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路概率高,E租宝之后P2P还有戏吗?

2016年03月02日09:45  新闻专栏  作者:观察者网  
跑路概率高,E租宝之后P2P还有戏吗? 跑路概率高,E租宝之后P2P还有戏吗?

  文/久华

  自从E租宝的500亿骗局崩盘后,近期P2P投资平台的问题又持续暴露。前几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份号称史上最牛的P2P跑路公告。

史上最牛的P2P跑路公告史上最牛的P2P跑路公告

  据称,这可能是其员工所为。不管怎样,上述公告的犯罪嫌疑人当然已被抓捕归案。除了史上最牛跑路公告,P2P跑路事件中从不乏各色奇闻:有上午开业、下午就跑路的;有公开声明“这点小钱不可能还给你们”的;有注册在菜市场和20层大厦22楼的;也有跑路后又回来的。可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平台倒闭概率>借款利率

  截止目前中国已跑路的P2P平台达705家,若再算上提现困难、停业的,问题平台已达1407家。而目前正常运营的P2P平台也就2600家左右,倒闭率是很高的。

  2014年底之后,我国P2P平台出问题的概率,长期保持在每个月2%以上。2015年的平均值是3.5%,也就是每年40%以上。其中问题最为严重的“跑路”概率,2015年也达1.95%,也就是年24%左右。

  而借款的平均月利率已经跌到了1%,每年不过12%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投资人闭着眼睛选择平台,他们拿到的利息率还不够平台卷款跑路的风险概率!

  爆炸式增长的行业,跑步进入的投资人

  即使有E租宝的惨痛示例,即使有吓人的倒闭概率,投资者仍然在跑步进入P2P网贷。

  截止2016年1月,网贷余额已突破4600亿,较2014年初增长了15倍。网贷之家网站预计今年底有望达到1.5万亿。投资者人数336万人,较2014年初增长近20倍。

  而网贷平台数量也一直在高歌猛进。从2014年初的880家,增加到目前的2600家左右。直到在E租宝事件的冲击下,各地收紧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才于去年12月开始缓慢下滑。

  目前的网贷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五类。

  有银行、上市公司、国资、风投作为股东的P2P网贷平台,目前都还没有发生问题。而大量民营的小型平台是出问题的重灾区。

  鱼龙混杂的小平台

  虽然这些民营平台的平均规模小,单个平台贷款规模仅1亿元左右,但集中了50%以上的投资人与投资资金。而且他们鱼龙混杂,实际上很难管理。我们看看民营问题平台的名称就可略知一二:

  有些平台喜欢把自己伪装成著名互联网巨头。比如“蚂蚁贷”、“芝麻金融”、“淘贷宝”,恨不得认马云做干爹。

  有些山寨了一把著名金融机构,比如“九鼎投资”、“久鼎创投”、“陆鑫所”。你要是一不小心看花眼,就上了他的道。

  胆子肥的平台,则直接挂上了“中字头”,如“中银资本”、“中投瑞银投资”。想必取这些名字时,早就想好要跑路了。

  P2P变形记:自融资、民间借贷、炒钱游戏

  P2P网贷刚出现在中国大陆时,属于新兴事物,大多是由互联网扶持的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企业。运作较为规范,人们也对其寄予厚望,这是P2P网贷的正道。

  不过后来大家很快就发现这是一块肥肉:起个金光闪闪的平台名字,把啥“金银财富瑞汇”的字眼都用上,听起来那么回事儿就可以。再花点钱外包建个网站,APP也好办,现在都批量低成本开发。招几个销售每天打电话、陪大妈跳广场舞,公交地铁上再广告轰炸一遍,甭管平台上挂的项目真假,投资人就开始买买买。至于钱花哪里去了,投资人是不知道的,只要后面进来的投资能把前面的本息还上就是了。最重要的是:这事情没人管!!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还不甩开膀子干?!

  进来的第一类人,是有实业的企业家,他们玩的是“自融资”。他们开P2P平台的目的,就是给自己的企业融资。平台上项目的实际借款人就是自己,叫“自融资”。E租宝就属此类,只是后来营销做得太牛逼,老板利欲熏心没收住。

  进来的第二类人,是民间借贷中介,他们把生意搬到了线上。民间借贷生意本来上不得台面,大概都要鼓吹下自己的信用,然后吸收乡亲们的钱款来放贷,说严重了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P2P网贷一来,可真是翻身做了地主。“什么?非法吸收存款?我玩的是时代最前沿的互联网金融!P2P网贷你懂不?!”

  而第三类人就更恶劣了,他们是搞非法集资的,俗称炒钱。非法集资在民间早有传统,许多骗子已熟门熟路。编个听起来前景大好的项目,实际上早期投资者的本息仅靠后面进来的投资款偿付,等到该骗的人都进来了,就卷款跑路。P2P网贷的出现,让骗子们终把非法集资骗局搬到了网上,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极小化成本、极大化影响。

  风险管理死结

  这些行业乱象,影响了P2P网贷行业的社会形象,亟待加强管理。对此,金融监管部门已有所察觉,央行已发布《网络借贷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监管文件,期待后续实施效果。

  暂时来看,目前的P2P网贷行业,急需解决风险管理问题。做的好的平台如宜信、陆金所,其实大都是以“银行模式”在运营,也就是凭借自身信用借款后放贷,不需要投资人来做风险管理。债权直接融资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

  信息披露。即融资人的相关信息要详细地披露给投资人,同时这些信息需要是“可信”的。信息的“可信”一般用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由可靠的第三方机构来认证,例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第二,由监管部门严格监督,一经发现信息披露的违规,严肃处理。

  而目前国内P2P平台上,仅仅是在网站上放了一段文字描述,即使很详细,也算不得是“可信”的。E租宝的每笔借款还有项目信息的,事后证明大部分都是假的,可当时谁看得出来呢?甚至,投资人都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否真的存在?P2P平台是真是假?

  信用评分。关于借款人信用的信息非常之多,投资人很难从中分析出一个综合得分。例如你让一位普通市民根据“借款人35岁,男,跨国企业IT工程师,年薪25万,有部原价30万的车已开3年,借款30万用于给新房装修,房子在北京通州70平”来给借款定个与风险匹配的利率,他大概是答不上来的。

  即使投资人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精力给如此多的借款人打分。这就需要一个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第三方机构,来帮助大家统一完成信用打分工作。当大部分借款人都有信用评分后,投资人就能够根据市场交易信息,算出每个评分上的平均借款利率,价格也就定了出来。

  美国的LendingClub能做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较为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美国社会里每个人都有个FICO评分,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个人的信用状况。而中国目前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国大部分P2P项目的投资人都是冲着高息去的,对风险完全没有概念。但凡计算过P2P平台跑路比例的投资者,大概都很难以1%的月息放贷给2%的概率跑路的不知名平台。

  未来要开垦好P2P网贷这块处女地,需要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加强管理以打击不良平台;需要加强社会征信体系建设,以帮助投资人识别网贷的风险;对于大额融资,需要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包括外部审计、信息披露监管、银行资金托管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P2P 跑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