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陶短房
希腊这个公共债务总额高达3150亿欧元、负债率为年GDP总量175%的欧洲国家,最大的海外债主是谁?当然是IMF、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这“三驾马车”。这“三驾马车”不仅手握希腊债权的2/3强,更通过“抒困换紧缩”对希腊国内政治施加着“无微不至”的影响,上至总统提名,下至普通劳动者的退休年限,它们都要站出来指手画脚一番——这也不难理解,2014年希腊预期经济增速不过0.6%,2015年也最多2.9%,如此巨额债务,倘不盯牢一些,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收——甚至还能不能回收。
但具体到国别,那么就不能绕过德国了:由于在欧盟、欧元区中经济实力和表现最好,德国在“三驾马车”中至少两驾(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无疑是“紧缩换抒困”一揽子希腊金融危机救助计划中实际上的第一大“金主”和“债主”。
如今希腊刚刚通过立法选举闪电般组建了以激进左翼联盟(Syriza)为主体、以该党党领齐普拉斯(AlexisTsipras)为总理的新内阁,这个政党早在去年12月底触发此次大选前就不断抱怨“紧缩伤害希腊经济与社会”,表示一旦上台要和“三驾马车”好好谈谈“债务重组”——说白了就是想宽限偿债期、减少紧缩义务,或干脆豁免、减记部分债务。而他们上台后也果真是这样做的。
1月27日新内阁刚刚组成(上距大选揭晓不到48小时),31日,著名激进派经济学家、曾尖刻抨击“三驾马车”将紧缩强加给希腊,并直接将矛头对准德国的希腊新政府财政部长瓦鲁法基斯(YanisVaroufakis)就和欧元区主席戴松布伦(JeroenDijsselbloem)举行了会谈,随后接受BBC等采访时,这位新财长一方面强调“我们将履行国际偿债义务”,另一方面“打算和债权人好好讨论一下偿还的方式和期限”(他暗示不会承认2月28日这个决定是否向希腊交付最后一期70亿欧元抒困款的“大限”,理由是“协议是前政府和‘三驾马车’签署的”),而在此前后,总理齐普拉斯同样一方面强调“遵守国际义务”(就是承认希腊确实欠钱),另一方面强调“不会后退一步”并打算和债主们“好好谈谈”(就是不打算好好还钱)。
他们随后的安排也的确是“好好谈谈”的节奏:齐普拉斯自2月1日起巡回访问塞浦路斯、意大利和法国,和上述国家外长、财长接触;瓦鲁法基斯则已动身巡访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两位可代表希腊新政府处理债务问题“总口径”的希腊政治新贵,看上去并不打算回避“会不会还债”、“打算怎么还”这两个当前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和世界都为之头疼的难题。
然而他们却有意无意在回避德国这个“大债主中的大债主”,这个不论紧缩问题、债务问题或抒困款问题都绝不容回避的欧洲第一富国。
尽管瓦鲁法基斯轻描淡写地在巴黎提到“我会找时间跟朔伊布勒(德国财长)谈谈”,但至少目前看来他或总理都暂时还没找到这个时间。甚至,他们至今几乎未曾专门针对德国的态度发表什么有意义的讲话、表态——尽管德国总理默克尔和财长都已先后就希腊问题“喊话”,尽管在选战前和选举期间,他们和整个激进左翼联盟,几乎是“言必称德国”。
同样,德国也曾“言必称希腊”:在“债主”中德国是最关注希腊债务问题,也最喜欢就希腊的紧缩指手画脚的。如果说在去年三次总统提名过程中,“三驾马车”还不忘说几句“尊重希腊人民选择”的场面话,德国政要却不时口出“希腊人民应作出正确选择”、“不要选择极端政党”等在欧洲范围内有“政治不正确”之嫌的刺激话语。此次希腊新政府组成后,朔伊布勒迅速发出“‘三驾马车’和欧洲无可让步”、“一个负责任的希腊政坛男子汉不应在试图‘赖账’上浪费时间”等鹰派言辞,默克尔则在汉堡《晚公报》上于1月31日重申“希腊不要对‘赖账’作任何幻想”。
如果说希腊新政府在对德国“躲猫猫”,德国对希腊新政府又何尝不是——前者竭力绕开德国,而后者固然不断放话,却既非面对面和希腊新政府去说,又似并不在意希腊人会怎么回答。
很显然,希腊新政府认定德国“难缠”,希望通过这种“躲猫猫”分化债主们的立场,从而为自己的“债务重组”找到一点点可能的空间——至少先躲过行将到来的2.28“大限”再说,具体说,就是抒困款照拿,但紧缩义务减少,如果可能,还款期限能推后多久,就推后多久。
而德国则认定了希腊新政府缺乏还款和沟通诚意,也不愿在希腊问题上再作任何让步,因为不仅德国国内民意不支持(1月30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德国反对豁免希腊债务的受访者比例高达76%),欧元区各国也普遍担心,倘希腊“欠债可以不还”先例一开,欧元区的债务国将纷纷起而效尤,而债权国则会更加怨声载道,不愿意背负救助黑锅,这将从根本上动摇欧元区和欧盟的基础。
既然希腊新政府“可以谈谈”的目的是“谈赖账”,而“三驾马车”相同命题的底线是“谈还钱”,双方就暂时不存在谈妥的可能,希腊新政府和德国政府这对希腊债务问题上立场差距最大的负债人和债主间,暂时也势必只能先捉捉迷藏了。这不意味着它们真的不想谈,它们只是在等待,等待对方熬不下去,等待自认为的最理想“谈机”——或等到自己实在熬不住为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