化和传染,互联网技术风险是很容易转化成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时代里面对于两类风险相互转化,10个部委里面有管网络的,也有管金融的。所以,宏观的决策者重视协同监管是很敏锐的,管好互联网金融就需要协同。指导意见提到联系会议机制,不同部门联系会议是很重要的。
这一次指导意见是一个机构监管,是把互联网金融纳入到机构监管。之前大家争论非常多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是功能性为主,还是机构监管为主?功能监管是根据各金融机构部分功能来监管你,支付功能就有支付监管。从现在的监管来看,我们实际上还是回到了传统的机构监管的路线,就是不同的监管部门来监管不同的机构。同时,对P2P平台第三方支付也是纳入银行的监管,这是清晰地照顾到银监会的机构监管职能。如果把这个支付纳入第三方支付进入,有可能就是银监会和央行要互通,就相对背离了机构监管的原则。所以,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还没有太多地背离之前传统的机构监管框架。
指导意见里面对于众筹、互联网股权类众筹产品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公开的,和之前私募股权意见有所不同。但我以为没有提及产品类众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种类。我稍微有一点失望,因为众筹领域里面更多是产品类众筹或者回报类众筹。按照众筹监管思路,产品众筹应该归商务部或者归工商总局管。因为这个产品特点是商品特点,没有金融证券属性。股权类众筹回报是股权,所以就是证监会管。P2P也众筹,归银监会管。但没有提到产品类众筹,这个是缺憾。以后随着法律纠纷出现,我想监管部门还是会进一步提及。
从这一次指导意见来看,互联网时代,平台起到中介作用,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机构产生了一个去中间化作用。由于互联网金融这个平台出现,大家不再依赖银行了。P2P,众筹,大家在互联网进行资金转移资金交易也不需要通过银行,也不需要通过资本市场。
互联网作为平台来说对于银行有一个脱媒效果,大家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中介更加依赖了。指导意见中也有平台监管,但主要是监管P2P,P2P平台就是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但是,我必须要提醒一下,我们国家的信用机制并不完善。我们和欧美不太一样,我们要求平台更多是需要做信用服务的工作。平台要选择比较好的项目,这里就需要依靠第三方信用评级。美国金融机构借款的时候就是依靠第三方信用分数评价客户,这是我们目前所缺乏的。所以简单把这个P2P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中介不是合理的。
但是,另一方面,监管意见里面又补充了很多的话,其中最多的就是服务。包括P2P,包括众筹平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中介,还提供很多服务。没有第三方对借款者的信用评级,那么平台就要对他进行评级。另外,担保机制设计,平台为了解决投资者对于平台能力的怀疑必然引入担保的机制。有足够强的担保,能选择好的项目,这些都是体现了这个平台服务的功能。所以,除了信息服务以外,平台还提供了很多服务的功能,这样一来投资者对于平台依赖就非常重。这个就是为什么在互联网金融去中介,但又出现了再中介化。这就需要监管部门能及时发现变化。(作者汤珂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